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孩媽,這次是包青天來了嗎?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2-18 04:55:31

從1月28日到2月16日,二十天全網的沸沸揚揚,終於倒逼官方坐不住了。

2月17日上午,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調查組,對“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進行全麵調查,徹底查明事實真相,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對有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

非常有意思的是,江蘇省的官宣一發,之前對八孩媽事件集體保持沉默的官媒紛紛爭先恐後地轉發這則官宣,包括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麥子的猜測是中宣部發話了,也可能這則官宣本來就是通過新華社發的通稿,各家媒體照登就是。背後的信號是:包青天隆重登場,第五個公告必須是一個有理有據且真相大白的調查結果。

千呼萬喚不出來的《中國婦女報》在這時候不甘落後地代表全國婦聯來敲邊鼓了:期待江蘇調查一錘定音。

但江蘇省委省政府做得了包青天嗎?不少人深表懷疑:豐縣查不清徐州查,徐州查不清江蘇查,江蘇就能查清嗎?從某種意義上說,江蘇省市縣上上下下都有利益關聯,是不是應該避嫌?應該由中央直接派出調查組!

在等待包青天匡扶正義的結論出台期間,接著上文《關於八孩媽,竟然需要全民破案》,這裏再把網友們一些更細的發現補充上來。

董家長子董香港是八孩媽所生嗎?

根據目前所知的董香港的身份證信息,他應該生於1997年3月。而豐縣第二號公告說楊某俠是1998年6月嫁入董家,這香港的母親到底是誰?

感謝文城才子博主林向田補充:徐州把1969年出生的楊慶俠、1977年出生的小花梅、1984年出生的李瑩,這三個人,都統一到八孩媽一個人身上。而且依據大數據推演,不論是楊某俠,還是小花梅,或是李瑩,單個人都生不了這八個孩子。

董香港的生物學母親肯定不是現在的八孩媽,所以他會以保護“母親”肖像權為由,拒絕網友救出八孩媽,配合他的畜牲爸爸,害怕被扒出真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他的表現完全不是一個親生兒子所為。

疑點實在太多:如果八孩媽真是李瑩的話,董香港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是不是就是結婚照上那個楊某俠?那麽,真正的楊某俠在哪裏?到底是死是活?是鄰居鍾某仙嗎?另外,2011-2015年豐縣醫院生育記錄上的母親楊慶英又是誰?還有小花梅又在哪裏?

昨天又有新聞爆出豐縣這些年來不斷在河裏發現漂浮的女屍,而光董集一個村,就曾發現過30多具女屍。

寫不下去了,細思極恐。

徐州是拐賣婦女的重災區

1989年出版的《古老的罪惡——全國婦女大拐賣紀實》(作者謝致紅,賈魯生)一書中引述官方數據提到,從1986年到1989年,人販子從中國各地拐賣到徐州市(即八孩媽所在市)所屬6個縣的婦女共48,100名,其中銅山縣伊莊鄉牛樓村,被拐賣來的婦女占全村已婚青年婦女的三分之二。書中提及徐州市出租車司機拐賣婦女大案,當年整個徐州出租車半數司機都參與拐賣婦女,隻要從火車站拉到單身女孩就會轉手給人販子賣掉。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王金玲在《華東五省雲南/廣西籍未成年被拐賣/騙婦女/兒童流入地個案研究》一文中寫道:

“1985、1986年以後,江蘇逐漸成為被 拐賣/騙婦女/兒童的重要買方市場,雲南籍婦女/兒童 由拐賣/騙這一途徑流入江蘇的現象迅速增加,至 1988-1990年形成高峰。最高峰時,一年被拐賣到徐州的外地婚遷婦女就有2000-3000人。

1993年以後,先期的婚遷流入到徐州的婦女開始介紹家鄉的婦女過來,形成滾 動發展,也使不少村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雲南籍婦女比較集中的現象。在這一階段,完全強製性的拐賣現象減少,出現了‘人帶人’現象。其中,不乏雖然自己生活得不好,但看到介紹別人過來可以賺錢,在利益的驅動下從事拐賣/騙,從而使自己從當初的受害者變成害人者的婦女。”

