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肉卷那些事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2-06 04:51:39

文城春節美食活動已經圓滿地落下帷幕了,回顧這十天來在城中的熱鬧歡笑,回味無窮,留戀忘返;賞讀那篇篇過年回憶美文,食指大動,唇齒留香。爆炒挖坑都是愛,八卦灌水皆有情。

當初響應菲兒曉青號召的時候,冒出來的第一念頭就是肉卷,主要是正好趕上同學群裏在討論這個食物。

寫文的時候沒打算做掩飾,感覺這是春節活動,不用搞那麽複雜,猜出來證明大家熟悉我,猜不出來證明我們要加強走動。鬆鬆猜我的時候說我是北京人,我告訴鬆鬆,俺是蘭州人,確實俺是在蘭州出生長大。但鬆鬆說得也沒錯,我對北京的感情很深厚,是因為我從上大學到工作在北京待了不短的年頭,按王妃的說法我是北京移民。

所以當林下閑人留言說:“麥子不會在文裏留下那麽多線索。”對不起閑人,我得承認我在家裏不厚道地偷笑了,城城有一句話: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當然最終還是沒逃過王妃和梔子的法眼,包括後來的鬆鬆和佳園。無論猜中與否,大家尋的就是一個樂子。

沒想到除了樂子,在學霸神探如林的文城,俺一不小心還獲得了競猜第二名,看來是老天照顧俺們亞太地區,參加競猜的博主亞太地區隻有三名,王妃、無法弄和麥子,勢單力薄,給個獎平衡一下。所以娘娘和弄弄,這是咱們亞太集體獎,俺喜滋滋地代咱仨領了獎,掛在俺的後院,歡迎隨時來欣賞。

我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的廚渣,天天看著喬老爺製作的精美獎品,鼓勵自己這個廚渣努力向廚神廚仙們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

感謝菲兒曉青王妃,在大流行下給我們帶來這麽一場雲端盛宴!

感謝小聲音亮亮媽,設計製作出謀劃策一級棒!

感謝巧手喬老爺,獎品做得好,做得妙,文廚們有了閃閃的餐茶具如虎添翼,歌星們有了燦燦的金話筒如魚得水!

感謝盛開的杜鵑,耗時又費眼的留言集錦讓我們重溫了當時猜文懵圈的歡樂和挖坑爆炒的偷笑。

感謝所有參加活動的博主、嘉賓和圍觀的朋友們,疫情下的日子因你們而有滋有味,這個春節因你們而虎虎生風!

  

  

以下是參加活動的競猜文。

-----------------------------------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肉卷

要過年了,同學圈裏照慣例又開始討論起各種家鄉美食,這次因為一篇懷念當年我們學校食堂肉卷的文章,其中寫道:“過去我還一直以為,隻有我才對當年大學教工食堂的肉卷情有獨鍾。其實它是我們那一屆畢業生共同的‘情人’,無論男女。” 這篇文章因此勾起了大家對那時我們一起吃過的肉卷的回憶,漸行漸遠的青春美味一瞬間湧向舌尖,眼前幻化出那一屜一屜熱氣騰騰的肉卷。

我放下手機,在家裏一念叨,孩子竟然也馬上饞興大發,思念起過去他在北京小學上學時的校園早餐時光,說當初一想到可以去學校吃肉卷,立刻就有了早早去上學的勁頭。

依舊喜東方美食的我和已經西化的兒子居然在肉卷上找到了共同點,於是你一言我一語,爭著說曾經吃到的肉卷有多麽好吃,和同為帶餡的包子餡餅比,肉卷真是具有獨特的香味和口感。這廂母子倆幹聊得熱火朝天,那廂孩子爹一言不發,想想他不是北京人,也沒在北京上過學,無動於衷也很正常。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爹默默地在晚餐時分推出了這道懷舊餐。他先把麵發好,然後把發麵揉好擀成大餅,之前準備好的醬香肉餡薄薄地平攤在大餅上,順一個方向把大餅卷成長條,兩頭捏一下,最後把這個長條盤成U形放在籠屜中,上鍋蒸,中火上汽後蒸二十分鍾。

自以為是肉卷鐵杆粉的母子倆才第一次知道肉卷,正式名稱叫肉龍或懶龍是這樣出鍋的,枉在北京待了這麽多年。

盡管此肉卷非彼肉卷(當年學校食堂的肉卷是烤出來的),但隻要是享受美食,我們都是不會拒絕的,而且這種上鍋蒸的方式更符合老北京的做法。

孩子爹揭開鍋蓋,把大長龍拿出來放在案板上切開,頓時房間裏香氣四溢,兒子和我急慌慌但又小心翼翼地各自拿起一塊,輕輕一口咬下去,一層麵一層肉,麵香肉嫩,從舌尖到腹胃,都服服帖帖,心滿意足了。

度娘是這麽解釋老北京麵食懶龍的:“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這天,每家每戶要吃懶龍,傳說吃了懶龍,可以解除春懶。還有個說法是古代有一條懶龍,本應主管降雨,卻整天睡大覺,不給百姓下雨灌田,百姓們對它恨之入骨,於是就做了一道像懶龍的麵食,蒸熟後,家人一起切而食之,以發泄不滿。

-------------------------------

這裏就端上這盤剛出鍋的懶龍,應個景,讓我們把新冠病毒當作懶龍切切切,和城中的朋友們分而食之。今天初六,順祝朋友們六六大順!

對了,這是不是也算圓的,也是圓食,獻給圓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