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古納的主要作品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1-10-07 18:14:28

從新聞上看到,2021 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是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拉紮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古納1948年出生於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1968年,他21歲時流亡到英國,之後長居英國,在那裏開始寫小說。他的小說多數是用英文寫的,主題往往離不開非洲和難民的生活。古納退休前是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Kent)英語文學係的教授。

照片來自網絡

古納寫了十多本書,其中最著名的有《天堂》(Paradise, 1994 年)、《羨慕寧靜》(Admiring Silence,1996年)、《海邊》(By the Sea, 2001 年)和《遺棄》(Desertion, 2005 年)。他的好幾部作品都被提名入圍英國小說作品的最高獎項布克獎(Booker Prize),如《天堂》、《羨慕寧靜》、《遺棄》。

我沒有讀過古納的小說,得知他獲獎後,看了幾篇有關他作品的短文,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幾部著名作品的梗概。

《天堂》以東非殖民地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非洲男孩優素福成年的故事。優素福12歲的時候,父親為了還債把他賣了,他就此成為契約奴隸,在叔叔的商店裏做工,跟著貿易大篷車徒步跋涉。一路上,他目睹了部落戰爭、迷信、疾病、兒童奴役,愛上了一名年輕的女孩。兩個年輕人雖然相愛,卻無法結合。那個女孩為了還債,被迫嫁給了年長的優素福的叔叔。評論說,這部少年成長和愛情悲劇的小說充滿活力,古納通過少年的眼睛,描繪了非洲殖民地的穆斯林、印度商人、歐裔農民、土著部落之間複雜的關係和仇恨。古納用這一富有諷刺意義的書名,記錄了如伊甸園般美麗的非洲大陸,如何遭受了全方位殖民的曆程。

《羨慕寧靜》探討了難民的生活情感經曆。這部小說以第一人稱敘事,敘述者來自桑給巴爾島,逃亡英國(這跟作者本人的經曆相像)。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桑給巴爾難民,在英國流亡了20年後,重返家園,心酸地發現自己一直遊走在文化的邊緣。敘述者在英國,跟情人艾瑪生育了一個女兒。艾瑪出生於中上階層,本人在讀博,具有強烈反叛資產階級的傾向,敘述者常為艾瑪和她的父母講述一些充滿異國情調的故國往事,這些往事基於他的記憶碎片,在講述中加入了神話的色彩,使他的故國聽上去純潔美麗而富有風情。與此同時,在給桑給巴爾家人的信件中,他小心翼翼,省略了自己跟情人的關係。42歲的時候,他跟艾瑪和女兒關係緊張,也厭倦了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這時候,收到了母親的來信,告訴他坦桑尼亞政府將大赦像他一樣非法離開該國的公民,母親希望他能回去。他回到故國,發現自己編造的“美好記憶”跟現實相差甚遠,意識到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編織的謊言之中。後來他接受了故國政府的一份工作,跟一名年輕的醫學院學生結婚。當他向妻子透露了艾瑪和女兒的情況,家人覺得他羞辱欺騙了他們,他決定再一次遠走他鄉。回到英國後,發現艾瑪有了新的情人。這篇小說,評論認為,非常到位地描寫了流亡者的情感疏離。敘述者放棄了原生家庭,而又無法在感情和文化上與新家庭融為一體。故國帶來的美好回憶往往是經過美化的,讓流亡者長期生活在虛幻中,卻還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記憶是真實的。

《海邊》講述了65歲的桑給巴爾商人難民奧馬爾的故事。奧馬爾為了逃離專製暴政逃往英國申請庇護。在英國機場,他出示了簽發給他的表親穆罕穆德的簽證,官方斷定這一簽證無效。有人給他支招,英國官員問訊的時候,可以裝作聽不懂英文,蒙混過關。這時候,英國官員找來了精通斯瓦希裏語和英語的拉蒂芙做翻譯。拉蒂芙是穆罕穆德的兒子,60年代逃到英國避難,後來成了教授和詩人。這些年來,他跟桑給巴爾的家族斷絕了所有關係。在跟奧馬爾的交談中,拉蒂芙了解到,由於奧馬爾得罪了權勢者,被趕出家園,受到追捕,最終被關押在集中營。好不容易從集中營獲釋後,卻依舊遭到權勢者的迫害和威脅。古納的小說描寫了後殖民世界的痛苦和悲劇,那裏的人民總是處在令人震驚的混亂中,從而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難民。

《遺棄》講述了兩個跨越文化和種族的愛情故事。第一個愛情故事發生在1899年。英國東方學家馬丁來到了桑給巴爾,他的索馬裏導遊在沙漠裏遺棄了他,多虧印度穆斯林兩兄妹發現並解救了他,他跟兩兄妹生活在一起,備受照顧,直到政府官員終於找到了他。政府官員把他救出沙漠後,他又一次回到沙漠向兩兄妹表示感謝,馬丁比較開明,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不以為然,愛上了印度妹妹,美麗的雷哈娜,他們開始了一段越軌的戀情。敘事然後跳到了1950年代,桑給巴爾擺脫殖民統治的前夜,說的是兩兄弟的生活。哥哥獲得了獎學金將去倫敦留學,弟弟則陷入了一場充滿激情,卻被禁止的愛情。弟弟愛上了一個離過婚的女人,那個女人是馬丁和雷哈娜的外孫女。據評論文章說,這部小說通過馬丁和雷哈娜不可想象的結合,以及這一結合帶來的持續影響,探討了非洲從歐洲殖民統治中的崛起。

接下來,打算找古納的作品來讀一下。估計他所描寫的難民在兩種文化邊緣的徘徊,以及情感上的疏離和自我流放,會讓同為移民的我們,產生一些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