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遊日本(下)古韻京都和活力大阪 (多圖)
文章來源: 麥姐2021-11-04 05:36:32

那些年的自由行(四)-盛夏時節遊日本(下)

古韻京都和活力大阪

古韻京都

京都是我們此次日本之行最喜歡的城市,從公元794年建都開始到1868年遷都東京的一千多年間,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從箱根坐JR到京都一共2個半小時。京都的交通是以公共汽車為主,地鐵並不像東京那樣四通八達。所以我們直接在地鐵站買了公共汽車一日遊的乘車pass票。

到京都的當天下午,我們從三條走到瀨川河,然後又一路走到鴨川河,這是京都的靈魂之河。納涼閑談散步的人很多,一對對情侶坐在河邊。

隨著天色變暗,河邊吊腳的餐廳裏也漸漸開始人聲鼎沸,仔細看,會發現有很多露天涼席式的榻榻米,這就是著名的鴨川納涼床,這是京都夏天獨有的特色,客人們可以一邊用餐,一邊納涼。納涼床是先頭町沿河一邊的餐廳才可能有的特殊權利,餐廳入口在先頭町。先頭町是鴨川河邊的一條小巷,裏麵基本都是餐廳和居酒屋。小巷窄窄的,全是石板路,路邊的建築物頗具古老的日式風情,特別適合喜歡拍些小情小調的遊客。

大部分店都營業到很晚,後來我們走到四條,發現有個小吃店很火爆,名字也有特點,叫壹錢洋食。明檔操作,像天津的煎餅果子,隻是包在裏麵的內容有些不同,於是我們就地點了三個吃起來。

第二天,去了伏見稻荷大社、清水寺、地主神社和三十三間堂等。著名的嵐山、金閣寺和銀閣寺隻能留待下次了。

京都最大的特色就是神社和寺廟文化,不同的神社和寺廟有著相同和不同的功能,也有著相同和不同的禮儀。這裏順便說一說日本寺廟和神社的區別:寺廟是佛教的廟宇,而神社是神道教的場所。具體如何區分呢,當你到門口看到建築是帶有屋頂的門和鍾的就是寺廟,而門口有鳥居(呈現ㄇ字型)就是神社。據說鳥居是神界和人間的分水嶺,一旦踏入鳥居就代表進入了神的領域。在寺廟和神社的參拜方法也有不同,寺廟的參拜方式與中國差不多,但神社講究的是2拜2拍和1拜,意思是鞠躬兩次,然後拍手兩次,這是表示把神明叫出來聽你說願望,然後再鞠躬一次。麥子的了解不知道對不對,居住在日本的網友有不少,歡迎更正和分享。

伏見稻荷大社裏的萬座朱紅色千本鳥居特別讓人震撼,電影《藝妓回憶錄》裏有這個鏡頭,每座鳥居都是由個人或公司捐獻的,根據捐獻的數額不同,鳥居的大小也不一樣,據說最小的約20萬日元,最大的超過100萬日元。大社入口的大鳥居是豐城秀吉於1589年捐獻的。鳥居小徑全程約4公裏,構成了通往山頂的通道,步行全程來回要2-3個小時。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順著石階而下可以看到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如果不進正殿參觀,可以不用買票直接去著名的清水舞台,站在舞台上能夠遠眺京都市容。

對於很多遊客來說,清水寺周邊的小店更誘人,如果有時間,附近的清水阪、茶碗阪、三年阪、二年阪等可以細細逛好幾天,每個店進去都有吸引你的一兩樣東西,我們就是這樣直接從清水阪購置了兩把美麗但厚重的日本鑄鐵茶壺,一路扛著去大阪、東京最後帶回到家中。

清水寺的邊上有個地主神社,不大,但很有意思,這是日本唯一的婚戀姻緣神社,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求美好姻緣。神社裏有兩塊石頭,相距約十米,如果能夠閉上眼睛,從一個石頭走到另一塊石頭,就可以求得姻緣順利。兒子也好奇走了一程,當然是在我的口頭指引下。

