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帝也不是一無是處,治好了朋友的抑鬱
文章來源: 麥姐2022-10-27 05:54:53

解封後的澳洲 (38)

習大帝也不是一無是處,治好了朋友的抑鬱

才女燕麥禾兒在上篇博文《我們都是木頭人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下麵留言說到:“十年前,在海外網絡上,有個華人普遍熱烈討論的題目:‘你出國後悔嗎?’,今天,我在想,還會有人心裏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嗎?”

這句話問得好,為什麽?因為慶豐帝為海外華人做了件好事,讓移居海外的華人們都慶幸自己潤出來了。前天朋友小西打電話給我,說到慶豐帝遠程治好了她認識的一位朋友的抑鬱。這位朋友出國前是國家某部委的司局級幹部,因為太太要出國,隻好辭職跟著出來了,每天在家做飯帶孩子,心裏很是憋屈,鬱鬱寡歡,總是反複問自己:“為什麽要出國?為什麽?”絮叨地都快成祥林嫂了。 二十大結果出來的當天,他約小西夫妻去他家吃飯,慶祝他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麽要出國,任督二脈被那令人瞠目結舌的名單和全場不寒而栗的靜默打通了,悶悶不樂的感覺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國內朋友說自己潤出來太費勁了,還是把孩子趕緊送出國吧。國內最近流行的一句話是華潤萬家,看看神翻譯:Chinese run to every country。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20大獲得第3個任期,引發中國富豪及精英趕緊離開中國的逃離潮,他們不但擔心口袋中的錢會消失,而且越來越擔憂自身安危。曾與香港和中國富豪家族合作的歐洲律師萊斯佩蘭斯表示,中國富豪都有一句座右銘,就是在海港中準備一艘快艇並放有金條及第二套文件,換成現在的說法,是準備一架私人飛機、護照及外國銀行戶頭。

和好友小雪通電話,她說一位已經移民澳洲但還有房子在台灣的朋友,聽到二十大的結果後,立刻著手要回台灣去處理房產,換成現金到澳洲購房,因為她認為台海戰爭不可避免了。總惦著買房但一直沒買到房的小雪擔心地說這澳洲房價不會被習大帝給推高了吧?

你說說,慶豐帝是不是很厲害,能治抑鬱,能讓股市大跌,能推高國外房價,更將以一己之力把國內的富豪精英們全部推出去,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隻留下了包子鋪。

《隱入塵煙》還沒看,但見到有不少人引用裏麵的台詞:“被風刮來刮去,麥子能說個啥?被飛過的麻雀啄食,麥子能說個啥?被自家驢啃了,麥子能說個啥?被夏天的鐮刀割去,麥子能說個啥?”

但我這粒弱弱的麥子還是忍不住地想說兩句。忍耐是中國人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大家都記得魯迅的名句吧:“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麽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嗬,沉默嗬!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網圖)

新聞說:代表們紛紛表態維護習核心,效忠慶豐帝。

這畫麵讓我不得不想起剛看完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裏麵的一幕,嘉靖帝要遷居,為了名正言順,要求中央各級官員人人都要上賀表慶祝此事。你們不上賀表,朕就不搬,還矯情上了。最後當然是除了特立獨行的海瑞,人人都爭先恐後地表忠心。

魯迅說:“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畢竟知道掙脫,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撫摸、陶醉,就是萬劫不複的奴才了。”

以前對魯迅的作品沒有那麽深刻的認識,感謝慶豐帝,百年之後,我們重讀魯迅,發現他早就洞察了國民性,文字中的力量百年不衰。

從天朝說回到土澳吧。

土澳最近的大事是新政府在周二10月25日晚(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預算案總是在晚上公布,表示人民公仆們很辛苦,晚上也不休息?)發布了今年工黨上台後的首份聯邦財政預算案。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表示,這份預算案兌現了工黨在競選時的承諾,包括更便宜的托兒費用、更多的帶薪育兒假、更好的醫療服務、更便宜的藥品和更高標準的老年護理,並且還提供免費的技校(TAFE)名額和更多的大學名額。

下麵是ABC新聞對這份預算案中經濟展望方麵的總結: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的最新數字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一年中,通脹率達到了7.3%,為32年來最高,主要由於新住房成本、汽油和柴油的價格上升。

