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高興的事情,坐在家中就有錢領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5-03 05:25:34

解封後的澳洲 (10)

讓人高興的事情,坐在家中就有錢領

今天信箱中收到了澳洲聯邦大選的官方指南。

澳洲近期最火熱的話題就是聯邦大選,街頭巷尾全是當地議員的宣傳牌。

澳大利亞將於5月21日舉行新一屆聯邦大選。作為澳洲最重要的民主政治活動之一,此次聯邦大選將選出下一任總理及其領導的政府。

澳大利亞的政治製度源於英國,因此是議會政治製度,而非美國的總統製。澳洲是多黨製,主要政黨有澳大利亞工黨、澳大利亞自由黨、澳大利亞國家黨;規模較小的政黨有澳大利亞民主黨、綠黨、家庭第一黨、單一民族黨等。

按照《澳大利亞憲法》,澳大利亞議會由參議院(Senate)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參議院又稱上議院,由76名議員組成。各州在參議院的席位數均等,每州12個席位,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2個席位。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的議席。

眾議院又稱下議院,議員由全澳各個選區當選的議員組成,任期不能超過三年,但可以提前舉行選舉,因此澳大利亞沒有實行固定任期製。

本屆聯邦大選,澳大利亞將選出眾議院的共151名眾議員,席位超過半數(即76席)的黨派會成為執政黨,其黨魁將自動成為澳洲總理。現任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裏森(Scott Morrison)即將與反對黨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角逐總理職位。

(左:聯盟黨的莫裏森,右:工黨的阿爾巴尼斯,誰將成為下一任澳大利亞總理?圖片來自ABC 新聞)

和眾所周知的美國大選不同,澳洲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施行強製投票的國家之一。在澳大利亞,年滿18歲的澳大利亞公民在選舉中有權利和義務投票,選民登記和投票是強製性的。澳大利亞自1924年引入強製投票政策後,大選的投票比例從未跌至90%以下。

在聯邦選舉中無故不投票的民眾會被罰款20澳元,如果不繳納這筆罰款,可能會進一步罰款180澳元。而在州選舉中不投票的,各州罰款數額不等,進一步還可能吊銷駕駛執照、強製要求從事社區服務。所以家中的孩子如果在本年度大選前年齡已滿18歲的,一定要記住在規定時間前注冊成為選民並參與投票。

根據ABC新聞的介紹:5月21日選舉日當天晚上6點投票站關閉。如果在家,可以就近去投票站投票;如果是在居住地所在的州或者領地旅遊或出差的話,可以去任意一個投票站投票;如果恰好身處別的州或者領地的話,則需要前往所在地區的跨州投票中心投票;如果有特殊情況和合理的理由,在選舉日當天沒有辦法前往投票站的話,可以選擇提前投票或者郵寄投票;大部分的海外澳大利亞公民需要采用郵寄投票,在一些海外使領館可以親自前往投票,比如澳大利亞在北京的大使館。

針對疫情,聯邦政府今年早些時候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感染新冠病毒的選民在包括投票日在內的三天時間內進行電話投票。

每屆聯邦大選,都需要投票選出在澳大利亞國會上下兩院,也就是眾議院及參議院當中的議員。選民將會收到兩張選票:綠色選票用於選出代表您所屬地區,也就是選區的眾議員;白色選票用於選出代表您所屬州或領地的參議員。

執政黨聯盟黨(由自由黨和國家黨組成)和反對黨工黨都在忙於各出奇招來吸引選民們把珍貴的一票投給他們。

如何吸引選民們,主要靠錢說話。

執政黨占有天時地利,於是急著給選民們發錢,以便得到人和。4月28日開始,600萬領取政府補助和部分持有優惠卡的民眾在家中坐等,賬戶中就會陸續收到250澳元的一次性補助,這筆補助被稱為生活開支補貼(cost-of-living payment),作為政府幫助民眾對抗通脹的計劃之一。天上掉餡餅總是好事,可惜麥子沒吃上這餡餅。

六月底之後報稅季來臨時,延續去年的做法,年收入低於12.6萬澳元的人最高可獲得1080澳元的退稅。

4月30日,莫總又承諾從明年1月1日開始,沒有優惠卡的澳洲人將可以買到比現有價格便宜10澳元的包括哮喘緩解劑和避孕藥在內的許多普通處方藥,並將藥品福利計劃(PBS)中所列藥品的最高費用降至32.50澳元。

莫總的話音未落,反對黨領袖阿爾巴尼斯於第二天5月1日宣布如果大選獲勝,藥品價格將削減12.50澳元,比10澳元再便宜2.50澳元。

然後反對黨又繼續扔下一個重磅消息,阿爾巴尼斯宣布,如果大選獲勝,將實施協助買房計劃(Help to buy),幫助首次置業者承擔40%的購房款,購房者可以將來慢慢從政府手中贖回這40%房屋所有權,或者選擇不贖回,當出售時政府收回其投資份額。

到時候大家手中的選票會投給誰不知道,但估計民眾們最開心的就是大選前,兩大政黨這種競相許諾或者現在直接給與百姓實惠,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勤勞工作的納稅人買單。

