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和美食的選擇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2-07-09 14:55:26

 

找個盤子盛魚,拿出突尼斯的手工繪盤,那還是十二年前,去突尼斯出差,路邊有不少小攤出售手工製作的粗瓷器,有的盤子非常大,掛在牆上做裝飾,那可是別致且漂亮。

 

 

可惜每次出差隻帶個小拉杆箱,大盤子裝不下,又不願托運行李,一些小國家常搞不清,有個機場看到我的行李牌上有個M打頭的地名,自作聰明運往墨尼黑,小箱子輾轉各國幾周,跟航空公司交涉N次,才回到身邊。盡管美麗的大盤子吸引人,也隻好作罷。

 

然而,不經意在一家小店發現這兩個不很大的魚盤,放得進小拉杆箱,當即買下。說點題外話,旅行的小“妙招”,就是帶上打算斷舍離的衣服,出發時滿滿一箱,一路斷舍離,空出來的地方正好可以塞進各國“土特產”。

 

 

 

突尼斯在非洲北部,地中海邊,跟南歐隔海相望,離馬耳他、希臘、西班牙等國不太遠,氣候宜人,風景美麗。因曾是法國殖民地,當地受過教育的人基本都是雙語,法語加阿拉伯語。因此,不少法國僑民居住在突尼斯,從巴黎飛到突尼斯才兩個多小時,生活費是法國的三分之一,在巴黎三萬歐元維持的生活標準,在突尼斯一萬歐元就能搞定,何樂而不為呢? 

 

那次是去離首都突尼斯市不遠的小鎮 Sidi Bou Said,國務院在那裏有個阿拉伯語言點,我正打算在突尼斯開辟阿拉伯語留學點,便去取經。 Sidi Bou Said 是我去過的最美麗的小鎮之一,足以跟希臘的一些小島,如聖托裏尼(Santorini) 和米克諾斯 (Mykonos) 媲美,而且不那麽商業化。小鎮非常幹淨,最引人注目的是白色的房子和藍色的屋頂,那種藍跟豔陽藍天下地中海水的顏色一樣。在中東不少國家稱為Medina的老城區,小店林立,主要出售手工藝品,還有當地的甜點和香料。(見下圖)

 

 

 

 

 

 

在小鎮,看見當地人爬上高高的棕櫚樹,用砍刀砍下一串串金黃色的蜜棗,這才知道,原來蜜棗長在棕櫚樹上,難怪中東的棗樹叫棗棕櫚樹 (date palm)。 

 

 

趁著周末,我跟黎巴嫩裔的同事去兜風,她的阿拉伯語、法語和英語都棒棒的。小鎮附近有著名的迦太基 (Carthage) 古城遺址,這座古城建於公元前九世紀,是突尼斯、黎巴嫩和敘利亞人的祖先腓尼基人 (Phoenician) 建造的。古老的腓尼基文明產生於公元前2000年的地中海東岸地區,腓尼基人很早就開始貿易通商,向地中海其他地區擴張,還曾一度征服過羅馬、希臘、西班牙等國。風水輪流轉,之後腓尼基人又被這些國家征服,最後消逝在曆史長河中。

 

迦太基古城遺址:

 

 

我們找了當地的出租車四處觀光,然後讓司機帶我們去吃午餐。他把車停在一個破破爛爛的棚子旁邊,就像國內街邊的小吃攤,破舊的木桌放在人行道上,桌麵上鋪了白紙。我們請司機跟我們一起用餐,他跟攤主說了一通,攤主端來色拉和一小塑料筐的麵包。說實在的,我吃得膽戰心驚,生怕不幹淨吃壞了腸胃。接著,攤主又端出了烤魚,魚是當天上午剛從海裏撈來的,隻放了點鹽,非常鮮美,我急不可待大朵快頤,吃了一半才想起來要拍照。對比光臨過的許多海鮮餐廳,仍覺得這家小攤的烤魚名列前茅。

 

小攤美食(藍色塑料筐放麵包):

 

 

