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同年考上重點大學
文章來源: 科大瞬間2022-04-23 19:33:34

【科大瞬間】第161期 | 李文禾

 

1978年攝於武漢水電學院

【作者介紹】李文禾(筆名,編者注:李文禾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767校友李林林的弟弟),1957年生,籍貫河南洛陽,1981年從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畢業,分配在西北勘測設計院,參與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龍羊峽水電站的設計工作8年。現在廣東市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工作(退休返聘)。

 

1978年剛考入大學時,父母在前排中間坐,後排左2起老大李林林(編者注:科大7767校友)、老三、老四和老二(本文作者)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從1977年恢複高考至今,一晃已經過去四十多年。由於時間久遠,這期間發生的許多事情我已記憶模糊,唯獨對親身經曆的1977年高考記憶猶新,回想起來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曆曆在目。因為這場刻骨銘心的高考徹底改變了我家三兄弟的命運。

我家共有兄弟四個,我排行老二,大哥(李林林,科大7767校友)比我大2歲,三弟比我小2歲,還有年幼的四弟。母親在當地一所中學教數學,父親是民主黨派人士,在當地的一所師範院校任教。這種多子女家庭在那個年代很常見。

1977年我家的現狀是:大哥(李林林)作為知青,中學畢業在河南孟津平樂南哇村下鄉勞動四年後,於1976年底招工回城,進了當地最大的國營工廠——河南省洛陽市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成為一名天車工人(注:天車是生產車間裏用來吊搬重物的一種簡易設備,懸掛在半空中,由人工操作),月薪是27.5元。大哥尚未結婚,工資勉強能夠養活自己。之所以要詳細介紹天車這種設備,也是與後文有關。

我中學畢業後,也在河南洛陽孟津南石山村(注:該村現在已是全國聞名的唐三彩工藝品製造基地,當年還比較窮)下鄉勞動。已經幹了近四年,學會幹各種農活,如趕牛犁地、割麥子、挑水上山栽紅薯苗,甚至曾在小作坊裏用土法壓榨棉籽油等等,完全是一個壯勞力了。盡管一年到頭辛苦勞作,仍不能養活自己,還經常需要家裏貼補。

三弟高中畢業也三年了,因病按政策規定留在城市,閑居家中。一個近20歲的大小夥子還要靠父母養活,心情鬱悶可想而知。後來托關係好不容易才在一家集體所有製的小工廠找了一份臨時工作,幹些鉗工、燒焊之類的雜事。工資是計件製,每月大約有十幾元。

另外我家還發生了一個與恢複高考有關的小插曲:1975年國家招收工農兵學員時,因大哥在生產隊勞動表現好,被大隊推薦去上大學,這是隊裏唯一的一個上學指標(當時廢除高考製度後,從1971年起實行不經過考試,而是采用分配名額、選拔推薦工農兵學員上大學的做法)。在當時,這可是難得的“跳出農門”的好機會,但是大哥卻謝絕了。理由是他認為推薦上學不是靠真本事,就是上了也沒意思。要上就上那種憑自己本事考進去的大學。

具體說到我家兄弟仨在1977年同時參加高考這件事,除了從國家層麵由衷地感謝鄧爺爺之外,就我家而言,還要感謝一個人——就是我們的母親。前麵說了,她是個中學的數學老師,但對時政卻很關注,反應也快。1977年10月下旬,廣播裏傳出了恢複高考製度的消息,並說全國高考將於當年的12月10號舉行。現在回頭看這條新聞,大家都明白其蘊含的重大曆史意義。但就我所知,當時這則新聞並沒有引起周圍多數家庭的關注,更不要說采取行動了。而我的母親則不然,她非常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改變三個孩子(四弟尚在讀初中)命運的好機會。她立刻召集全家人商議,決定讓三兄弟一齊參加高考。

目標有了,緊接著問題也出來了:因文革導致中國高考中斷了10年,全國沒有統一的教材,更沒有考試大綱。加上時間倉促,國家無法統一安排考試,隻能讓各省自主命題,文理分科考試(即文理兩類都考政治、語文、數學,理科加考理化;文科加考史地。河南省當年沒有設外語考試)。這也是無奈之舉。但這對考生複習來說可就太難了,可以說是“三無”複習:即無考試範圍、無複習大綱、無係統的複習資料(哪像現在高考資料遍地都是)。加之文革動亂,學製縮短(小學五年製、初中高中分別是兩年製),學生並沒有係統學習基礎知識。突然要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把政治、語文、數學和理化(三人都是報考理科)四項考試科目全都複習一遍(實際是五門課程),難度太大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根本都無從下手。幸好母親從故紙堆裏找到幾本破舊的文革前出版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等中學教材,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前麵已提到三兄弟的各自情況:大哥自幼誌向遠大,閱讀廣泛,上中學時就是文理皆優,早就想躍躍欲試。我當時仍是知青,戶口還在農村,終年勞作又苦又累且仍不能養活自己。要想改變命運,唯有背水一戰參加高考,複習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三弟沒有正式工作在家啃老。所以他想要上大學、找好工作、要減輕家裏負擔的念頭也很強烈。於是三兄弟鉚足了勁,沒日沒夜發瘋般地複習。

至今我仍記得大哥說過的一個複習細節:因大哥所在工廠的崗位是一人一崗(俗稱一個蘿卜一個坑),車間領導不同意他請假專門複習,他就邊上班邊看書。11月份的北方,氣溫接近零度,偌大的車間四下透風,寒氣襲人,大哥裹著棉大衣在半空中開天車,手指頭凍得不聽使喚,翻書都困難,仍堅持在休息的間隙看書。

將近40天的高強度複習之艱辛自不必細說。慶幸的是,因家教甚嚴,盡管三兄弟都是在文革中讀的中學,但成績還過得去,有些許底子。隻是荒蕪太久,好多知識早已生疏遺忘,需要重新溫習。

轉眼高考來臨,三個人忐忑不安地走進考場。第一天上午考數學,下午考語文。我還記得當年河南省的高考作文題目之一是:《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我們做完了大部分的試題,作文也基本寫完。第二天的考試也還算順利,答題沒出大的茬子。

1983年全家福,後排左2起老大[李林林]、老二(本文作者)、老三和老四

度日如年般地等待了一個多月後,終於盼來了得知成績的那一天:大哥的總分數是328分,位居河南省洛陽市文理考生成績榜首;我是265分;三弟是261分。大哥如願以償被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係遙控遙測專業錄取;我考入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已並入武漢大學)水利建築係水工建築專業;三弟就讀開封師範學院(現河南大學)數學係。

一門三兄弟同時考上重點大學,在當地也算是個新聞,曾引起不大不小的轟動,報社及電視台的記者幾欲采訪,但都被向來低調謹慎的父親婉拒了。

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我已從廣州某設計院退休,大哥(李林林)在1990年代初全家已移居美國,三弟一家也移民加拿大。

(據報載,1977年全國的高考人數是570萬,錄取名額為27.297萬個,錄取率4.78%;其中河南省有70.59萬人參考,有9374人圓了大學夢,錄取率1.3%。)

謹以此文緬懷我們的父母親!

2006年在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內,左起依次是大哥[李林林]、大哥的女兒、老二和老三(大哥的女兒當時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在校內舉行畢業典禮。老二從廣州、老三從加拿大過來慶賀侄女大學畢業)

 

文圖編輯:許讚華,劉揚

排版編輯:俞霄

 

《科大瞬間》編委會
許讚華 803|陶李 8112
劉揚 815|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沈濤 822
Jay Sun 8364|吳鈞 898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