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和女王的綿綿不了情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9-18 05:49:27

解封後的澳洲 (31)

往事如煙,和女王的綿綿不了情

上篇 《女王去世當天,意外收到她的回信》

文城名博黑貝王妃在上篇的留言中說:女王對澳洲這殖民地很用心的,我家公公婆婆結婚60年紀念還收到女皇簽字的祝賀信。

謝謝王妃的分享,於是麥子專門上網查了一下,每年白金漢宮會以女王的名義發送出數以萬計的生日和結婚周年紀念卡,這些賀卡被寄給那些慶祝100歲和105歲生日的人及其後的每一年,以及那些慶祝鑽石婚(60歲)、65歲、70歲結婚紀念日及其後的每一年。符合資格的來自英聯邦王國或英國海外領土的公民且由本人或家人朋友提出申請就可以在大日子前後收到女王簽名的賀卡。

(悉尼一位百歲老人收到的女王祝壽賀卡)

英聯邦目前由56個獨立主權國家組成,但其中隻有15個是英聯邦王國(realms),即奉英國君主為其國家元首的國家(包括英國在內)。澳大利亞作為15個英聯邦王國的成員之一,和英女王一直是情意綿綿,她的突然辭世對澳洲的影響自是極為重大。

按照君主立憲製國家的慣例,女王不參與澳大利亞政府的日常事務,但她一直發揮著重要的禮儀和象征作用。女王在澳大利亞聯邦一級的代表是總督,總督由女王根據澳大利亞總理的建議任命,完全獨立於英國政府。總督以女王的名義履行的職責包括:開啟和解散澳大利亞議會;在選舉後任命總理和其他部長;在議會兩院通過法律後給予同意;任命聯邦法官和駐海外國家大使和高級專員。總督是澳大利亞國防軍的總司令,但實際上他或她隻根據部長們的建議行事。作為總司令,總督發揮著重要的禮儀作用;他或她需要出席閱兵式和特殊場合,如 “Anzac Day”,並向澳大利亞國防軍各部隊頒發軍旗和其他徽章。作為女王的代表,總督還負責接待到訪澳大利亞的官方訪客;舉行頒獎儀式,向為社會做出顯著貢獻的人士頒獎;招待許多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澳大利亞公民。

女王訪問澳大利亞時,她以澳大利亞女王而不是聯合王國女王的身份發言和行事。女王完全按照澳大利亞政府部長的建議行事,而這些部長對議會負責。

“高貴體現在為他人的服務上,而不是你出生時的地位。”女王對此貫徹始終。女王是第一位踏上澳洲土地的在位君主,一生中曾16次訪問澳洲,到訪過所有州和領地。16次訪澳行程發生在1954、 1963、 1970、1973、 1974、1977、 1980、1981、1982、 1986、 1988、 1992、 2000、 2002、 2006 和 2011。 女王的每次到訪,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幹旱內陸,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都受到揮舞旗幟、歡呼雀躍的人群的熱烈歡迎。

1954年女王首次訪問澳洲,萬人空巷

1954年2月3日,27歲的女王在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即愛丁堡公爵的陪同下,乘船抵達悉尼的農場灣(Farm Cove),成為第一位踏上澳大利亞土地的在位君主。女王夫婦的到來幾乎讓整個國家都沸騰了起來,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當時的澳大利亞還沒有電視(電視是兩年後的事情),民眾們必須親自到場才能第一次看到女王。據警方估計,約有100萬人在城市街道和農場灣排隊迎接她的首次到訪,而當時悉尼的人口隻有186萬。

在為期58天的訪問中,女王夫婦乘坐了33次航班、207次汽車和多次火車旅行,飛行了10000英裏,地麵行程達2000英裏,訪問了除達爾文以外的所有州的首府和70個鄉鎮。全國先後有700萬澳大利亞人出來迎接她,隻是為了一睹女王風采,澳大利亞當時的總人口為1000萬。

1963年夏天,女王夫婦再次訪澳,參加堪培拉建都50周年慶典。這一次,王室夫婦訪問了包括北領地在內的所有州和地區。女王一行到訪堪培拉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時,蚊子肆虐,然而跟拍的記者發現,女王和菲利普親王及隨行人員周圍卻沒有蚊子的蹤影,原來是他們使用了Aerogard驅蟲噴霧。這不就是妥妥的女王帶貨嘛!