所以,去餐廳吃飯,不可“以貌取店”。由此想到香港的海上餐廳“珍寶海鮮舫” (見下圖,圖片來自網上)。這艘船上個月在去往柬埔寨的途中,葬身大海。1990年,跟某人首次遊香港,他一見到岸邊充滿中國情調、富麗堂皇的珍寶舫,便止步觀望。正值飯點,我倆進去用餐,裏邊熙熙攘攘,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鬼佬”,睜大好奇的眼睛,四處張望,我們也加入了張望的行列。記不清吃了什麽,隻記得味道一般,中等偏下,令人失望。“中看不中吃”。 

 

 

舊金山的唐人街中餐館林立,餐館有兩類,一類室外紅柱綠瓦飛簷,室內紅牆金龍金鳳飛舞,潔白桌布上高腳酒杯加刀叉,菜單是英文的,為遊客服務,做的是改良中餐,油炸的魚肉上裹著厚厚的麵粉和濃濃的甜辣醬、甜酸醬,令我等望而生畏。

 

另一類是不鋪桌布,擁擠不堪,甚至坐落在地下室的小飯店。有次去了一家亂哄哄的,隻見服務員在空餐桌上揀豆角,大師傅紮著油膩的圍裙坐在一旁喝茶,跟食客哇啦哇啦講廣東話,在那裏,吃到了油爆蔥薑肝腰,薄片鮮肝、花刀腰片,熱油旺火快炒,豬肝腰花嫩滑美味。飯店關門了,但是每次走過那條街,某人馬上提到“蔥薑肝腰”。 

 

離我舊金山住所不太遠,有家門麵很淺的“家常中餐”館 (Homestyle Chinese Cooking),用餐區狹小,說不出是什麽顏色的舊桌椅,櫥窗裏掛著叉燒、烤鴨和烤雞,廚房員工時而走到街頭抽煙,有說有笑。餐館門麵雖小,周圍又是住宅區,進出食客卻絡繹不絕,甚至排隊。 

 

十多年前剛搬去時,飯店門口貼著廣告,粉色的紙上歪歪斜斜寫著:三菜送米飯例湯$19.95。有如此好事?進門去,收銀阿姨遞給我印在白紙上的菜單,有二十來種菜可供選擇,隨便點了三樣,吃了第一頓就上癮了。這家的糖醋排骨、京東牛肉、醬汁牛肉、豉汁魚片、幹煸四季豆、椒鹽魷魚等都非常可口。每次請朋友來家吃飯,隻要去訂兩套,便綽綽有餘。朋友無不稱讚這家的菜好吃,有人甚至不惜開半小時的車,特來這家用餐。這家後來易主,提高菜價,取消了賠本買賣,但留下了原來的一班人馬,菜做得依舊好吃,眼下每款在20刀上下,去舊金山,一如既往買回來吃。 

 

從這家不起眼的小餐館聯想到卡麥爾(Carmel)小鎮最豪華的旅店之一,La Playa Hotel。這家我沒去住過,太貴,七八百一晚上。但是以前旅店的餐廳對外開放,可以去吃早餐和午餐。旅店躲在離主街兩條街的住宅區內,我們總是從花園入口進去,花紅草綠,灌木叢修剪得整整齊齊。餐館在二樓,一麵對著花園,一麵對著大海,可以在室內用餐,漿洗得硬硬的餐桌布,餐具擺放一絲不苟,也可以在大陽台上,藤桌藤椅比較隨意。隱約可聽到古典背景音樂,用餐的男男女女說話輕聲輕氣,彷佛穿越到阿加莎電影充滿歐洲風情的旅館餐廳,大偵探波洛隨時會拿著斯迪克從門口走進來。 

 

La Playa 的花園,二樓的陽台是餐廳的一部分 (網圖):

 

 

La Playa 幾年前易手了,餐廳不再對外開放。偶爾想起的是美麗的花園,至於 La Playa 的食物,竟無一款是留戀的。魚排、肉排、三明治、色拉、乳蛋餅等,沒留下一絲回味的欲望 

 

看來,飯店的美貌跟美味佳肴毫無關係。再想,一個人的心理感覺來自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哪種感覺是最重要的?像我這樣,把味覺放在視覺之前的,應該是個十足的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