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我手機鏡頭裏竟然拍下了事發現場
文章來源: 麥姐2021-12-31 04:55:24

封國之下的澳洲(119)

不經意間,我手機鏡頭竟然拍下了事發現場

昨天去了位於首都堪培拉市區以東約五公裏的安斯利山觀景台(Mount Ainslie Lookout),這是俯覽堪培拉城市景色的最佳位置,海拔842米,可以開車直接上去。在這裏可以俯瞰澳大利亞國家戰爭紀念館 (Australian War Memorial)、國會大廈 (Parliament House)、舊國會大廈 (Old Parliament House) 等諸多澳洲著名建築物,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堪培拉規整的設計和完美的布局,這是一座完全遵照設計圖紙建造出來的城市,下次會寫寫堪培拉及其設計師。

下麵是我站在觀景台上拍的照片,文城美廚博主亮亮媽媽說她換了蘋果的新手機,特別湊巧,我也換了同款手機,照遠景的效果非常好,可以放大到15倍,望遠鏡式的成像效果

當我拍完照片給來子欣賞時,來子說這遠處為什麽像是著火了,我趕緊通過手機拉近再瞧瞧,確實舊國會大廈門前煙霧騰騰,什麽狀況?

二十分鍾後,就從手機上看到相關新聞:確實著火了,有人故意縱火。回到酒店後讀了詳細報道:警方稱這場周四上午11點45分左右開始的火災是由原住民抗議者們點燃的,隨後被快速撲滅。這棟建於1927年的建築前部受損,其中裝飾精美的大門已被完全燒毀。

(該圖片來自SBS新聞,抗議者站在舊國會大廈被燒毀的大門前)

澳洲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寬容的國家,從1992年起舊議會大廈外的草坪上就駐紮著原住民帳篷大使館。這個大使館並非官方認可的大使館,而是代表澳大利亞原住民權益的半永久性抗議活動,自1972年就開始成立了。

這些抗議者們已在舊國會大廈外聚集超過一周時間,並在昨天上午開始了一項傳統的煙熏儀式。原住民帳篷大使館說:“大使館委員會或者負責管理大使館的傳統主人(Traditional Owners)對這些開展‘煙熏儀式’的抗議者們的行動毫不知情。它們未獲許可或支持。盡管我們支持非暴力行動,但我們不容忍損毀公共或私人財產。”

搞不清楚這些原住民在這裏到底是抗議什麽,澳洲多年來一直為自己的先輩占領了他們的土地而贖罪,如果說美國是黑命貴,澳洲就是土命貴,大學招生政策是土著可以低分錄取,很多獎學金都隻發放給土著人。這個舊議會大廈就是一種象征,正如澳洲副總理巴納比·喬伊斯(Barnaby Joyce)說,如果這場火災是人為點燃,那將是“絕對的恥辱”。他在臉書上寫道:“這可是議會。長久以來,它為我們的民主體製下所享有的自由定下基調,我們在這裏做出了塑造我們國家的決定、為權利而奮鬥、為我們的殖民主義曆史做出糾正。”

話扯遠了,上午站在觀景台,眺望遠處美麗的平原山巒和規劃整齊的城市風光,碰到或戴口罩或不戴口罩的遊客,無法不感慨萬千。2021年竟然就要在全澳和全球亂哄哄的氛圍中落下帷幕了。月初的12月1日全澳的日新增病例僅僅為1439例,月底12月30日全澳的日新增病例破兩萬,緊接著今天- 2021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破3萬例,新州占了三分之二的病例。除了西澳,絕大部分土澳的州和領地都已和病毒共舞,關鍵是政府覺得這舞還跳得不夠歡實,昨天又給加了一大把幹柴,讓新O病毒在全澳擴散地更迅猛。去年抗疫模範生的澳洲就這樣倒在了奧密克戎病毒的手裏,和美國英國歐洲一樣淪陷其中,可是政府還覺得這是給民眾們的聖誕大禮。

(昨天去朋友家吃飯,她的德國老公醃製了一個大火腿招待我們,火腿外麵紮了菠蘿片和櫻桃,從冰箱拿出後,我們都驚呼這太像新冠病毒了,大家覺得呢?)

在疫情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莫總政府昨天急急忙忙開了內閣會議,麥子和其他人一樣,以為這肯定是要趕緊采取點什麽救急的防疫措施呢,出乎眾人意料,會議討論的結果是進一步放鬆防疫管製,莫總宣布了三大新規:1)自12月30日起,確診患者和密接者隻需隔離7天,在第六天做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解除隔離;2)重新定義密接者的概念:密接者是指在家庭或護理機構等封閉高危環境中至少待了四個小時及以上的人。這意思是如果你和確診患者曾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地方,隻要不超過四個小時不是高度封閉的環境,都不算密接者,比如工作場所、爬梯、電梯、公共交通、出租車;3)密接者如果沒有症狀,可以使用快速抗原檢測。

