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記
文章來源: 蓬萊閣2020-07-24 05:59:08

 

       我媽是一個超級自律的人,大到工作生活,小到一舉一動,都給自己設立了嚴格的目標並且全力以赴確保實現。因此,若幹年來她的體重始終保持在49公斤左右,上下浮動不超過3%。當然,作為家裏的總設計師,她對我們父女倆也製定了各種標準,包括體重。

 

        客觀地說,雖然我在很多方麵沒有甚至遠遠沒有達到我媽的要求,但是確實一以貫之地成功完成了控製體重這個單項。我每次回國見到她時,體重大致比她所設立的標準低那麽兩三公斤,在國內胡吃海喝兩個禮拜,正好達到她眼中的期望值。因此我媽不僅對我的調整後體重非常滿意,更重要的是這一結果毫無疑義是在她的親自指揮下才得以達成的,自然還可以順路收獲滿滿一波成就感。

 

        既然收之桑榆,難免失之東隅。無論我媽如何努力,有一個人偏偏在體重控製上屢戰屢敗且越戰越不勇,多少年來嚴重打擊了她的鬥誌和信心。不用說,這個人當然就是我媽麾下的另一員大將——我爸。

                               

        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我爸來說,他人生前五十年裏麵對的問題應該是增重而非減肥。但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他的體重就一路狂飆,相繼突破了一百三、一百四、一百五三道大關,並堅定地向著一百六挺進。在這個過程中,我媽經曆了從喜悅、不安、焦灼直至憤怒的情感轉變。

 

        為了把我爸的體重降回到她眼中的正常值,我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項理論聯係實踐、科學與偽科學相結合的係統工程。她在具體方法的采集和確定上做到了集思廣益,既有電視節目裏的減肥信息,也有網絡上的各種秘籍,還有小區鄰居們經過切身實踐已確保效果顯著的不二法門。

 

        從原理來講,減肥不外兩條途徑:管住嘴,邁開腿。畢竟是結發夫妻,我媽還是心疼我爸的,所以一開始她不打算剝奪我爸的口福,而是希望靠邁開腿來消耗贅肉。這樣,她發出了第一條指令——跳廣場舞。我爸看了一眼樓下的廣場舞大軍,溫和但堅定地表示拒絕。原因極其簡單,隊伍中有阿姨三、四十名,大叔共計三、四名。我爸通過性別比例一眼看透了事物的本質:廣場舞是一項適合且主要適合女性群體的健身活動。

 

        沒關係,反正條條大路都能通到羅馬。我媽很快指明了另一條金光大道——打太極拳。毋庸置疑,這絕對是一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要參與者的運動。我爸從善如流,欣然接受。恰好他有個老朋友已經修煉太極拳十幾年,早就有意拉我爸入夥,這次剛好順水推舟。我爸學得很認真,練得很順利,每天去公園打太極。我媽看在眼裏,喜在心上,就等著采摘勝利的果實。

 

         練了一個多月,果實成熟了。體重一點兒沒掉,還略有抬頭。我媽大驚,親臨公園巡視,果然發現了症結所在。減肥需要燃燒熱量,而太極拳的動作過於舒緩,忙活了一小時也沒催下幾滴汗。更糟糕的是,我媽竟然發現在練太極拳的隊伍中有一名成員比我爸胖至少二十斤。她仿佛看到了讓我爸繼續練下去的可怕前景,趕緊叫停,改為每天晚飯後去附近的體育場暴走。

 

        我媽一貫特別能走,耐力和速度都是一流的,但我爸在這方麵跟我媽完全不屬於同一個級別。暴走了一個禮拜,我爸的腰支撐不住了,別說繼續暴走,坐都成問題,隻好躺了幾天修養腰間盤。新的減肥計劃再次宣告破產。

 

        幾番折騰卻徒勞無功,我媽未免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既然別無他法,看來隻能下大力氣去管住我爸的嘴。老媽果斷地發起了吃素運動,讓我爸最愛吃的肉從家裏的餐桌上消失。老爸自知理虧,倒也沒有反抗,默默地給什麽吃什麽。

 

        過了一段時間,我爸的體重仍然保持穩定。經過仔細觀察,我媽發現他把少吃的肉從主食上找回來了。他以前晚飯吃平碗一碗半米飯,現在增加到滿滿的兩大碗,自然體重下不去。為了堵住漏洞,我媽決定每頓親自盛飯以確保減肥大業的成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爸為了吃飽肚子,開始猛攻菜裏麵飽腹感比較強的土豆、南瓜、胡蘿卜,這樣攝入的總熱量似乎還是和以前差不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媽摒棄了所有的高熱量食物,將我們家的菜品集中於各種綠葉菜。這樣一來,我爸終於忍不住了,質問我媽道:我奮鬥了大半輩子,總不至於晚年要接受和兔子相同的夥食標準吧?” 我父母多年來的相處模式非常有趣,平時基本由著我媽折騰,但我爸一旦行使一票否決權,我媽總是很識趣地妥協。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我爸的體重還在攀升。終於有一天,我媽興衝衝地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樓下的楊阿姨推薦了一種號稱能快速燃燒脂肪的減肥藥,她兒媳婦率先使用並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理想成果,楊阿姨本人也加入了體驗者大軍,經過一個周期的嚐試,目前已經成功穿上了五年前的裙子。深受鼓舞的不僅是楊阿姨本人,還有我媽。在黑暗中苦苦摸索了這麽多年,她認為終於找到了能讓我爸既不遭罪、又能減肥的光明之路。

 

        看到我媽已經露出了走火入魔的苗頭,我爸認真地給她上了一堂科普課。在他看來,如果世界上有一種藥能讓人在既不少吃又不多動的前提下減重,那麽唯一的可能就是瀉藥,而瀉藥比輕度肥胖對健康的損害要大得多。

 

        我媽再也沒有提過減肥藥的事兒,而是增加了一句口頭禪看你六十歲以後的血壓血糖怎麽控製。過了幾年,我爸六十了。年年體檢,各項指標均為優良,於是我媽與時俱進地把口頭禪中的六十改成了七十

 

        又過了幾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那體重理想、飲食有度、鍛煉積極的老媽血壓、血糖全麵飆高。她徹底失去了監督我爸減肥的動力和底氣,轉而使盡渾身解數與自己作戰。幾年下來,血糖控製得很成功,血壓控製得很失敗。

 

        我媽很受挫。這就好像一個上課專心聽講、放學認真寫作業的學生一到考試就敗給上課睡覺、放學打遊戲的同桌,我媽對於天道酬勤的堅定信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老媽委屈地問我:閣閣,你說我各方麵都做得比你爸好,為什麽這身體還不如他呢?” 我這樣給出了解釋:娛樂圈有一句話:小紅靠捧,大紅靠命。其實身體也一樣,小健康靠養生,大健康呢,隻能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