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讓我苦思冥想的一個問題
文章來源: 麥姐2023-11-16 04:53:09

這一段時間困擾在一個問題裏。

我很少進城,平常就窩在村裏,上周從村裏進城辦事,看見了城中心有人在吵架,一群人圍觀。

在平和幽靜的村裏住久了,很久沒見到吵架的。好奇心讓我也成了俗人一枚,當然,我本來就是俗人。 :)

對陣雙方都是女性,看上去都是知識女性(原諒我的以貌以著裝取人)。

一方顯得溫文爾雅,細聲細語地在和對方擺事實講道理,氣得臉發白,還極力不失優雅。

另一方,一聽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但從陣仗上看,人家已然占了上風,戰鬥力爆棚,振振有詞,豪情萬丈,把自己直接送上道德製高點,世間正義非她莫屬。

她們的吵架內容就不寫了,這和我要寫的主題無關。

回來後就被這件事困擾了,為什麽呢?

從麵上看明擺著那個細聲細語的有理,為什麽就敗下陣來了呢?

我腦子笨,左思右想,沒想明白。你說她口齒不夠伶俐,腦子不夠用,絕對不是。

這廂我正苦思冥想呢,手機上就被知乎推送了一則舊文,你說現在的大數據是不是鑽進我心裏了?想到這一點就瘮得慌。再歪個樓,回國的時候看央視新聞 ,蔡奇說:“要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把《習近平著作選讀》學習運用工作組織好、安排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魂。”嚇得俺一哆嗦,趕緊關電視。這大數據不會也是以學“習選”的勁頭,對我們的把控入腦入心入魂甚至入基因了吧?

文中寫到:“有一種人特別有意思,這種人就是潑婦。潑婦和貴婦吵架,不用猜,潑婦一定贏。”為什麽呢?作者認為:“這是文明被野蠻奴役的悲哀。越是文明程度高,也越容易被野蠻奴役。所以,野蠻在文明麵前,往往還表現出一種原始的衝動和暴力的強大,以及不按遊戲規則來玩的優勢。這就是文明和野蠻在相處過程中的一種潛規則,或者說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 我們看到的潑婦和貴婦的關係中,貴婦就是被教化的文明人,但最後卻淪落成衝突關係中的弱者、失敗者和被奴役者。當貴婦遇上潑婦,當文明遇上了野蠻,野蠻就是這樣取勝的。曆史給了我們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警示:不要沉迷於我們的文明進步當中,我們其實是經常被野蠻征服的;而當野蠻征服文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像貴婦一樣落荒而逃。”

要強調的是文中所說的貴婦,並不指有錢人,“婦”也不一定是女性,我相信但凡有常識的人都明白這一點。

該文下麵有個留言:能否教會我們如何麵對野蠻時取勝呢?

有網友回答說: “我一直認為對待文明的人就講文明,對待野蠻的人和潑婦,就是你比她還野蠻,還潑!臉麵要看和誰比!”

這意思是豁出去,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難道隻有這一個辦法嗎?

當然還可以選擇不爭論,遇到光腳的我們繞著走,我們可以在沉默和話語中選擇沉默,看到不公不平之事繞道走,我不投機取巧就行,至於別人的偷奸耍滑、為非作歹與我何幹?這真是大家所期望的世界嗎?這個世界真的就會如你我所願,歲月靜好,天下太平嗎?

從大的說,看看幾乎全球被卷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小的講,看看古往今來從不缺少的雞鳴狗盜。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的序言裏講到,年輕時,他沉默的理由是潔身自好,不去害別人就行了。可是到了中年,做為一個社會裏的中年人是要負很重的責任的,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隻顧自己。另外一個促使王小波打破沉默的原因是:假設某一個領域裏,謙虛明理的人以為它太困難太曖昧,不肯說話,那開口說話的就必然是那些淺薄之徒、狂妄之徒。這導致一種負篩選:越是傻子越敢叫喚,當然這些傻子也不見得真傻,但喊出的這些傻話,久而久之,對國人的名聲有很大的損害。一個外國人見到王小波,問道:聽說你們中國人都在說“不”?王小波很不客氣地回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認識的中國人都說“不”,但我不認識這樣的人。王小波說他認識很多明理的人,但他們都在沉默中,因為他們都珍視自己的清白。但王小波覺得,有些倫理問題太過重要,已經不容他顧及自身的清白了。

所以,社會責任讓王小波走出了沉默,開始對大眾表達自己的態度。可惜王小波英年早逝,但一個自由的靈魂為世人留下了睿智、理性、有趣的文字。

文字非常奇妙,有著一種魔力,不同的人筆下寫著一模一樣的文字,比如以哈衝突,都說反對恐怖主義,但立意可有著極大的不同,這導致是與非現在越來越難以明辨了。從表麵上看貴婦和潑婦已經開始趨同化了,光腳的也穿上鞋子了。當街吵架的人越來越少,網上爭論的越來越多。滿地打滾的潑婦也肯定是見不到幾個了,當然會有偶爾露崢嶸的。誰能勝出肯定不是看是與非了,因為似乎現在壓根沒有是非,沒有原則,隻有觀點不同。所以誰能勝出主要看誰站在道德高地,把那些高大上的詞匯運用得流暢自如,爐火純青。

這麽寫下來,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場景,俺腦海中就情不自禁地閃現出這兩個特別爛熟於心的詞:“有理講理”和“強詞奪理”。當“有理講理”遇到“強詞奪理”時,大家覺得誰能獲勝呢?

我從小不擅長吵架,估計還沒開始吵架,我就落荒而逃了,所以俺既當不了潑婦,更當不了貴婦。但是,我佩服貴婦們的勇氣,盡管知道自己吵不過,還是敢於麵對,這點著實比我強。

(有感而發而已,萬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