更為驚悚的是今天內閣又進一步放開了尺度,陽性無症狀確診患者在7天隔離之後不用再持有陰性核酸檢測結果就可以自行解除隔離了。

艾瑪,這是徹底躺平的意思唄,保命隻能靠自己了。疫情已經橫掃澳洲大陸,俺們可以和病毒共存,但總不是猶抱琵琶半遮麵地防疫,貌似抵抗,實則直接投降。這些規定還有任何意義嗎?俺看就直接宣布新冠病毒不是事,大家徹底回到從前更幹脆。這清奇的腦回路讓麥子對莫總的同情在2021年年底被一掃殆盡。有媒體對澳洲政府現在的防疫措施總結挺到位:莫裏森攜全體內閣做出了對疫情最樂觀的預計:口罩全憑自覺,檢測看感染程度,就連密接也“縮圈”了。

盡管大家都知道清零已無可能,大家都要與病毒共存,但共存是指做好衛生健康和經濟增長的平衡,有些很容易做到的防護還是應該堅持,比如室內口罩令,比如密接者的家中自我隔離和合理的隔離時間,比如國際旅客抵澳後的家中自我隔離,比如檢測方式。昨天朋友說有認識的人所工作的酒店有人確診陽性了,這人去檢測中心做檢測,被勸退了,說沒有症狀就不用檢測了,讓自己去購買快速抗原檢測包,先不說如果大家不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檢測,快速抗原檢測的準確率可能會低於50%,關鍵是這個檢測包在各大藥店和超市都脫銷,而且檢測與否全憑個人自覺了。

澳洲12歲以下的孩子大部分都沒有接種疫苗,任疫情泛濫對孩子們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尚不可知。南澳有個一歲多的孩子因為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昨天去世了,州長說死亡原因還在調查中,但你能說和這個病毒感染沒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嗎?

政府的宣傳導向非常重要,官員講話是負有公共責任的,但最近以來,不少澳洲官員都是滿嘴跑火車,比如新州衛生局長 Brad Hazzard前幾天說:“決策的立足點是我們認為在新州的每一個人或早或晚都會染上奧密克戎。所以最好的麵對方式就是完全接種,包括加強針。”接種疫苗是防疫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不等於接種了疫苗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多少人接種了疫苗被感染,又有多少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再次被感染。全民染疫的調調也早已在新冠病毒狡猾的千變萬化下被無情打臉,他竟然還鼓勵大家放開膽子和病毒過招。

由於政府的放鬆,檢測部門也連連出錯,悉尼St Vincent’s Hospital 的病理檢測服務部門SydPath被爆出先後兩批共875個檢測結果應該是陽性而被錯誤地發出了陰性結果的通知,導致這些陽性患者興高采烈地出門活動或與家人朋友擁抱親吻,因此引起了多少新感染數當然無人統計了。

不少民眾因為政府的宣傳導向也轉變了自己的防疫心態,感覺得了新冠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但什麽事情都是有概率的,別人染了新冠沒事,不等於你染了也一定沒事,更何況新冠病毒對人類身體器官的潛在影響到底有多大,目前無人知曉。

總而言之,人心會倦怠,但病毒不會。大家可以旅遊可以聚會,但千萬別放棄自我防護,三大法寶記心中: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新州21,151例,維州5,919例,昆州3,118例,南澳2,093例,首都領地462例,塔州137例,北領地60例;全國人口兩針疫苗接種率77.71%,16歲以上兩針接種率91.4%。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361,322例,死亡人數增至2,224例;全球累計病例超2.86億,死亡人數逾542萬,疫苗接種數約90.94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871,746例,新增死亡病例7381例。數據顯示,美國、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是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美國、俄羅斯、波蘭、德國、英國是新增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五個國家。根據相關報道,1)美國本周報告了超過190萬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相當於每秒鍾有約3名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現在平均每天有27.7萬例新增病例,打破了自2021年1月11日以來日均25萬例新增病例的紀錄。2)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近期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德爾塔毒株和奧密克戎毒株造成了“雙重威脅”,使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創下紀錄,並再次導致了住院和死亡人數激增。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性更強,它與德爾塔毒株同時傳播,導致出現海嘯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正在並將繼續給精疲力竭的衛生工作者和處於崩潰邊緣的衛生係統帶來巨大壓力。3)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持續記錄數據,Omicron感染病例已使醫院不堪重負,平均七天確診病例數再創曆史新高,達265427例。4)哈佛流行病學家和免疫學家邁克爾·米納 (Michael Mina) 在推特上說,由於檢測量不足,實際病例數可能要高得多,這一數字可能隻是冰山一角。

土澳是最先跨入2022年的國家之一,倒計時的鍾聲已響起,還有五分鍾就可以和2021年說再見了,麥子不留戀這匪夷所思的年份,但留戀和大家在城裏一起度過的日子和歡樂,謝謝你們!

人類共同抗擊疫情已經兩年了,2022年會怎麽樣,沒人知道。我們隻能在且行且防護中,祝願2022年是新天新地,大家都能夠自由與父母團聚,人人健康平安!

一位匈牙利詩人說:現在向舊年告別吧,推開朝向新年的窗。

(今晚正好趕上在堪培拉的伯利·格裏芬湖周圍欣賞迎接2022新年煙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