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遷移開始了,這是什麽情況?
文章來源: 麥姐2021-12-07 04:59:56

封國之下的澳洲 (116)

大規模的遷移開始了,這是什麽情況?

麥子所居住的昆州最近雨季,動不動就下雨。那個新O病毒也很猖狂,澳洲境內已經發現37例了,下一步疫情如何發展,大家都在拭目以待。有一種最歡欣鼓舞的說法就是:新病毒意味著疫情要結束了,盡管新病毒傳播能力強,但致死率弱,至今還沒有因為這個奧密克戎病毒導致死亡的病例。

人類在靜靜觀察新冠病毒的未來走向,可地球上有一種物種最近很忙乎。在澳洲這麽久,麥子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物種,而且了解到了雨季來臨時,這個物種在忙乎什麽。想象下,在鮮紅的螃蟹海洋中行走什麽感覺?說實話,膽小的麥子有些怕怕,但還是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壯觀景象- 紅蟹大遷徙,這是澳大利亞聖誕島獨有的奇觀。

聖誕節快到了,寫寫聖誕島 (Christmas Island)上的事情正好也應個景。這個東印度洋上的島嶼位於澳大利亞珀斯西北2600公裏處,是澳大利亞管轄的海外領地之一,以前是澳洲的難民拘留中心。去年疫情在武漢發生時,澳洲選擇聖誕島作為隔離地,把從武漢撤離的澳洲僑民安置在島上隔離14天。

聖誕島是海底火山島,除一些小麵積的沙灘外,其餘約80公裏崎嶇的海岸線都由懸崖峭壁環繞著。全島麵積137.4平方公裏,其中135平方公裏為國家公園。島上生活著14種陸地蟹,其中數目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紅蟹,四肢短粗,背殼呈黑色,腹部和四肢都通紅,但不是所有的紅蟹都是紅色的,偶爾也有橙色的紫色的。一個成年紅蟹的殼可以長到116毫米寬,爪子通常大小相同,但雌性的爪子比雄性的小,從爪尖到爪尖,大約有一個餐盤大小。它們雜食,平時喜食落葉、水果、花和小樹苗,但偶爾也會吃人類垃圾和其他動物,包括同類和鳥類,平均壽命35年。

為了避免陽光直射造成失水,平時紅蟹們居住在潮濕陰冷的地洞,用鰓呼吸,居住環境不能太幹,但也不能有太多水,因為它們不擅遊泳,每年的第一場雨水會將紅蟹從地洞喚醒,它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從洞中蹣跚走出,呼吸新鮮潮濕的空氣。這時在聖誕島上植被茂盛的地方,會聽見“沙沙”的聲音,那就是紅蟹“散步”的動靜。

每年的11月過後,聖誕島正式進入雨季,在這以後的3個多月裏,大約六千萬隻紅蟹會從森林、草地出發,集體奔向海邊,聲勢浩大,去完成它們生命中的頭等大事。這時候也是人們觀賞一年一度的紅蟹大遷徙奇觀的最佳時間。

紅蟹們生命中的頭等大事是什麽?估計大家能猜出來,繁衍生息!紅蟹們離開在叢林中舒適的洞穴,是為了爬到海邊交配和產卵。這是它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冒險行為,因為一旦離開了賴以生存的洞穴,就意味著它們的生命暴露在了未知的危險之中。失水和日曬,是紅蟹們的第一大殺手,一旦降雨減少或者停止,紅蟹們如果不能迅速找到陰涼地帶躲避日曬,很快就會因為失水過多而死去。

紅蟹們一般會在陰涼的午後開始移動,以每小時600米~800米的速度前進。炎熱的天氣和遙遠的距離會使得許多紅蟹累斃於中途,因為體內的水分已經被蒸發得幹幹淨淨。在遷徙過程中,紅蟹的食量很小,基本上是餓著肚子走。

紅蟹各自走出洞穴後,會自動形成一個龐大的隊伍,較強壯的雄蟹走在前麵,沒有任何路標的指引,它們全靠對大海溫度的感覺辨別方向。從各自的巢穴到海岸,距離是不一樣的。最短的一個星期左右可以到達,最長的需要二十天左右。 

為了到達那裏,它們必須穿過城鎮跨越道路並從懸崖上下來。由於它們躲避障礙物的能力較差,所以不管是住宅,還是停放的汽車,一律橫跨。人們在草坪上車道上,甚至房子裏都能發現橫行霸道的紅蟹。遷徙期間,它們要跨越公路、鐵路這種危險的地段,紅蟹經常被車輛碾壓,有時還會因為它們堅硬的外骨骼刺穿輪胎而造成汽車事故。於是當地的司機想了一個辦法,在輪胎前麵裝上一個鏟子形狀的小東西,這樣不影響自己開車,也不影響紅蟹過馬路。為了保護紅蟹和人們的安全,當地的工作人員通常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做好應對紅蟹遷移的準備,包括設置數公裏長的路障和請路人讓道的標誌,他們還專門修建了一座5米高的“紅蟹橋”,甚至在紅蟹遷徙高峰期間,有些路段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部分或全天關閉。