從短期來看,高通脹雖然導致家庭生活成本增加,卻使政府稅收受益了數十億澳元。飆升的生活成本、低失業率和飆升的大宗商品價格為政府預算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這使得今年的預測赤字減半。

一些關鍵數據:

1)預計2022-23財年赤字將為369億澳元,低於聯盟黨政府在3月份的預算案中預測的780億。

2)預計2026年淨債務將達到7660億澳元,低於此前預測的8640億。

3)預測通脹率將在2022年末達到7.75%的峰值,到2024年6月回落至3.5%

4)實際工資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增長,屆時失業率預計將增加1%至4.5%

5)到今年聖誕節,電價將平均上漲20%,下一個財年將進一步上漲30%。這相當於未來18個月電價將上漲56%

6)預計未來18個月,天然氣價格將上漲44%

7)人口老齡化和氣候變化將是澳大利亞未來幾年麵臨的兩大挑戰。老年人口增多將使作為預算支柱的所得稅收入不斷減少,同時也會導致更多的社會服務支出。氣候變化,例如洪水,也將花費巨額重建費用。

8)未來四年,醫院支出將每年增長6.1%,老年護理支出將增長5.5%,國防支出將增長4.4%,全國殘障保險計劃(NDIS)支出將增加12.1%

一句話,通貨膨脹還將繼續,經濟放緩勢不可擋;對於個人而言,控製支出,努力防止因為生活費用上漲而造成更大的生活壓力。

-----------------

今日疫情:全澳本周(10月21日-10月27日)新增病例共31,636例,日均4,519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88.15%,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高於95%。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10,346,805例,死亡人數增至15,586例;全球累計病例超6.28億,死亡人數逾658萬;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467,791例,新增死亡病例1,737例。據不完全數據顯示,德國、法國、希臘、日本、意大利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前五;德國、希臘、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前五。

根據相關報道, 1)俄烏戰爭進入第246天,克裏姆林宮稱,普京觀看了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演習。 一名資深烏克蘭官員表示,侵占烏克蘭南部赫爾鬆州州府赫爾鬆市的俄羅斯部隊目前正在城內加固工事,為即將到來的一場“最激烈的大戰”作準備。路透社指出,在被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吞並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四個州中,赫爾鬆州的戰略地位可以說最為重要,因為它控製著2014年被俄羅斯吞並的克裏米亞半島的唯一陸路通道以及第聶伯羅河的河口。

澳大利亞將在今年聖誕節後派出一支由70名國防軍人員組成的特遣隊前往英國,加入名為INTEFLEX的多國訓練行動,訓練烏克蘭軍隊,但不會進入烏克蘭。在最新公布的聯邦預算案中,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承諾從2021-22財年起,兩年內向烏克蘭提供1.856億澳元軍事援助。

2)10月25日英國前任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在當選保守黨新黨魁後正式就任英國新首相。現年42歲的蘇納克是印度移民的後代,他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亞裔首相,也是英國近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擺在蘇納克麵前的挑戰包括英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困境和嚴重分裂的保守黨。才女博主灰蘑菇最近剛寫了一篇關於英國政壇動蕩的翔實博文《英國新首相出爐,強生前首相的方寸之間》,對了解英國時政很有幫助。

3)全球首款吸入式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簡稱“吸入式新冠疫苗”)在上海正式開始免費接種。該疫苗由康希諾生物生產,上個月獲批作為加強劑免費提供給接種過疫苗的人。這種吸入式疫苗接種過程主要包括霧化和吸入兩部分,疫苗液被霧化為細小的顆粒注入霧化杯後,接種者須在15秒內完成口含深吸,並憋氣至少5秒。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鍾。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另有大約12種鼻腔疫苗正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測試。

4)10月26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93例(福建31例,內蒙古30例,山西16例,廣東15例,湖南13例,重慶13例,陝西13例,北京12例,江蘇12例,新疆11例,青海7例,河南5例,四川4例,安徽3例,山東3例,西藏2例,天津1例,上海1例,浙江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本土924例(青海117例,新疆114例,內蒙古92例,廣東84例,福建78例,山東74例,湖南57例,湖北53例,陝西33例,四川31例,山西28例,甘肅24例,重慶22例,河南20例,江蘇19例,黑龍江10例,雲南10例,安徽9例,上海8例,廣西8例,河北7例,天津6例,西藏6例,北京5例,寧夏4例,浙江3例,江西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