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院了,大家幫忙看看得了什麽病
文章來源: 麥姐2022-11-03 05:50:53

解封後的澳洲 (39)

婆婆住院了,大家幫忙看看得了什麽病

居住在深圳的婆婆最近住院了。

婆婆今年八十六,做得一手好菜,特別有好奇心,愛學習愛記筆記。年齡大了之後,除了心率問題和耳朵有點背,身體其他方麵都沒什麽大毛病。婆婆的心率和平常人不同,她的正常心跳是每分鍾120次。有一次,陪公公上醫院看病,她順便看下感冒,結果醫生測了下她的心跳,150,直接把她送進了ICU。她說我沒事,我平時的基礎心跳就快,但大夫執意要求她住進ICU觀察。婆婆年輕的時候運動好,田賽項目強,女子跳高經常在省市比賽中拿名次,本來運動員應該心率比常人低才對,為什麽婆婆反著來,這點麥子一直搞不懂。

這次的毛病也很奇特。上周的一天,她喝了一口水,就嗆住了,感覺喉管裏似乎罩了一層水膜,喘不上氣來,掙紮咳嗽了半天,終於咳破了水膜,才算平複下來。但之後她就不能喝任何一口水,當然更不能吃一口東西,連吐沫都不能下咽了。在這件事發生之前,婆婆吃飯沒有任何問題。

婆婆平時和女兒(來子的妹妹)住在一起,妹妹趕緊把婆婆送去醫院,先是到了家附近的中醫院,渾身上下檢查了半天,大夫說沒檢查出毛病來,表示無能為力,讓轉送到另一家更大的綜合性醫院。在醫院的急診觀察室待了兩天,做了各種檢查,包括喉鏡、腦部CT(擔心是不是中風),沒發現有什麽問題。醫院說最大的一種可能性是神經性原因導致吞咽肌肉失調,但這沒法治療,還是回家吧。但這哪能回家呀?在醫院可以打吊瓶,回家不就是挨餓嗎?另外現代的醫學技術怎麽會查不出毛病呢?盡管麥子不懂,但吞咽功能失調是不是也應該能查出病因吧?

幸虧有妹妹在現場,她堅持讓醫院給個說法,醫院請了六個科室的大夫來會診,但還是不明就裏,好在最終決定收婆婆住院了,在急診又等了一天,終於神經科有空床位了,婆婆住進了醫院。醫院擔心如果隻是輸液,老人營養跟不上,就先上了鼻飼(從鼻子裏插一根管直接到胃裏,每天用針管推送營養液)。婆婆剛開始一聽說要鼻飼,立刻拒絕,說這還有什麽生活質量呀?來子打了半天視頻勸說,告訴她這是暫時的,等吞咽功能恢複了就撤管,婆婆才算是同意了。

住院當天大夫建議買些腸粉試試,婆婆還真吃下了八分之一,看來吞咽功能沒有完全喪失,這幾天也能喝下一點點水。醫院說要再做幾個深度檢查,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婆婆並沒有中風,作為醫學方麵的小白,我們目前的猜測是婆婆因為一口水嗆了之後,激發了吞咽肌肉的應激反應,自動閉合了,等過一段時間,吞咽肌肉看到沒有外敵入侵,隻是自己反應過度,可能就恢複原有功能了。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年齡大了造成吞咽功能退化,如果真是這樣,有什麽辦法可以恢複嗎?

文城裏有不少醫護人員,請教下這有可能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我們的猜測靠譜嗎?

妹妹給婆婆請了個護工,這個護工是以前在醫院照顧過婆婆的護工介紹的,因為她沒空,就介紹了她的同鄉小舟,湖北人,五十歲,以前做過住家阿姨。小舟第一次做護工,反應有些慢,護士教如何推營養液,演示了好幾遍沒學會,站在一邊的妹夫都聽明白了,妹夫又教了教她,終於學會了。妹妹於是有些擔心小舟到底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凡事都有弊有利,沒想到這幾天觀察下來,妹妹發現小舟雖說不聰明經驗少,但謙虛謹慎,而且態度好,對婆婆特別有耐心。不確定的事情都去找護士或醫生求教,搞明白了才做。婆婆聽力不好,她總是趴在婆婆耳邊細聲細氣地講話,婆婆愛發號施令,在家的時候,脾氣好的女兒也會和她有爭執。但小舟對婆婆言聽計從,老人說什麽她都點頭,所以婆婆心情大好。以前家裏請過幾次保姆,都因為婆婆的高標準嚴要求而離職了,這次妹妹抓住大好時機,問老媽是不是可以把這個護工請回家照顧她,婆婆樂嗬嗬地答應了。妥妥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那家醫院現在的規定是隻能有一人在病房陪護病人,護工在,妹妹就不能進病房;但有意思的是病人可以走出病房區域外,在過道上見家人。所以每次妹妹去送食物看老媽,都是在過道上接頭。