1970年,為了慶祝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登陸澳洲東海岸200周年,女王再次踏上澳洲的土地。在女王此行的近40年後的2009年,新聞報道才揭示說女王夫婦在1970年的訪問中曾成為了一個暗殺計劃的目標,險些喪命。當時女王夫婦正從悉尼前往新州中西部的Orange。1970年4月29日,他們乘坐專列穿越藍山(Blue Mountains),但列車卻在半途停了下來,正是由於火車的速度很慢,這才使他們幸免於難。前刑偵警司Cliff McHardy告訴媒體說,刺客在在藍山Lithgow附近的鐵軌上放置了一根大木頭,以圖使王家列車脫軌。幸運的是,司機發現險情後立即踩下了刹車,列車滑行了近700英尺後終於在一個平交道口停了下來,火車撞上了木頭,但仍然在鐵軌上,沒有遭受任何重大損失。

1973年女王第四次訪澳 ,為悉尼歌劇院揭幕

1973年10月20日,耗資1.02億澳元的悉尼歌劇院正式對外開放,英國女王親自到場,為悉尼歌劇院揭幕。當天陽光明媚,但風很大,有50萬人在港口和擁擠的前灘公園觀看女王剪彩儀式,全球各地數百萬人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揭幕儀式。“我知道,它的建造並非完全沒有問題”,女王邊說邊緊緊抓住她的裙子和演講稿,以抵擋狂風。她說。“但是,每一個偉大的想像力的冒險都必須經過爭議之火的錘煉。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出現了最極端的爭議,但它們在4000年後的今天仍然屹立不倒,被公認為是世界奇跡之一。我希望並相信悉尼歌劇院也會如此。”

在1974年和1992年之間,女王夫婦多次訪問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人一起慶祝重要的裏程碑。每次訪問,女王都會吸引大量的人群,重燃澳洲人對英國王室的興趣。1982年,女王來到布裏斯班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當女王正式宣布運動會結束時,她被車載著繞體育場一圈,澳大利亞代表隊在她的車旁組成了儀仗隊。當時任運動會組委會助理秘書長的萊德勞受邀去女王下榻的“不列顛尼亞”號皇家郵輪用早餐,他和其他客人在一間國賓廳裏等待她的接見。穿著休閑風衣裝的女王突然出現在眼前,說道:“早餐都在那邊,餐吧特別大,如果你們真的想喝,也有比較烈的飲品。我這會兒正在看馬拉鬆的比賽直播,走不開。最近愛上馬拉鬆了。”女王繼續說:“你們自便吧,想呆多久就呆多久。”英國《每日郵報》評論說,眾所周知女王熱愛賽馬,但喜歡馬拉鬆還是頭一回聽說,而且因為癡迷馬拉鬆的電視直播,而“怠慢”來賓。

在1992年的訪問之後,女王直到2000年才再次訪問澳大利亞,避免了直接麵對1999年關於澳洲脫英公投的問題,在公投結果出爐不久,女王再度訪問澳洲,她說: “無論(公投)結果如何,我和我的家人都會保留我們對澳大利亞和各地澳大利亞人的深厚感情。...... 我一直明確表示,澳大利亞君主製的未來是一個由澳大利亞人民決定的問題,而且隻能由他們通過民主和憲法手段來決定。正如我在當時說的,我尊重並接受公投結果。根據去年11月的公投結果,我將繼續在憲法下盡力並忠誠地以澳大利亞女王的身份繼續服務,正如我在48年來一直做的那樣。”

