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個人言論違背國家立場,性質嚴重
文章來源: 開冒邱2023-04-25 10:05:40

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接受法國媒體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與國家立場相對立的言論,國際輿論嘩然,波羅的海三國向我使館提出嚴正交涉,引發國際上對我國立場的關注和疑問。外交部言人及法國大使館隻好趕緊救場,強調中國的立場是一如既往的,盧大使是個人言論,不代表國家立場。一個外交官在公開正式場合發表違背國家立場的言論,並引起國際糾紛,就不僅僅是一場外交事故,更是外交官的瀆職。外交官與國家立場對立,並且公開表達了這種對立,這算不算背叛祖國?是不是已經到了“叛國罪”的邊緣了?

盧大使說前蘇聯國家邊界沒有國際協約的法律依據,並質疑這些國家的主權。且不說這是罔顧事實的信口開河,還把祖國推向險惡境地——中國與這些前蘇聯解體後成立的國家都有外交關係,相互承認主權與領土完整,如果這些國家的主權有問題,那麽,“相互承認主權”的一方,中國的主權何以自處?俄羅斯就是前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最大的國家,盧大使質疑前蘇聯解體後各個國家的邊界和主權,也包括對俄羅斯主權的粗暴幹涉,這麽跟俄羅斯叫板,想對普京落井下石嗎?看似盧大使挺俄黑烏,其實一塊石頭同時也砸中了俄羅斯,一石兩鳥的絕技好像玩禿嚕了。

在國內,如果一個內政官員質疑國家的大政方針,與中央精神對著幹,紀檢部門會迅速查處,情節嚴重者雙開以後交司法部門處理。即使私下的個人言論也暴露了“兩麵人”的麵目,要嚴懲不貸,何況在公開場合發表與國家對立的言論!

內政和外交都是黨領導的部門,外交官對外有豁免權,對自己的國家不但沒有豁免權,違背國家立場還要罪加一等。外交官個人的言論給國家的外交立場和外交路線形成傷害,影響了國家利益,就是喪權辱國。

國內群眾對外交官職業有種神秘感,覺著比送外賣的快遞哥高好幾個檔次。其實都是為人民服務的,隻是分工不同而已。優秀的快遞小哥可以把外賣搞成外交,牙口好的戰狼一不留神可以把外交搞成了“外賣”——看似伶牙俐齒,違背了國家的立場就成了吃裏扒外,出賣了祖國利益。個別外交工作人員,利用國內群眾的愛國要麵子心理,找機會表演一下“怒懟洋人”,讓單純的國人有種觀賞“葉問拳打洋人”的揚眉吐氣感,惹出事故弄得領導也不好處理,這種精明的“挾洋自重”被一些人玩得行雲流水樂此不疲。霍元甲、葉問痛毆國內流氓惡霸,群眾沒啥感受,一旦傳說“痛打洋流氓”就心花怒放,這麽高看洋流氓,國產流氓不服氣呀——難道國產流氓都不如洋流氓嗎?祖國不強大,當流氓都不被同胞重視哦。這其實是“崇洋媚外”的另一麵。個別外交官利用工作方便,擅自加戲“怒視洋人”以滿足觀眾另一種“崇洋媚外”心理,這算不算以權謀私?

盧大使的“個人言論”雖然違背了國家立場,卻引發了部分國內群眾的歡呼,客觀上造成了聚眾與國家立場對立的效果,算不算“尋釁滋事”?對外喪權辱國,對內尋釁滋事,有關部門不能不作為吧?

大家都知道體製內有政績和晉升的焦慮,極端點的說法:將軍不喜太平年;一將功成萬骨枯。和平年代戰術愛好者很失落,抓經濟工作的地方官很來勁兒,因為有GDP政績可做攀升的梯子。但外交行業要有正確的政績觀,不能有將軍脾氣,喜歡滄海橫流啥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是領導的戲碼,外交官不能搶戲。隻有極端情況下才有像蘇武牧羊那樣的情節,作為外交官楷模,蘇武是“忍辱負重,堅貞不屈”,而不是四麵樹敵的“個人言論”。外交是個“平庸”而細膩的事業,對“快意恩仇”持謹慎態度,容不得急躁好漢縱情馳騁,建功立業過於急切的英雄應該轉行加入特種兵突擊隊。外交官若想一鳴驚人鋌而走險,非國家幸事。

坊間對盧大使很痛惜:少了一個炸碉堡的勇士,多了一個毛毛躁躁的外交官。

20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