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見一位活得久且活得好的典範
文章來源: 麥姐2023-11-10 04:44:49

前一段寫了一篇關於長壽的文,其實起因是我想引出麥二哥的一篇文,誰知引子寫得太長,隻好獨立成文了,然後又出現了兩樁意外的事情打了岔,盡管一個在中國,一個在美國,但兩個溫暖的人突然去世,無論原因如何,都令人唏噓。

結果麥二哥的文就拖到現在,我還得再寫一段引子。

文城名博曉青上周末的隨筆寫到一個朋友突然被告知患上了乳腺癌,讓我想到了之前介紹的紀錄片《長命百歲:藍色寶地的奧秘》(Live To 100: 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中,記者采訪了一位曾患癌症的病人Stamatis,他出生在希臘的伊卡裏亞島,年輕的時候搬到了美國,當油漆工,娶了媳婦,買房買車,生了幾個孩子,過著幸福的美國生活。66歲時,他發現自己有些胸悶氣短,去看了三個醫生,都說:肺癌晚期,你可能最多隻有六個月的生命。於是他想,那就葉落歸根吧,我希望死後被葬在伊卡裏亞島。於是,他和妻子搬回希臘老家等死。他們在那裏呼吸新鮮的海洋空氣,喝著當地的葡萄酒,和老友們歡聚一堂,並且在大大的後院種下一片葡萄園,他對自己說:“我是沒法活著看到這些葡萄藤結果了,但我太太可以,當她摘收葡萄時,就會想到我了。”

幾個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幾年過去了。三十六年後,當記者丹·巴特納見到Stamatis時,他已經102歲了,不僅目光炯炯,精神健旺,並且還在忙於摘收葡萄。丹問他:“你的秘密是什麽?”他聳了聳肩說:“我不知道,我猜我就是忘了死亡吧。”

當然這是個例,但也說明得重病了,首先不能被嚇死,良好的心態會起很大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的發展,現在活過100歲的人瑞確實有不少,但長壽又清醒的還是少見。麥二哥在國內,前一段時間見到過一位,很巧,也是102歲,老太太鶴發童顏,行動自如,聊天無障礙,記憶力還特別好,算得上是一位活得久且活得好的典範。探望了老人之後,麥二哥回來寫了篇文《與百歲老人的一次對話》,在這裏分享出來,讓我們看看百歲老人的日常。

----------------------------

與百歲老人的一次對話

作者:麥二哥

今年中秋國慶兩節前,我去看望了一位102歲老人。這事醞釀有一段時間了。半年前,我同係統的一位同事告訴我,他單位有一位年過百歲的離休老人給他們上了一次曆史課,效果很不錯。我有些吃驚,也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種仰視的感覺,於是萌發了去看望老人的想法。

上門之前,我腦子裏預設了老人在家接待我們的各種場景,及至打開門,我見到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站在屋子中央,不是想象中的顫顫巍巍,更不是坐在輪椅上,我腦子瞬間有些淩亂。老人家笑眯眯招呼我們落座,她說你們坐沙發,我習慣坐椅子上——這是一把不大的圈椅。結果是我們幾人坐靠牆的長沙發裏,老人坐我們側前方,身體稍稍向前傾,這樣子感覺是老人來家裏看望我們似的。

按照慣常的思維,通常老人的聽力都不太好,我習慣性調高了嗓門,結果沒說兩句話,老人對我擺擺手,說:我能聽得見,甭這麽大嗓音!於是我們就如同齡人般嘮了起來。

問:能給我們講講您的一日三餐嗎?

答:早飯,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塊點心;中飯,有肉有飯;晚上,稀飯、點心。

問:好像吃蔬菜不多?

答:我不愛吃蔬菜,打小就不吃。愛吃水果,當季的水果,就是便宜的那種。

問:還愛吃什麽?

答:幹果,啥幹果都吃。(說到這兒,開始招呼我們吃栗子,桌子上擺了一盤炒好的栗子,個頭很大,旁邊的同事吃了都說好吃,我忙著問問題,沒吃,後悔走的時候沒帶上一粒)

問:最愛吃什麽?

答:甜食,稻香村的點心。(我默默對號入座,我也喜歡甜食)

問:這麽愛吃甜食,血壓血脂正常嗎?

答:太正常了,我沒三高,每次體檢醫生都表揚我!

問:每天作息時間怎麽安排的?

答:我每天晚上9點睡覺,7點起床,倒頭就著,睡足10個小時。(我也倒頭就著,但才6個小時,顯然睡眠不足)

問:中午睡覺嗎?

答:中午不上床睡覺,就是坐在椅子上看著電視打個盹。

問:很多人睡眠不好,你睡眠好有什麽竅門嗎?

答:嗨,沒什麽竅門,我就是整天樂嗬嗬的,沒煩心事。

問:您平時喝什麽?

答:喝茶,茉莉花茶,不太濃,從早喝到晚。(我聽了,忙端起茶幾上的給我泡的茉莉花茶,喝了一大口。我平時也是茶不離口,看來喝茶是有好處的,我又開始對號入座了)

問:您吸煙喝酒嗎?

答:我從不吸煙喝酒。(聽了這話,我們一行人相互對視了一下,每個人都默默檢視了一下自己)

問:您喜歡什麽活動?

答:我喜歡看球賽。

問:現在剛好是亞運會,您看電視轉播嗎?

答:看了,不愛看。

問:為什麽?

答:不好看,沒奧運會好看。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我87歲,我到場館看了15場比賽。(我吃了兩驚:一是老人脫口說出了奧運會那年自己的年齡,而我還得換算一下,二是我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就看過兩次場館比賽)

問:您怎麽去?有人陪嗎?

答:沒人陪,就我自己。我提前一天做攻略,先把公交線路走一遍,就知道路上要花多少時間。我還知道一個竅門,上午的票,可以看一上午,下午也一樣。

問:最愛看什麽比賽?

答:網球,費德勒打的太好了。

問:現在您自己有什麽活動嗎?

答:天氣好的時候下樓走走,我推個手推車,不容易摔倒。有時也在陽台上曬曬太陽。

問:您打牌嗎?

答:我不打牌。我做數獨,幾十年了。現在每天都做,有時候解不開,都不想睡覺了。

她說著起身,給我們看她的數獨工具。在通往陽台的窗戶下麵,一張小課桌上擺著她自己畫的數獨九宮格,數字棋是在象棋的背麵寫上數字,桌子上一摞數獨的書,裏麵是各種題目。有懂的同事說,這題目挺深的。

聊天期間,我們給看她一本書,是反映係統百年曆史的圖書。她翻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一張幹部進修結業合影,說裏麵本來有她的,臨時被單位叫回去解決技術故障,所以缺了她。我們把書留給了老人,她雙手作揖:那太感謝了,我得好好看看!

我們走的時候,老人堅持把我們送到門口。我和老人道別:和您聊天很愉快,祝您健康長壽!

出了門,秋天的北京陽光正燦爛,樹葉兒還沒泛黃,這是北方最好的季節。我們在車上回憶了一下與老人的交流,感覺不是在與老人對話,而是在討教長壽之道,大家各自說了與老人習慣的合拍之處,對於沒對上號的地方,大家超然一笑,說道:別人的長壽之道不一定適合自己。

我說,我過段時間還要再去看望老人,不再詢問長壽秘訣了,就是聊聊天,或者一起做一道數獨題。

(照片由麥二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