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模式打包輸出,中共隻要一樣
文章來源: 井觀天2021-05-07 20:17:27

美國覺得自己是史上最成功的國家,就把自己的模式打包輸出。這種輸出有各種叫法:和平演變,顏色革命,政權改換。

 

       美國的大禮包裏主要裝了三樣東西:資本主義、多黨製民主、憲政法治。中共以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名,引進了美國的經濟製度,也就是資本主義,大獲成功。資本主義和多黨製捆一起,進三步,退兩步,國家在反反複複中前進。兩黨吵架,議而不決,政策難產。好不容易產出來的政策,反對黨上台後可能全部推翻。資本主義和一黨製捆一起,國家象飆車一樣。蘇聯在斯大林時期快速工業化,中國改開幾十年也迅速實現了工業化。既然一黨製效率更高,中共沒有看出引進多黨製的必要。

 

        法治上,中國搭好了架子,但保留了政府幹預的權利,大概是九成法治加一成人治。美國憲政法治有幾個問題。一是無人駕駛,容易跑偏。比如黑人通過奮爭,得到平等權利之後,很多亞群體(如同性戀、變性人)模仿其策略,也獲得了平等權利,而這些亞群體還有很大的爭議性,讓保守派覺得國家的方向偏了。還有一個問題是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裁定是由幾個大法官做出的,而不是用公決的形式。美式法治的問題使中國難以照搬。

 

       把美式大禮包照單全收的國家出現了美國類似的問題。巴西和印度的新冠抗疫崩盤就是鮮活的例子。中國沒有照單全收,靠的是兩個機製:一是與西方文化迥異的儒家文化,二是與西方民主對立的意識形態。

 

中國對美國的禮包挑挑揀揀。美國想賣的東西沒賣出去,好東西卻讓人揀走了,覺得吃虧了,被耍了,中國覺得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美國在中國身上看到了一個比蘇聯更可怕的對手,因為中國兼具蘇聯和日本的競爭力,不隻在意識形態和軍事上,也在經濟和科技上。中國取了三家之長:蘇聯的一黨製,和日本共有的儒家文化,以及美國的資本主義。蘇聯和日本這樣的單項冠軍打不過美國,可是中國是全能型的,美國就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