家庭醫生短缺,看病要等到明年六月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2-08-16 11:28:13

 

 

近年來,常有朋友同事問我:你的家庭醫生是誰?他接受新病人嗎?家庭醫生(family doctor) 嚴格說是初級保健醫生 (primary care doctor)。隨著嬰兒潮一代的老去,看病需求大增,而嬰兒潮年齡段的醫生也老了,紛紛退休,不少初級保健診所關門大吉 

 

我的家庭醫生看了二三十年,成了老熟人,可惜他今年也已72歲,雖然看上去精神不錯,保持著老帥叔的外貌,但是據他女兒說,他也有不少健康問題,不知還能工作幾年 

 

這家醫生診所是名副其實的“家庭診所”,醫生太太是診所的財務主管,負責跟保險公司打交道,太太對保險業務了如指掌。女兒負責前台接待,安排約會和各種檢測單、轉診單,思路敏捷,手腳麻利。這對母女且麵目姣好,態度和善,深得病人喜愛。此外,診所還雇了一名執業護士 (Nurse Practitioner和一名醫療助理 (Medical Assistant)。 

 

近來,某人有些健康問題,他的專科主治醫生建議手術。我勸他去舊金山大學醫院(UCSF)複診,聽聽不同醫生的意見。他曾在UCSF醫院多次診療,老病人,我想當然地以為,隻要去預約一下便可就醫。 

 

不料電話過去,醫院說因為他已有三年未去就診,現在將作為新病人處理。某人解釋由於疫情,不是危急的病盡量不去看,這才造成三年沒去醫院能否通融一下?但是工作人員回答這是規定,無法改變。如果他想去就診,必須由家庭醫生出轉診單。 

 

於是,我們回過來跟家庭醫生約了時間。某人到了診所,才知醫生病了,不過關係不大,這種轉診的小事,執業護士是可以處理的。然而,調出了某人的病史之後醫生太太告訴他,由於他已有三年未去看家庭醫生,他已被踢出病人隊伍。 

 

這當然怪我家那位的懶惰,我幾次三番提醒他去看家庭醫生,他說反正已經在看心髒病專科醫生,醫生負責控製他的血壓膽固醇等指標,沒有必要多此一舉,結果不知不覺,已有三年未曾拜訪家庭醫生了。這會兒,他再三央求作為新病人重新“歸隊”卻遭醫生太太的斷然拒絕,醫生年紀大了,不再接受新病人。醫生女兒看某人可憐,給他寫了幾位家庭醫生的聯係方式,讓他去試試運氣,或許他們接受新病人。 

 

某人沮喪回到家裏按名單上網查查醫生背景,一位78歲,一位73歲,一位離得較遠...... 我建議他聯係近年來由一家醫療大公司在本地建立的“連鎖”診所,這家公司旗下有當地的醫院,還有不少專科診所,如心髒科、皮膚科、神經科、放射科等,應有盡有,並有兩家初級保健診所。某人馬上打電話過去,可惜一家初級保健診所不接受新病人,另一家跟醫生的預約已滿,最早的預約是明年六月。

 

無奈之下,某人決定到隨去隨看的初級保健診所Doctors on Duty 碰碰運氣,這家診所跟國內醫院差不多,進去排隊,可能等幾分鍾,也可能等幾小時。某人運氣不錯,等了半小時見到了一位年輕醫生。醫生一聽是開張轉診單,立馬開了,還再三誇某人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醫學院的教授曾告誡學生,手術要慎重,病人最好聽聽不同醫生的意見,即第二,甚至第三意見(second or third opinion)。 

 

某人雖然最終拿到了轉診單,但應該未雨綢繆,我建議他趕緊去初級保險診所排上隊,混進某醫生的病人隊伍,耐心等待明年六月

 

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曾發表過一篇文章《美國的醫療保健係統不是為初級保健而建的》,論述了美國缺乏初級保健的現狀,並提出了擴大改善初級保健的必要性

 

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NASEM) 根據研究得出結論更廣泛完善的初級保健可以改善人口健康,降低醫療成本

 

但是美國當下的做法是從初級保健中榨取“價值”用同樣的方式管理初級保健和其他專科保健,按服務收費,這種做法導致了家庭醫生淪落為“守門人”。病人去看家庭醫生,醫生大致診斷一下哪兒出了問題,然後給病人開一堆化驗單、透視單、轉診單,就完事了。 

 

然而,有效的初級保健應該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醫患關係,醫患共同製定有效的改善健康和護理的方法。比方說,一位患者因為腰疼去看家庭醫生醫生不是急急忙忙開點止疼藥和透視單,把病人打發走,而是傾聽患者的描述,共同找出腰痛的原因,如患者有久坐不動的工作,有較大的壓力,睡眠不佳等等。從而,醫患可以商量如何改善睡眠、注意鍛煉、接受物理治療等。如果這些方法有效,可以節省一大筆專科醫療的支出 

 

 

 

因此 NASEM 的結論是:要重塑初級保健,要改變現在初級保健的支付模式。美國初級保健的支出比其他發達國家少50%,造成初級保健醫生的收入遠低於專科醫生。此外,把初級保健醫生降為“守門人”也讓醫學院學生低估了初級保健的重要

 

這些想法固然很好,但缺乏初級保健和家庭醫生是重難返,我等老百姓,還是乖乖地先去診所排上隊再說 

 

 

注:圖片均來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