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葬之前,婆婆的最後一次神遊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1-06-24 10:07:51

一般的人不會花時間去幻想自己走向墓園的最後一程,我也不會。非要想象一下的話,可能是一輛黑色的靈柩車,慢慢地駛進靜悄悄的墓園,最後一程,是肅穆的、黑色的。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話題,現在離開還來得及。不過,我婆婆的最後一程,跟肅穆和黑色毫不沾邊。

我婆婆,在她下葬之前,被她熱情奔放的寶貝大兒子和猶太大兒媳,拉著去加州海岸線做了最後一次神遊。我喜歡這個“神”字。婆婆去遊玩的時候,已經被火化了,真有點什麽還存在的話,大概就是無影無形的“神”了。

公公去世以後,骨灰安葬在聖塔芭芭拉海邊的公墓。按照他倆生前的安排,婆婆百年後,跟公公合葬在一起。

婆婆原先住在聖塔芭芭拉,85歲那年,實在不放心她獨住,便把她接到我們的居住地,一個輔助老人生活的公寓裏,婆婆在那兒快活地走完了人生最後的七年。婆婆非常開明,囑咐一切從簡,不發訃告,不舉行儀式,後事交由當地的殯儀館處理,由他們安排火化和安葬。婆婆隻有兩個兒子,我先生和他哥哥,兩人商定,一切遵照婆婆的遺願辦。

可是,正當一切在進行之中,兄嫂改變主意了。哥哥嫂嫂住在波士頓,兩人都精力充沛,加上本身的生活就充滿戲劇性(有興趣的話,可以看我的舊文《猶太嫂嫂一生中的兩次晴天霹靂》),他倆天性喜歡熱鬧,偏愛參加各種儀式。儀式,細想起來,帶有戲劇性,而不是日常的柴米油鹽,並且往往會有不少人參加。兄嫂積極地參加生日爬梯、畢業典禮、婚禮、訂婚儀式、葬禮、受洗日,有親朋好友的,還有不少隻有點頭之交的。為儀式準備禮物,計劃著裝,該整理的,該添置的,他倆忙得個暈頭轉向,我跟先生聽著他們的描述都已經累了,可他們是樂在其中。

兄嫂某天如夢初醒,一想不對啊,怎麽能眼睜睜看著老母安葬,而不舉行儀式呢?這不白白浪費了熱鬧的大好機會?於是,兩人趕緊聯係眾親戚,但因為親戚都集中在麻省,況且大家都知道老太太吩咐從簡,無人響應。哥哥又來動員弟弟,我先生堅持要遵照母親的遺願。兩兄弟倒是和和氣氣,最終尊重對方各持己見。

兄嫂又忙起來了,買機票、訂旅店、定鮮花、改安葬時間,全盤打亂了殯儀館和公墓的工作進程。我婆婆生前就說,他們倆到哪兒,哪兒就刮起一陣旋風。婆婆說得對,二石激起的,是雙倍的千層浪啊。一陣混亂之後,塵埃落定,殯儀館因為安排不過來,無法在特定的時間把婆婆的骨灰送到公墓。這可難不倒兄嫂:沒問題,我們會在安葬的前一天來取骨灰,把骨灰送到公墓去。

兄嫂飛到了我家,兩人成天在外遊玩,直到要去拿骨灰的前一天晚上,才分享了他倆的計劃。他們決定要帶著婆婆的骨灰,做一次“舊地重遊”。他們說得興致勃勃,欲罷不能,我先生一如既往,安祥地靜坐一旁,最後還是我催他們趕緊睡覺,別誤了第二天的一早啟程。

第二天是一個天氣晴好的春日,他倆精神煥發地踏上了遊程。那天,我家的電話鈴聲不斷,每到一個舊地,他們就來電話通知:我們到Big Sur 了,把車停在媽以前喜歡看風景的地方。我們到丹麥小鎮了,帶著她的骨灰,去了她最喜歡的甜品店,買了兩塊她喜歡吃的曲奇餅幹。我們在聖塔芭芭拉的車行,媽在這裏買了她開的最後一輛車。我們去過她住了二十多年的希望牧場了,在她的舊居前跟她的骨灰合了影。我們到了她常去的小沙灘,她喜歡在那裏散步。現在正坐在她最喜歡去的那家飯店,點了她喜歡的炸魚和薯條,媽的骨灰就放在我們對麵的椅子上。

我們知道,那是最後一站了,從希望牧場的後門出來,就是海邊,開不多遠,就到了那家海邊的小飯店,公公婆婆曾經常光臨,也喜歡在飯店旁邊的小沙灘散步。公公走了之後,每次去聖塔芭芭拉,我們總要帶婆婆去那裏吃午餐。吃罷了午餐,我們會沿著海岸線往前開,到聖塔芭芭拉的公墓去看望長眠的公公,在他的墓前放一束鮮花。這一次,婆婆離開了飯店,下一站就是公墓,她要去和公公會和了,他倆將永久地沉睡在那裏。

在落葬之前,最後一段在陽光下的明亮之路,為什麽不走得歡樂多彩?猜想婆婆入土之後,一定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在這安靜的角落裏,再也不用擔心兄嫂刮起的旋風了。

安葬前的最後一站,沙灘和小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