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 做大鍋飯
文章來源: 山鄉不仕老了2021-03-09 10:36:30

城裏有個活動,叫做"我的第一次"。因為不熟悉參加活動的規矩,所以沒有參加。今天看到老皮卡寫了一篇。很有意思。覺得可以以此命題,紀錄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於是仿效。

我在家居三兄妹之中。上有聰明好學的長子長孫,祖輩的重點培養對向,下有乖巧伶俐的小妹,一家的掌上明珠,我就是個個性突出,有時討人喜歡,有時討人厭的中不流糗。

平時除了上學,做一定要做的作業(與現在相比,幾乎就沒什麽作業),就是想法子玩,包括阿娘做飯時,打點下手。

第一次做大鍋飯,是我在全黃浦區有名的"黃魚中學"上學的時候。

那是1969 秋,學校組織我們去青浦縣香花公社大厙(音"宅")大隊參加"三秋雙搶"。

全校6個69屆班都去了,還從各班抽了一些人,組成一個學校宣傳隊。也不知出於何種考慮,年級組老師和工宣隊讓我與另一位男生,一位老師和工宣隊師傅提前先去安排學校宣傳隊的住宿,飲食等事物。

每人每天交三毛幾分錢的夥食費(十元多一個月),25斤糧票,4兩油票,一張煤球票。這些記得都有老師,或是工宣隊師傅掌管。

到了地方,生產隊給我們安排了幾間住房,男女生個一間,工宣隊師傅(男) 一間,一位女老師(女,還是隨地醫護) 一間。

討論怎麽用這些糧票等票證時,我出主意把糧票換大米,油票換豆油,煤球票換稻草,貼了很少一點錢。餘下的就買菜。

大隊人馬到達的那天,我一早起來,從社員的自留地裏,挑了一點青菜,淘洗了糧票換來的大米,用煤球票換來的稻草,做起我人生第一次大過飯。

菜是新鮮的,大米是城裏糧店不可能買得到的。鍋裏的飯,菜的香味,是家裏做飯時從來沒有聞到過的。

但是,馬上就犯了一個我記得一輩子的教訓。剛做完飯,大隊人馬就到了。我就與其他人一起去迎接他們。搬行李,搬樂曲,安排鋪位。忙得呼呼的。忘了把抄青菜的鍋蓋打開了(其實是不知道要打開)。

等忙完了,開飯時,打開鍋蓋,才知道壞了,一鍋青菜都黃了。我都快哭出來了。

好在所以的人都很諒解,安慰我。新稻米(後來吃到當年的新稻米,那是更香)的飯還是很香。大家還是吃的很高興。

滿滿一鍋飯吃的幹幹淨淨,最後的鍋巴,再添一把火,又是眾人讚口不絕的"鄉下粢飯糕"。

以後的日子裏,我全麵掌管這十幾個人的夥食,記得有一次,用三毛錢買了整頭豬的豬血,做了一次紅白豆腐。還去香花鎮買了些豆幹等。每人十元多一點點一個月的夥食費,還算大家都吃得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