搞不明白這是幾個意思,如果說是怕來探視的人把病毒帶進病房,那病人出病房見到探視者不是一樣有可能接觸到病毒嗎?難道病毒也會自覺遵守醫院的防疫規定?在過道上不能整幻影遊動?

在當前國內視病毒為大敵的各種防控措施之下,這種奇葩規定對我們是好事,至少妹妹每天還能見到老媽,當然進醫院之前做個核酸是免不了的。

------------------

今日疫情:全澳本周(10月28日-11月3日)新增病例共37,097例,日均5,300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88.15%,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高於95%。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10,381,125例,死亡人數增至15,665例;全球累計病例超6.31億,死亡人數逾659萬;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266,082例,新增死亡病例939例。據不完全數據顯示,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前五;美國、德國、日本、巴西、法國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前五。

根據相關報道, 1)俄烏戰爭進入第253天,俄羅斯在10月31日對多個烏克蘭城市的平民住宅和關鍵基礎設施發動襲擊,目標是切斷基輔和其他地區的水電供應。此前,俄羅斯聲稱烏克蘭襲擊了俄軍黑海艦隊。烏克蘭官員呼籲國際組織孤立俄羅斯。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奧列格·尼科連科(Oleg Nikolenko)於11月1日表示,俄羅斯應該被踢出二十國集團,俄羅斯總統普京收到的出席本月在印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的邀請也應該被取消。澤連斯基同時表示,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也不該有位置”。

俄羅斯下令居住在第聶伯河(Dnipro River)東岸附近的數萬名烏克蘭平民搬遷,基輔稱這一命令相當於讓這些烏克蘭人 “被迫流離失所”。

三名前阿富汗將軍對美聯社說,俄羅斯軍方正在招募曾經與美軍並肩作戰並在美軍撤離後逃亡伊朗的阿富汗特種部隊人員。俄羅斯希望用每月1500美元的穩定薪資把成千上萬的前阿富汗精銳突擊隊吸引進一個“外國軍團”,並保證他們及其家人們安全避難所,讓他們可以避免被遣返回阿富汗。

2)10月29日晚發生的首爾梨泰院萬聖節踩踏事件已造成154人死亡,149人受傷,成為全球近八年來遇難人數最多的意外事件。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全國進入七天哀悼期,並下令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

3)10月30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一座懸索人行天橋斷裂,數百人墜河。這座懸索橋在斷裂前,擠滿了享受假期慶祝活動的觀光客,很多人從約10米高的橋上墜入下麵的Machchhu River中。斷橋事故造成至少134人喪失,其中包括不少兒童。

4)美國正準備在澳大利亞北部“部署”最多達6架可攜帶核彈頭的B-52轟炸機,專家稱這一舉動完全是針對中國,因為人們越來越擔心北京準備攻打台灣。

5)11月2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31例(內蒙古192例,廣東103例,福建52例,河南35例,北京28例,山西28例,新疆25例,陝西17例,重慶10例,四川9例,黑龍江6例,山東6例,湖南5例,江蘇4例,雲南4例,青海3例,寧夏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669例(內蒙古741例,新疆376例,廣東356例,黑龍江191例,河南141例,湖南125例,青海108例,山東95例,福建84例,湖北77例,甘肅59例,山西58例,雲南50例,河北46例,四川36例,陝西33例,遼寧23例,江蘇18例,吉林11例,天津10例,重慶7例,安徽6例,寧夏6例,西藏5例,北京3例,上海2例,廣西1例,貴州1例)。

(澳洲春天裏的一片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