2000年,女王對澳大利亞各州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訪問,兩年後,她又在昆士蘭的陽光海岸出席了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CHOGM)。2006年,女王在墨爾本主持了英聯邦運動會的開幕式,之後她在聯邦議會大廈參加了紀念其80歲生日的晚宴。

(2000年3月22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澳大利亞新州Bourke的中央公園接受歡迎人群的鮮花)

2011年85歲女王最後一次訪澳,告別之旅

英女王在2011年10月19日至29日對澳洲的訪問,被輿論稱為她的 “告別之旅”。由於她的高齡,眾人猜測這很可能是她最後一次訪問澳大利亞,令人遺憾的是猜測成為了現實。

當時85歲的女王和90歲的菲利普親王在訪問期間訪問了堪培拉、布裏斯班、墨爾本和珀斯,受到數千萬人的歡迎。人們認識到這可能是他們瞥見這對夫婦的最後機會,於是蜂擁而至參加王室出訪活動。期間,女王伉儷夫婦乘船前往貝裏格芬湖畔參觀堪培拉一年一度的鬱金香花展,女王的亮相引來數千民眾在大湖岸邊圍觀;她還在國會大廈接見了身高2.03米的澳大利亞籃球女運動員伊麗莎白·坎比奇,身材一高一低、穿著一紅一白,強烈的對比讓畫風充滿了喜感。她帶領王室成員訪問了布裏斯本,會見了前一年夏天因為特大水災受難的民眾和澳洲國寶考拉。在墨爾本,女王為新的皇家兒童醫院揭幕,並乘坐了定製設計的皇家電車。

君主立憲還是共和之路

女王的去世導致了澳洲國內開始重起是否脫離英聯邦、改變政體這個話題。澳洲曾在1999年11月6日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走向共和之路還是繼續保留君主立憲製,最後以時任總理霍華德為首的保皇派以55%比45%擊敗了共和派,大多數民眾仍然主張讓英國女王繼續擔任國家元首。據統計,支持獨立的人數在2000年至2001年達到最高,但之後便持續減少,調查顯示35歲至49歲年齡段的男性更傾向支持共和製。女王去世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參加民調的60%的人還是希望保留君主製,支持君主製的女性多於男性。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近期澳洲暫時不會再啟公投。不過,總理本人可是共和製的堅定擁護者。

女王的逝世還會導致澳洲在不少方麵都會有變化。

護照

由於新國王查爾斯三世的登基,會影響到護照在內的相關法律文件,因為目前澳大利亞公民持有的護照首頁特別提到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官方消息稱,澳大利亞護照的製作和簽發目前將不受女王陛下去世的影響,所有的澳大利亞護照仍然有效。但澳大利亞護照將來會有變化,“以反映查理三世國王陛下的即位”。

貨幣

目前澳大利亞硬幣和5澳元紙幣上都有女王的肖像。澳大利亞儲備銀行 (RBA) 已證實,查爾斯三世國王的肖像將取代女王出現在澳大利亞的五澳元紙幣上。央行發言人說:“依照傳統,在位君主會出現在最低麵額的澳大利亞紙幣上。我們將計劃在適當的時候更新五澳元紙幣的設計。但這不會是一夜之間的突然改變,它可能需要數月和數年的時間來全麵實施。”

據悉,查爾斯國王的肖像將從2023年開始出現在新鑄造的澳大利亞硬幣上。新的硬幣將印有查爾斯三世麵向左側的肖像,這符合傳統,即每一位新君主的肖像方向都會改變。印有女王肖像和查爾斯三世國王肖像的硬幣將共同流通一段時間。

