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俄勒岡海岸(上)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2-05-21 17:05:59

  

十幾天前心血來潮,決定趁著暑假前遊客不多,沿著俄勒岡的海岸線走一走。疫情前的2019年秋,曾乘坐郵輪從舊金山去加拿大的溫哥華和維多利亞,中途停靠在俄勒岡州的海港小城阿斯托裏亞 (Astoria),參加了郵輪安排的海岸小鎮遊,去了阿斯托裏亞以南的海濱鎮(Seaside)和大炮海灘(Cannon Beach)。 

 

大炮海灘的“草垛”礁

 

旅遊指南上常說,這兩個小鎮集中了俄勒岡海岸的精華。我的印象中,兩個小鎮跟加州海濱的一些旅遊小鎮大同小異,有不少旅店、餐館、旅遊品商店、還有些精品小店,出售獨特的手工皮製品、木製品等。顯而易見,這些海濱小鎮賴以生存的是旅遊業。至於海邊的風景,最引人注目的是海裏幾塊巨大的礁石,尤其是大炮海灘附近的“草垛”礁

 

由於這兩個小鎮對久住海邊的我缺乏令人震撼的魅力,這次決定跳過不去。我們的旅行從俄勒岡海岸線中部的太平洋市(Pacific City)開始,沿海一路往南,最後一站是俄勒岡海岸線最南部的小鎮布魯金斯(Brookings)。 

 

從居住地去太平洋市有十幾小時的車程,分兩天走,經過了一片片密密的森林、綠草茵茵的平原、清水盈盈的河流小溪湖泊,終於在第二天下午抵達太平洋市。附近的景點是基旺達角(Cape Kiwanda),出乎意料的是,進入眼簾的是另一塊巨大的“草垛”礁。由於大炮海岸的草垛礁離海岸較近,看上去較大,實際上,太平洋市的更大

 

 

途中經過的濕地

 

 

太平洋市附近的草垛礁

 

至於太平洋市,更確切地說,這是個很小的鎮,住家居多,如果需要在那一帶留宿,太平洋市隻有寥寥數家旅館,不妨往南行車約20英裏,那裏有規模大幾倍的林肯市(Lincoln City),有許多旅店可供選擇 

 

往南行駛十多英裏,有一個景點叫“求婚礁” (Proposal Rock)。求婚礁實際上是一個迷你小島,1900年左右,曾有一位船長在小島向情人求婚,由此得名。我們到達時,開始下雨,冒雨遠遠拍了張照片,趕緊鑽進車裏,直奔當晚的居住地林肯市。 

 

雨中模糊不清的求婚礁

 

林肯市約有九千居民,是俄勒岡中海岸最大的城市。林肯市的主要商業區都在101號海岸公路左右,我們入住的旅店也在公路旁,雖是主要公路,車輛行人稀少。黃昏雨停了,某人想吃冰激淩,發現離旅店半英裏外有一家超市,我出得門去,可以隨便穿過四條車道的公路,城市看上去低調樸素,建築老舊,是一個麵向居民,而不是麵向遊客的小鎮,相當實在。連林肯市的旅遊網站也自稱該市的風格是“與航海有關的,另類的”。 

 

第二天上午陰雨綿綿,越下越大,去林肯市附近的海灘轉了一圈,無獨特之處。不期發現了一個小湖,雨中的小湖透著靜謐 

 

靜謐的小湖

 

冒著磅礴大雨往佛羅倫斯 (Florence) 駕駛,沿途最著名的景點有“魔鬼酒杯”(Devil’s Punchbowl)、亞奎納角燈塔 (Yaquina Head Lighthouse) 、赫塞塔角燈塔 (Heceta Head Lighthouse) 和永久角風景區(Cape Perpetua Scenic Area)。 

 

往南行駛十多英裏,到達了魔鬼酒杯自然區,風雨交加,狂風大作,在海邊遠遠看到了魔鬼酒杯礁石,周圍濁浪滔天,灰蒙蒙的雨霧中拍下了模糊不清的一塊大石頭,之後看看一點都不吸引人。拍照時狂風刮得站不穩,手機在手中打顫,隨時可能被狂風卷走。為此特地下載了一張網圖,這是魔鬼酒杯在天氣晴好海水落潮時的模樣。 

 

魔鬼酒杯(網圖)

 

頂著狂風暴雨,踉踉蹌蹌往車裏走,突然發現觀景點旁邊有一家小餐館,而且是俄勒岡州有點名氣的連鎖海鮮餐館 Mo's Restaurant,趕忙躲了進去。店堂很小,廣告上說主打菜是蛤蜊雜燴湯和炸魚。實話說,兩款都做得相當一般。更離譜的是,餐館的門壞了,關不上,狂風一陣陣襲來,雨水流進了店裏,牆上的畫也被刮到地上,濕冷的風吹進來,飯菜馬上變得冰涼,整個感覺就是冷颼颼、濕漉漉,有點兒掃興。 

 

Mo's 店內一角

 

天氣惡劣,大雨瓢潑,狂風呼嘯,我們頂風冒雨開了一陣,抵達了國立亞奎納角傑出自然景區(Yaquina Head Outstanding Natural Area)。反正不趕時間,我們幹脆停下車,休息一下。雨珠劈裏啪啦打在車頂上,車窗上瀉下的雨水如瀑布,根本看不清外麵的景色。就這樣過了將近半小時,車窗上的瀑布消失了,雨仍在下,卻成了溫柔的小雨,下車一看,居然狂風也已呼嘯而去。 

 

亞奎納角伸出海岸線一英裏,“傑出風景”名副其實,海邊奇異礁石林立,山頂上有1873年建造的俄勒岡最高的燈塔。趁著“風和雨順”,拍了些照片(見下圖)。

 

 

 

 

 

 

 

 

 

 

 

陰雨綿綿,我們緩慢開過了永久角風景區,那一帶植被豐厚,到處都是樹林,綠色的山坡緊挨著大海,有點兒像加州1號公路的大蘇爾 (Big Sur),但不如大蘇爾氣勢磅礴 (見下圖) 

 

 

在佛羅倫斯以北十多英裏,是赫塞塔角燈塔。據說這是俄勒岡海岸標誌性的建築,也是美國遊客最多的燈塔之一。一到海灘,就見到半山腰有一棟白牆紅頂的房子,引人注目。那時候下著中雨,好奇讓我決定冒雨上山去看一下。森林中有一條上山的步道,森林大海,天晴時一定風景優美。這所房子是赫塞塔角燈塔小客棧(B&B),再往上走,就是燈塔了。陰雨蒙蒙,一切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別有一番韻味 (見下圖,最後一張是網圖,晴天的風景)。 

 

 

 

 

 

晚上留宿在佛羅倫斯,該鎮人口九千多人,規模跟林肯市差不多,位於休斯勞河口入海處,主街也是101號公路,公路兩邊有不少商店。因下著雨,天色也晚了,決定第二天再去逛佛羅倫斯的老城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