遷徙中幸存下來的紅蟹在到達海邊後,會將自己浸泡在大海裏補充水分。雄蟹通常比雌蟹先到達,在最近的樹林裏,雄蟹們會緊挨著彼此挖掘洞穴,它們還要保護自己的洞穴免受其它雄蟹的攻擊。接下來,它們就會與稍後到達的雌蟹在洞穴附近交配。交配後,雄蟹開始返程沿著來時的路回到自己的老窩,而雌蟹會留在洞穴裏待上兩周左右。每隻雌蟹會產下約10萬個卵,並在腹部育兒袋中孵化。到漲潮的時刻,載滿卵的雌蟹會離開洞穴,爬到海岸線上的陰涼地方將卵釋放到海裏,隨後開始返回自己的家園。沒爹沒媽的卵寶寶們獨自在海裏待三至四個星期,經曆幾個發育階段後,就會徹底完成從大眼幼蟲到成形幼蟹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的蟹寶寶被魚類吃掉。最後幸存下來的隻有指甲蓋大小的小紅蟹會從水中冒出來,開始了與它們的父母一樣的旅程,穿過城鎮,進入森林,回到家鄉。

這麽多的小紅蟹在返回家鄉的路上,就像一張巨大的紅色毯子在道路上快速移動,大約十天後到達森林中的洞穴開始穩定的生活,麥子就好奇它們到底怎麽找到老家的路的?小紅蟹們會在四到五年左右達到性成熟,然後它們就會加入到父母一年一度的大規模遷移行列中,傳宗接代就是這樣進行的。

肯定有網友會好奇,這麽多紅蟹不會被人捉了變成盤中餐嗎?有資料說澳洲紅蟹不能吃,原因是因為紅蟹其體內有一種特殊的毒性蟻酸,食用了會致人腸道粘膜損壞。但也有一種說法是,對紅蟹做適當處理就可以吃,而且味美有營養。但紅蟹是澳洲的保護物種,不允許被肆意捕殺烹煮。

雖然不能大快朵頤,但圍觀是絕對歡迎的,記得來圍觀時一定要穿上靴子。不過,一想到被上千萬隻螃蟹包圍,你會不會瑟瑟發抖?

島上的居民對肆意穿行的紅蟹已經見怪不驚了,還時常會出手幫助這些紅蟹進行大遷徙。聖誕島上有1800多名常住人口,華裔人口超過20%,大多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島上的官方語言為英語,但通用馬來語和粵語。島上許多居民還維持著亞洲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農曆春節也是這座島上的法定假日。

浩浩蕩蕩的紅蟹大遷徙之後,下一波大移動的就是奔向昆州或移民或探親或旅遊的澳洲人了,原因是昆士蘭州在昨天12月6日宣布州邊境將於12月13日下周一的淩晨1點重新對各州各領地開放,包括對新州和維州的疫情熱點地區,比原計劃提前四天,這是因為昆州政府預測16歲以上人群雙針接種率將在本周達到80%。已接種兩針疫苗的旅客,隻要出示72小時之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可以通過陸路或飛機進入昆州而不用再隔離。從疫情熱點地區進入昆州的旅客,需要在入境後第五天再次進行檢測。媒體預測說會有很多人來昆州,屆時入境昆州的公路上估計又要排起汽車大長龍了。

昨天消息不少,另一個新聞是250名國際學生乘坐包機於昨天中午時分飛抵悉尼,這是新州政府國際學生重返校園試點計劃的第一批學生,他們來自15個國家,包括印尼、新加坡、越南、韓國、中國和加拿大,他們需要在學生宿舍隔離三天才可以自由行動。至於還在境外的其他留學生,如果病毒沒有新的幺蛾子出現的話,應該可以在12月15日之後入境澳洲。

澳大利亞醫療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TGA)昨天批準了輝瑞疫苗可以在未來兩年內用於5至11歲的兒童。經過澳大利亞免疫技術谘詢小組(ATAGI)最後批準之後,政府將從明年1月10日也就是第一學期開學前開始對5-11歲小學學齡兒童接種輝瑞疫苗。兒童版的劑量將是成人劑量的三分之一,即10微克,而成人劑量為30微克。兒童兩針的間隔時間會從成人的三周延長至兩個月。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維州1185例,新州260例,首都領地3例,昆州1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74.94%。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219,121例,死亡人數增至2,056例;全球累計病例逾2.66億,死亡人數超526萬,疫苗接種數約82.17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42萬例,新增死亡病例6773例。數據顯示,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俄羅斯、烏克蘭、墨西哥、越南、土耳其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盡管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實施包括旅行禁令在內的邊境管控措施以阻止奧密克戎毒株傳播,但這一毒株仍然在向更多國家蔓延開來。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宣布,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毒株已在全球至少38個國家或地區出現,但到目前尚未收到死亡病例通報,全球尚無該毒株傳播力、致病力、二次感染風險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麵的係統研究數據。

(有關紅蟹資料和圖片來自澳大利亞旅遊局、SBS新聞、ABC新聞、百度和維基百科等網絡綜合信息,感謝互聯網!)

澳洲紅蟹大遷徙視頻來自SBS新聞,密集恐懼症者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