女王生日公共假日的稱謂

麥子在去年寫過《女王一年要過幾次生日》,英聯邦各國和地區都借著為女王慶生之名,放各種小長假。據說未來這些公共假日的名稱也會相應改變,同時也會對女王生日當天頒發的女王壽辰榮譽勳章會產生影響。與硬幣和紙幣的變化需要很長時間來執行不同,悉尼大學曆史係的英國君主製專家麥克雷裏(Cindy McCreery)博士說,女王生日公共假期和頒發女王壽辰榮譽勳章的名稱的變化可以相當迅速地實現。他說:“術語上會有變化。比如女王壽辰榮譽勳章將被稱為國王壽辰榮譽勳章。”

馬上要來到的就是西澳和昆州的公共假期,這兩個州分別定於9月26日和10月3日慶祝女王生日,昆州已經表示今年不會更名,會度過最後一個女王生日假,明年起,這個公共假日將被稱為國王生日。想到女王一去世,連紀念日的名字都要改,麥子頗覺得有些難過。難不成我們居住的昆州Queensland也要改名叫Kingsland了嗎?

女王走了,但她用自己的一生帶給世界責任、勤奮、正派、謙遜等永恒的價值觀可以而且應該持續下去。最後分享一則女王的有趣故事:有一次,女王穿著花呢衣服和上蠟的短風衣在路邊休息,遇到了一家人,那家人的媽媽說:“我的天啊!你長得真像是郵票上的女王啊。”女王帶著溫和的微笑,抿一口保溫瓶裏的茶說:“哦,別人也都這樣說。”

類似這樣近距離和女王接觸、相見不相識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表明平時優雅高貴的女王時不時也會調皮地顯示鄰家奶奶風,祝慈祥幽默的女王在天堂安息!

(待續

 

-------------------

俄烏戰爭進入第207天,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在赫爾鬆、尼古拉耶夫、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地區發動了攻擊,烏克蘭軍隊在赫爾鬆的普拉夫季涅(Pravdyne)附近發動了一次不成功的進攻,並指責烏克蘭對紮波羅熱核電站附近進行了炮擊。

普京在烏茲別克斯坦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期間的一次會議上告訴印度總理莫迪:希望烏克蘭戰爭“盡快”結束。莫迪告訴普京,現在不是開戰的時候,糧食、化肥和燃料安全是當前世界關注的主要問題。

習近平和普京近日舉行了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麵對麵會晤,就中俄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普京公開承認了中國對俄羅斯在烏戰事感到擔憂。西方媒體普遍認為,烏克蘭軍隊在東北部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為普京和習近平的會見製造了尷尬的氣氛。

今日疫情: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10,158,445例,死亡人數增至14,759例;全球累計病例超6.11億,死亡人數逾652萬,疫苗接種數約122.26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360,366例,新增死亡病例3,102例。數據顯示,日本、美國、韓國、奧地利、德國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前五;奧地利、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位列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前五。

根據相關報道, 1)隨著各國從4月開始取消對新冠的旅行限製,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仍然是例外,這兩個地區仍舊堅持要求旅行者在抵達後接受病毒檢測並在酒店接受隔離的政策。近期至少有45家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暫停飛往香港,其中包括英航、法航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澳航也宣布了推遲航線複航時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Willie Walsh表示,香港的防疫限製繼續影響飛往香港的航班,這讓人感到失望。 他指出, “ 在不確定性持續的情況下,我認為不會有很多航空公司回歸。在運力仍然受限的情況下,投入運力對許多航空公司來說將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全球客運量水平將在 2024 年恢複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要到 2025 年才能恢複。

2)9月17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06例(貴州50例,四川30例,內蒙古6例,西藏6例,海南5例,福建3例,山東2例,廣東2例,廣西1例,新疆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930例(貴州662例,四川82例,西藏39例,天津28例,廣西28例,新疆24例,山東12例,湖北12例,甘肅9例,海南6例,雲南6例,江西5例,黑龍江4例,內蒙古3例,河南2例,重慶2例,陝西2例,青海2例,湖南1例,廣東1例)。

(文中資料和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