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通常是怎樣換位的?(上)
文章來源: 中美國2021-05-13 03:38:41

東方國家和美國在國力方麵,此消彼長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東方國家和美國如何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如何完成領導權的過渡,對此,雙方都有點經驗不足。

自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之後,已經有過的若幹次大國更替,資本是全程陪伴,有了這層保障,雖然有暗流湧動,但中美的過渡必然是平穩的。對於中美而言,隻要維護好各自的利益即可。

為了讓我們這些圍觀者也有一個確切的認知,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英國和美國曾經是如何完成領導權的過渡,或許,對於理解隨後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會有一定的裨益。


1 中美的角色必須換位


改開以來,東方國家在美國主導的國際政經體係中所處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對於所涉的分工,生產、研發、財富寄生,等等,任何一個分工,東方國家的負荷比重都不低於美國。

甚至說,對於世界經濟的整體貢獻,東方國家早已超越了美國。東方國家旺盛的發展勢頭和其倡導的共命運理念,讓全世界發達和不發達國家看到了共同繁榮的可能

我們也應該看到,東方國家現在的發展模式,是美國模式和東方國家特色模式的不成熟結合。由於美國體製存在天然的缺陷,東方國家的發展速度越快,美國的境況反而會越發地糟糕

這就注定了中美關係的過渡,有著特殊的時代特色。為了在過渡過程中維護好各方的利益,作為強勢方的東方國家,一定要拿捏得當,防止傳統美係出現意外的崩潰。


美國已經出現危機,其現狀亟待調整。否則,美國很可能會出現意外的塌方。畢竟,美國倒下了,其寄生的財富必然會受損,這同樣是不可接受的

寄生於美國的財富,雖然暫時被標注為美國的私產,其本質依然是全世界的共有資產。為了保護好這種變相的公有財產,我們隻能牽著美國的牛鼻子走,而不是圖某種快意,嚐試著把牛宰掉。


2 中美的過渡已經開始


1815年,英國擊敗法國,取得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英國穩固了自己在歐洲的強國地位。最終,憑借武力在全球建立起龐大的殖民體係,英國成為人類曆史上首個真正的現代超級大國。

英國稱雄的時代,其實是群雄並起的時代,為了爭奪現代大生產的控製權和領導權,列強們曾經拚的是你死我活。

百年之後,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則是英國向美國讓渡世界管理權的序幕

曾經的美國,是在英國等歐洲國家主導的世界秩序中討生活。曾經的美國就是英國的領地,是事實上的殖民地。

那麽,美國的經濟模式自然就帶上了歐式烙印。如同現在的中國經濟,不可避免的帶上美式經濟的烙印

美洲的正式開發和美國的獨立,就經曆了大約一百年。隨後,為了在美國內部實現真正的大一統,美國又經曆了南北戰爭。

對應美國的這個階段,就是偉人在東方國家領導武裝鬥爭的階段和共和國初期建設的階段,我們大致是花費了五十年。

南北戰爭結束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經曆了大約八十年,這是美國自我強化的階段。對應著這個階段,就是東方國家改開的三十年。

隻有把西方列強各自把持的大生產進行有效地統一,才能避免由此引發的經濟危機和相互的混戰。而要實現這種統一,首先要在資本層麵形成統一。

1913年,隨著美聯儲的宣告成立,也就意味著資本在頂層成功合流,這也意味著美國的全盛時代即將到來

對標於美聯儲成立的這個標誌性事件,就是正在試行的數字化人民幣

數字化人民幣有這麽偉大?我們完全可以這麽斷言:數字化人民幣未來的功勳,要把美聯儲的曆史貢獻甩在幾條街之外。這是人類金融史上,唯有黃金成為貨幣才可以輝映的裏程碑式事件。

為了建立用於協調列強瓜分大生產蛋糕所需的管理機構,即超國家聯盟(前為國聯,後為聯合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約爆發。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聯合國如期成立,配套體係陸續到位,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才正式確認了新經濟模式,也就是美國正式進入財富寄生的階段,從此,美國開始清除歐式經濟的各種弊端。

對於中國而言,屬於中國的新經濟模式是什麽?是胡鞍鋼所謂的“厲害了,我的國!”?

顯然不是,中國目前的成就,僅僅是美國模式在中國的成功複製。這不是百分之百的中國貢獻,這也是目前美國等不服氣中國的根本原因

讓美國心服口服的中國模式將是什麽?

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基礎上,中國所建立起來的新型綠色大生產模式,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國際新秩序。

試想,到了2060年,中國還存在被卡脖子的短板嗎?我想,彼時的東方國家,會和全世界,友好地分享自己的發展紅利,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


3 中美的過渡必須平穩


1991年,隨著蘇聯的垮台,美國不戰而勝。

隨後,美國開始對外進行係統性地產業轉移,把生產過剩的包袱甩給了東方國家,也就是把生產危機轉嫁給東方國家。

送走了生產過剩的危機,並沒有讓美國幸福幾天。隨後,美國深陷財富寄生的泥潭而無法自拔

原來幸福生活也會帶來麻煩!?這原理多簡單!大魚大肉會帶來三高,現代人誰不知道?

陷入財富寄生的危機,也就意味著美國模式的退場開始進入倒計時。

相對於1913年美聯儲的成立,百年之後的2012年,東方國家新一屆領導班子順利完成權力交接,這是美國時代謝幕的開始。

兩年以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有了充滿神秘色彩的中南海瀛台夜話。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住在瀛台,修身養性以圖東山再起。由此,瀛台就帶上了某種不詳的色彩。

那麽,對於中國和美國而言,誰才是未來需要被隔離保護的光緒

十年以後,大家才恍然大悟,美國才是這個需要被隔離保護的對象。這是一個誰也不曾想到的結果,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誰也沒有想到美國的結局是這樣的。

一切,來的或許太快了。

特朗普在位的後期,在美國出現了一個神秘的組織,匿名者Q。在這個組織的內部,充斥著各種貌似無腦的小道消息。可是,這些消息並非全部不可信,關於民主黨的奧巴馬和希拉裏等,和東方國家協商過過渡的傳聞,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對美國的隔離性治療,已經全麵展開。五眼聯盟可能要形成一個核心同盟體,來保護資本寄生在這個體係內部的財富不至於崩盤。

新冠病毒將會在這幾個國家內部反複肆虐,最終,這幾個國家會“被迫”祭起高福利的政策,這種高福利就是傳說中的喂奶主義

在喂奶主義之下,第三產業將被徹底重組,亞裔在第三產業中的地位將被大大削弱,很難再形成有利於自己的洲際產業鏈

五眼聯盟也會東施效顰地學習東方國家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其內循環很可能是依靠種族關係所形成的財富寄生和回收機製;其外循環所依賴的經貿渠道,必然會經過特殊的強化。

五眼聯盟無法放棄其外循環,離開了外循環,五眼聯盟和外界就失去了交換價值的度量統一。

五眼聯盟不會在其內部進行傳統的再工業化,所謂的“印日美澳”的新同盟,也會因為其理念不符合經濟學原理而難以推行。也就是說,傳統的再工業化將被綠色再工業化所取代。

《大國,通常是怎樣換位的?(下)》很快將推出,想先睹為快的朋友,可以訂閱我的公眾號:大衛六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