當然許諾是不是會兌現也是個問題,有人說:“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投票給任何人。因為這些年來,他們承諾了一切,卻什麽都沒有付諸實施。”

今天的一個重磅消息是受通脹壓力,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宣布加息了,自2010年11月以來澳央行十二年首次將現金利率從此前的曆史低位0.10%,提升25個基點,漲至0.35%。加息對房產價格自然會有影響,但不知道對莫總的執政黨連任是不是也會是減分項。

近期的民調顯示,反對黨工黨目前領先,支持率是53%,執政黨聯盟黨支持率在47%。

總理莫裏森一直在為競選做準備,並在去年11月份就開始了多地巡回演講和參加各州活動,進入4月份以後更是日程滿滿皆為競選鏖戰。盡管現在澳洲每天還日新增幾萬例新冠病例,但總理的關注點早已經從疫情轉向大選了,而且在 4月21日更是公開表示澳大利亞的新冠大流行已經結束。

塔斯馬尼亞州在本周一5月2日成為最後一個取消要求新冠患者家庭密接者隔離7天的澳大利亞司法管轄區,所以強製要求新冠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的規定在澳大利亞已經成為過去式。意味著全澳各州已經進入國家計劃的D階段,即澳洲疫情防控的最終階段,將病毒當流感或其他傳染病一樣對待,並取消各種限製,澳洲民眾的生活將全麵恢複正常。

同時昆州繼新州和維州之後成為第三個未接種疫苗的國際旅客不再需要酒店隔離的州,旅客隻需要在24小時內返回陰性測試結果(PCR或者RAT),如果出現陽性將做進一步檢測。

根據SBS新聞報道,目前全國大約有33萬例活躍的新冠病例,超過3000人因新冠住院。與此同時,新州和維州衛生局上周證實,他們檢測到了Omicron的兩個新亞變種——BA.4和BA.2.12.1。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宣布BA.4菌株為亟需關注的高度傳播變種。

俄烏戰爭進入第69天,烏克蘭國防部說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烏克蘭在過去24小時內擊退了俄羅斯軍隊的10次攻擊,俄羅斯軍隊遭受了重大損失;幾周前,莫斯科從首都基輔周邊地區撤出軍隊,將他們重新部署到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正在加強其在烏克蘭東部的攻勢。烏克蘭和俄羅斯在上周六進行了戰俘交換,包括14名烏克蘭人(其中一人是懷孕五個月的士兵)獲釋,但烏克蘭方麵沒有透露有多少名俄羅斯戰俘被交換回俄國;大約20名平民離開了位於馬裏烏波爾的亞速鋼鐵(Azovstal),1000名平民仍被困在裏麵,這座烏克蘭南部城市的最後一個據點仍由烏克蘭軍隊控製。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維州10,184例,新州9,656例,西澳7,929例,昆州5,207例,南澳3,215例,塔州1,096例,首都領地1,027例,北領地334例;全澳新增病例共38,648例,新增死亡40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84.46%,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為95.42%。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5,992,359例,死亡人數增至7,244例;全球累計病例超5.14億,死亡人數逾623萬,疫苗接種數約113.18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271,814例,新增死亡病例1,461例。數據顯示,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韓國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美國、巴西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

根據相關報道, 1)5月2日0—24時,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68例,無症狀感染者5690例,死亡20例。其中,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74例,無症狀感染者5395例,死亡20例;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1例。4月27日起,上海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量已連續4天在1萬例以下;5月1日至7日,上海采取分區分級“核酸+抗原”組合檢測模式:對於封控區,每天進行一次核酸采樣;管控區采用“3次核酸+4次抗原”組合篩查方式;防範區采用“1次核酸+6次抗原”組合篩查方式。4月29日上海社會麵首次實現了16個行政區的全麵社會麵清零。

2)據《紐約時報》近日報道,因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BA.2分支引發的新一輪病例激增正影響著紐約市,紐約市目前日均新增病例約2500例,相比3月初約600例的日增病例大幅提高,目前紐約市已經進入了中等(黃色)風險警戒,進一步可能引發新冠肺炎公共防疫限製措施的回歸。

3)在歐洲國家此前已經放鬆防疫措施的背景下,丹麥政府4月27日宣布,5月15日起終止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成為全球第一個暫停接種新冠疫苗計劃的國家,丹麥國民自5月15日起不會再被要求接種新冠疫苗,但仍可選擇打完剩下的劑次。丹麥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有480萬丹麥人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占總人口的82%。再加上自奧密克戎毒株成為該國主流毒株以來,許多丹麥人已經感染過新冠,因此該國“群體免疫率很高”。

PS 昨天五月二日是昆州的勞動節,麥子為了自己的權益,拒絕幹活,學習才女暖冬,坐在五月的海邊曬太陽。海風徐徐,秋日的暖陽照在身上,讓人渾身慵懶。

      潮起潮落,不怕冷的帥哥們剛剛衝浪歸來。

      幾許清亮,兩隻海鷗在悠閑地沙灘漫步。

            一抹斜陽,燭光搖曳,情侶浪漫。

(文中有關大選資料摘自ABC新聞和SB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