盡管這個季節沒有櫻花和紅葉,天氣也已經開始悶熱難耐,但這座充滿曆史和文化氣息的城市依舊讓人留戀忘返:綿延數公裏的萬座千本鳥居,形態各異的千尊千手觀音,精致典雅的日式建築,無數遊客走過的石板老街,永遠逛不完的風情小店,隨處可見的文化書店……這座古都就這樣千年來散發著自己獨有的魅力,讓很多遊客一來再來。

活力大阪

從京都到大阪坐JR隻要半個小時。大阪這座工業城市的熱鬧和人流大大超乎我想象,心齋橋商業街人流之密集貌似全日本之最,而不是之一。

晚上在所住酒店附近散步,正趕上日本著名的女歌星磯穀有希(Yuki )演唱會散場,更是人潮如織,少男少女們興奮地揮著各色長巾攝影留念,三三兩兩結伴或是席地聊天,或是相約宵夜喝酒,周邊的餐廳、咖啡廳和酒吧一時間熱鬧異常,為大阪之夜增添了青春活力。

來大阪之前一直以為大阪可能就是小一號的東京,其實大阪很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感受到大阪人比東京人熱情,一出車站,我們就低頭看google map研究如何去酒店,旁邊一位老人主動用英語問我們去哪裏,讓我們很快找到了酒店;大阪人還很有自己的範,日本汽車是靠左側行駛,所以日本其他城市行人乘滾梯都是靠左站,唯有大阪,行人靠右站,剛開始我們沒摸清到底該靠左還是靠右,還以為別人站錯了;大阪是關西的購物天堂,商場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僅大阪車站(梅田)附近就有10座左右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地下四通八達的商業街更是尤如迷宮一般,稍不留神就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了。這也就是為什麽在大阪人潮湧動的感覺比東京更甚。

大阪最著名的景點是大阪城公園和位於大阪城裏的天守閣。天守閣鑲銅鍍金,非常壯觀,這是大阪城市的象征,也是了解豐臣時代的好去處。當年最早的天守閣是豐城秀吉所建的軍事瞭望塔,但後來被德川家康發動的戰役化為灰燼。現在我們看到的天守閣和大阪城都是1620-1629年由德川家族重新修建的。

我們所住的酒店正好麵向大阪城公園,開窗就能看到亭台樓閣,滿目青翠,幽靜美麗,這裏一月觀梅,四月賞櫻,可惜我們都沒趕上。

大阪還有僅次於東京迪斯尼的日本環球影城,這是除了好萊塢、弗羅裏達之外,首座不在美國境內的影城,也是亞洲唯一重現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城堡的地方。但因為我們時間有限,兒子也大了,就沒去體驗。

回到東京

由於定的是東京的往返機票,所以從大阪我們返回了東京。最後一天我們去了位於市中心的明治神宮,這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後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也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

入口有個巨大的鳥居,據說這是日本目前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米,兩柱間隔9.1米,重13噸。過了鳥居就會有一段兩邊全是參天大樹的林蔭大道,被稱為參道。

往裏一直走,會看到兩邊各有特殊的陳列牆,這是著名的酒壇擺設,一側擺滿了日本清酒的壇子,是日本全國的各個酒廠送來供奉的;另一側陳設的酒壇裏裝的是法國葡萄酒產區波爾多和勃艮第各酒莊供奉的葡萄酒,因為改革家明治天皇當時正倡導西學,引入西方飲食,包括葡萄酒。

麥子想這一左一右是不是正好代表了東西方不同文化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和諧並存?明治維新可是讓日本走上亞洲強國之路的重要推手。

九天時間匆匆而過,隻走了日本的幾個主要城市而且也隻是走馬觀花,但好在離得近,還可以再去。那時候真沒想到兩年半後大家都被關在了家裏,寸步難行了,而且這一關竟然就是兩年。

新聞報道說進入十月後,日本新冠確診病例急速下降,從原來的單日新增上萬例下降到現在的個位數。專家說這是因為德爾塔變異病毒“自殺”了,意思是病毒基因組累積錯誤病變,最終來不及修複而導致病毒自我滅絕了。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太大快人心了,全人類要敲鑼打鼓普天同慶了。

(完)

盛夏時節遊日本(上)-分享囧事,大家千萬別重蹈我這愚蠢的覆轍

盛夏時節遊日本(中)-繁華東京和情調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