受害人最後變成害人者,真是後背一陣陣發涼。

走失人口統計數據和打拐力度

根據《中國走失人口白皮書(2020)》測算,2020年全年中國走失人次達到了100萬。按照平均每天走失人次來計算,2020年我國每天處於或經曆走失狀態的人次為2739人。

當然走失原因很多,隻要有人口流動,就有走失風險。走失人口的數據中到底有多少是因為被拐賣而造成的?恐怕很難找到明確的答案。根據清華大學黃忠良等人於 2019 年對 1038 份裁判文書的分析發現,西南地區是被拐婦女最多的地區,而華中地區居於第二。在一份 2018 年針對雲、貴、川三省拐賣婦女罪研究中提及,光是 2014 年,被公安機關成功解救的被拐婦女人數就為 3 萬餘人。

如果說這麽多年來中國政府對此事一直無所作為,可能也是冤枉。2013年3月2日中國官方發布了《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2021年4月9日發布了《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在最新出台的行動計劃中,行動措施的第一條就是:深化部門協同聯動,實現信息互通、工作互動,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和入戶走訪、群眾工作等傳統手段,不斷完善發現、舉報拐賣人口犯罪工作機製。(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負責,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婦聯配合)

從2000年開始中國曾先後幾次采取了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的專項行動。從統計數據上可以看出,打擊力度大時,立案數量就上升;打擊力度小時,立案數量就減少。(注:這裏隻是指立案數量,沒有立案的無法統計)

盡管政府在不同場合都聲稱,對拐賣婦女行為必須“從重從快懲處,絕不能姑息放縱”,但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任何一個人口買賣的重災區,誰家買了媳婦人所共知。當地政府官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有在受害者家人通過老家警方找上門來時,或者在象征性的打擊活動中,當地警方才會迫不得已“解救”一下。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說,非法購買一隻鸚鵡,最高判刑五年;而非法購買一個或者一打(12個)女人,最高判刑三年,相當於非法購買20隻癩蛤蟆的最高刑期。因此,中國女人的價值還不如一隻鸚鵡,僅僅與20隻瘌蛤蟆相當。羅翔還說,沒有買就沒有賣,就是因為對買方的處罰力度太輕微,所以才有那麽多的賣方。

娶不起媳婦就可以犯罪嗎?

那麽多的買方哪裏來的呢?毋庸置疑,被拐婦女大多被賣到娶不起老婆的、男人比較多的農村貧困地區。中國官方2021年5月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稱,中國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05.07比100。基於中國總人口14.1億計算,中國的男性比女性多3300萬人。而農村的失衡情況更嚴重,男女比例為107.91比100。台灣教授羅世宏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國農村裏的光棍們,在婚配市場中屬於弱勢中的弱勢。他們缺乏在“狼多肉少”的叢林裏娶到老婆的競爭力,也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解決基本的性需求,隻好用偷拐搶騙或是用錢買的另類途徑,同時解決性饑渴和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但這些是犯罪的理由嗎?

我今天在朋友圈裏看到轉發的一則父親和五年級孩子的對話。

父親:如果一個村子,要依靠買賣婦女才能存在,否則就會消失,那麽讓他們買媳婦對不對?

孩子:如果有這樣的村子,就讓他們消失吧。

父親:為什麽?

孩子:不能用野蠻挽救文明。如果哪天這個村子需要吃小孩才能長壽呢?

不知道那個著名的賈某凹作家看了這段對話,會不會汗顏?(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從法律角度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他不買媳婦,就永遠沒有媳婦,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

-----------------

當然拐賣人口是一個複雜且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而且想要讓它清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牽一發而動全身,但動,是讓惡人們浮出水麵;不動,則是八孩媽們沉入水底。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由這麽無數的一小步一小步組成的。

有人說:其實不是我們要救鐵鏈女,而是鐵鏈女在救我們。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八孩媽事件被公正解決之前,不要遺忘和漠視,持續關注和發聲,希望通過努力,從解救一個八孩媽開始,推動惡性社會現實的些許改變,讓永遠逃不出去的鎖鏈女們能夠回到家人身邊,讓我們的親人生活在一個沒有恐懼的社會。

願天下無拐!

(文中資料數據和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