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的心裏全都是雨,苦苦守候你的歸期
文章來源: 麥姐2022-01-20 04:44:21

以前非常喜歡聽孟庭葦唱的歌,其中有一首歌名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裏麵有句歌詞特別體現疫情下國內家人盼親歸的心境:飄啊飄,飄過千萬裏,苦苦守候你的歸期。

(歌曲視頻來自油管)

已經兩年了,歸期依舊難測,海外華人隻能聽歌抒發對家人的思念,除了聽歌,還可以觀雲排遣思鄉之情。平時高掛天空的多變雲朵可能很難引起我們的注意,但麥子前兩周坐車遠行,漫漫長路上隻有雲彩相伴時,就會有大把的時間細細觀賞這像變魔術般奇妙的雲彩,任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眼前幻化出小時候喜歡吃的大白兔奶糖、嚐一口就甜透心的棉花糖或是糖葫蘆,當然肯定少不了可以帶著我們回國的乘風破浪的大帆船,恍惚中,甚至覺得那大塊的雲朵就是哪吒的風火輪,踩在上麵就可以上天下海本事大,三頭六臂顯威力,千征百戰鬥病毒。

當我把各種姿態萬千的雲彩照片發在家庭群裏時,氣象科班出身的麥二哥來了一句:天上沒有一朵相同的雲朵。我們看雲,不光是看雲,還要看出雲外之意。

那就讓麥二哥細述一下這個雲外之意吧。

---------

走,讓我們看雲去

作者:麥二哥

雲朵最是變化萬千,套用一句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話:“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那麽對於雲朵來說,就是“天上沒有一朵相同的雲朵。”

雲的這種變化,讓孩提時的我們十分好奇,也很是著迷。其實孩子們喜歡看的雲多是低層雲,比如淡積雲、濃積雲、碎積雲,這些雲離地麵近、變化快,而且多是白色,最能引發興趣,特別容易用人間的各類物品來映照,由此賦予了孩子們擬人化、擬物化的想象空間。當然,孩子們更想知道的是雲朵裏麵到底有沒有住著神仙,一朵雲怎麽就能托得住孫悟空。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那個時候還是學齡前兒童,每到中午時分,附近的一所學校大喇叭裏總會放革命樣板戲,慷慨激昂,此時的大部分時候,天空多是豔陽高照,上空還飄著朵朵白雲,然後我一邊聽著樣板戲一邊看著白雲飄來飄去,盡管聽不懂唱的是什麽,但感覺這唱腔與天空中的白雲有了某種聯係。此後,無論在什麽場合聽到樣板戲,總會想到天上的白雲。其實,刮風下雨天學校的喇叭裏也一定會放樣板戲,可我怎麽就沒有這個印象呢?現在回憶一下,覺得天氣不好的時候,外婆一定不讓我出門去玩,所以,我是聽不到的。

雲的變化不光是看著好玩,它是氣象學家們重點研究的對象。因為雲既是天氣變化的產物,也是天氣變化的前兆,或者簡單點說,天氣的所有變化都少不了雲的參與。中國古代有很多關於雲的諺語,這些都是古人經過仔細觀察得出的結論,而且大部分都可以由現代氣象學科學理論來支撐。大量的諺語反映的是短時預報,比如“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透光高積雲),“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鉤卷雲),“饅頭雲,天氣晴”(淡積雲),也有中期預報的,比如“天上掃帚雲,三五日內雨淋淋”(密卷雲),甚至有長期預報的,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說的是今年的陽曆八月十五夜晚有雲的話,次年的正月十五會下雪。好神奇是吧?一般人是不信的,我開始也不信。不過,有一年中秋節月亮被濃雲遮蔽,我抱著好奇的心,一直默默等了近半年,結果次年的元宵節,老天爺如約而至下了一場雪。就此,我寫了一篇介紹文章,在當地報紙上刊登了,還得了個科普獎。我們現在說萬物互聯,很時髦的樣子,其實我們祖先早就明白這道理了,不光知道此刻萬物的互聯,還明白不同時間的萬物互聯。

中國古人對雲的觀察和歸納能力當是獨樹一幟的,要是熟知了有關雲的諺語,在當時也差不多是個優秀的天氣預報員了。對雲的分類或者稱謂是門學問,從中國諺語可以看出基本上以象形為主,比如前麵說的“鯉魚斑、鉤鉤雲、饅頭雲、掃帚雲”等等。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雲的稱謂是以拉丁文來標注的,大體上有十屬,也就是十個家族,分別是“層雲、雨層雲、層積雲、積雲、積雨雲、高層雲、高積雲、卷雲、卷層雲、卷積雲”,這些名字看著挺複雜,其實有規律可循,比如名字中有“積”的,表明是塊狀的,有立體的形狀,“層”就是一大片,“卷”指絲縷的形狀,“雨”是厚且可降雨的雲。由此看來,國際上雲的稱謂大體上也是象形的。現在看來對雲擬人化擬物化的想象不但有曆史淵源,也有現代科學支持的。所以當有人把看到的雲稱為“棉花糖雲、漢堡包雲、法棍雲”時,我們要表示理解。

天空中的雲千變萬化,豈是十種能涵蓋的。上麵說的雲的十屬裏還要再分種類,各個雲還要看在哪個高度,大致按“高、中、低”三個層次劃分,所以具體到一片雲確切的名字,有時候還是比較犯難的,再加上雲總在變化中,不像樹葉,每棵樹的葉子大小不同,但形狀大致是一樣的,也不會總變。這也說明天氣的變化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要準確預測難度很大。

看雲不光是看形狀,還要看顏色。形狀與光的配合,就像時裝秀,讓雲朵更加生動,有時候也更加猙獰。白雲和黑雲與雲的厚度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們在觀察雲時,與太陽光照射的角度有很大關係。太陽光在透過雲層時,光的透射、照射和衍射作用,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雲彩,不光有黑白之分,還有五顏六色的組合,比如朝霞、晚霞、彩虹、光暈、火燒雲等。我們看日出,不僅僅是看太陽跳出地平線的那一刻,更希望看到太陽是如何穿透雲層噴薄而出的,不同的雲係會構建豐富多彩的日出場景。

 

(西藏阿裏劄達縣的晚霞 by 麥二哥)

若是靜靜地觀察雲朵,看雲卷雲舒,看風起雲湧,就會發現雲的變化,如同人生,有跌宕起伏,有聚散離合,一朵雲有可能如一滴水,在廣袤的沙漠裏瞬時被蒸發,也有可能若幹朵雲匯聚成海,終成磅礴之勢。一片積雲,若是安安靜靜地自由飄蕩,也就融化於藍天裏,若是有水汽不斷注入,慢慢由淡積雲變為濃積雲,不斷向上生長,再變為積雨雲,那就演變為一場疾風驟雨,成就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