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南城比北城多活三年
文章來源: 井觀天2021-08-30 04:09:16

昨天開車去另一個城市,那個城市的全國公眾電台一個關於環境問題的訪談把我震驚了。它說的是中國集中供熱的事:燒暖氣的北方人比南方人少活三年!


       那個叫Greenstone 的學者說中國以淮河為界區分北方和南方,北方有暖氣而南方沒有。他們取了一個城市,分析汙染、壽命和教育等數據。淮河流經的主要城市有南陽,信陽,阜陽,六安,蚌埠,阜寧、濱海。不知道他們分析的是哪一個。結果顯著而令人震驚。北城的懸浮顆粒物數量是500,南城是200,而美國的均值是40-50。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南城比北城長三年!南城的孩子比北城多上一年學。


       這麽驚人的新聞我居然從未讀到過。我上網搜了一下,發現這其實是舊聞。最早的文章是發表於美國科學院會刊PNAS 的《中國淮河政策的證據顯示持續暴露於空氣汙染影響預期壽命》(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0/32/12936#sec-3  )。這是中國、美國和以色列學者的合作研究。我聽到的廣播中的那個邁克爾-格林斯通 Michael Greenstone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工作。他2013年的廣播訪談《煤炭與中國人的壽命縮短》( Coal and Shortened Lives in China, 
https://www.loe.org/shows/segments.html?programID=13-P13-00028&segmentID=2 )比那篇學術文章更容易理解。


       中國人移民西方有幾個主要原因:收入、自由、子女教育、福利和汙染。美國有藍天的日子更多,皮鞋很多天不用擦是我們津津樂道的環保故事。我出生在北方城市。我慶幸自己一直住在暖氣樓,沒有平房用煤燒火炕的麻煩,也不用象南方人那樣為陰冷潮濕的室內冬天叫苦連天。北方城市的汙染是顯而易見的:雪白的童話世界很快就會被黑灰覆蓋。北方人因此會折壽三年,還是很令人難以接受。我所在的美國城市冬天供暖是電熱風。電熱風大概比熱水暖氣貴不少,但是要降低汙染就有必要把燒煤的集中供熱點搬到城市外麵去。


        淮河的城市真的會河北燒煤,河南不燒嗎? 我懷疑格林斯通他們分析的是多個城市的數據,但是為了製造聳人聽聞的效果,他講了一座城市,兩種壽命的故事。住在淮河邊的網友講一講親身經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