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餘生隻能玩貓捉老鼠遊戲了?
文章來源: 麥姐2021-09-06 05:42:02

封國之下的澳洲 (100)

難道餘生隻能玩貓捉老鼠遊戲了?

當寫下100這個數字時,並沒有欣喜之情,反而有些沉重。去年3月下旬我在文城開了博客,目的是為了記錄疫情之下的生活,但當時想這個大流行下的手記最多寫個半年,按照一周一篇或兩篇的速度,這個係列不到五十篇肯定打住了。萬萬沒想到會寫到現在的一百篇,而且至今病毒什麽時候會消停,澳洲什麽時候會解封、跨國旅行什麽時候能全麵開放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僅是未知數,而且人類的前景並不樂觀。病毒清零已然成為癡心妄想,無可奈何之下各國開始尋求和病毒共存。一直以清零為己任的防疫模範生澳洲和新西蘭也都夢碎德爾塔,目前尚在封城之下的新州和維州州長都先後表示:請大家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守住防線,直至疫苗接種率達標。莫裏森總理也又給土澳民眾們畫了個大餅:解封的前提是16歲以上的成年人疫苗接種率達到70%-80%以上。澳洲聖誕節之前有望解封,澳洲人生活將恢複正常,民眾可以聚在一起享受聖誕大餐和參加跨年派對。我們不必害怕新冠,但我們必須與它共存。

但你想友好和諧,病毒可不一定這麽想,它們沒準抱著不把人類打得稀裏嘩啦一敗塗地絕不收手的惡念呢。所以,大餅到底能不能吃上,美好願望到底能不能實現,都取決於病毒會不會再次變異且橫掃全世界。

ABC新聞最近登了一篇專家的分析文章,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病毒學家埃迪·霍姆斯(Eddie Holmes)教授在文中認為,在我們的餘生裏,世界將長期和新冠病毒玩“貓捉老鼠”的遊戲。麥子暗想,在這場遊戲中,到底誰是貓,誰是老鼠?

霍姆斯教授是最早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人之一。在他看來,未來的世界存在三種可能性:最大的可能性是新冠病毒會一直持續進化,不斷出現類似德爾塔這樣更具傳染性的毒株,並且開始令疫苗無效;第二種可能是新冠消失幾年,然後病毒積蓄力量,進化後的病毒卷土重來,導致疫情再次暴發。到達頂峰後人們會再次注射疫苗,病毒再次得到控製,新冠會變得像季節性的流感;最樂觀最好的第三種可能性,是病毒雖然可能會持續存在,但未來不再這樣具有強烈的感染性,他提醒人們雖然這種可能性不高,但是確實存在病毒進化後變弱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新冠病毒將會變得像普通感冒一樣,每個人一年都會得幾次。

無論未來我們將麵臨怎樣的形勢,我們還得把現在的日子過好。從去年到現在,一切都那麽不盡如人意,但人類從未停止努力奮鬥的腳步。今年最令人感動的事件之一應該歸於被推遲了一年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由於疫情,這屆體育賽事倍顯意義非凡。

9月5日晚上,隨著全場合唱美國爵士樂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名曲《多麽美好的世界》,殘奧會主火炬緩緩合起,殘奧聖火在日本國家體育場熄滅,東京殘奧會順利落下帷幕。

(網圖,東京殘奧會閉幕式上的焰火表演)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地標性建築 - 悉尼歌劇院上演了一場盛大的特別燈光秀,向參加2020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665名澳大利亞運動員致意。昨天晚上,澳大利亞486名奧運會選手和179名殘奧會選手的麵孔和名字被一張一張地投射到了歌劇院白色的風帆上,他們成為了聚光燈下的焦點,每位運動員都在這個著名的風帆上度過了自己的30秒。

由於澳洲多地封城,用傳統的街頭遊行方式來慶祝和歡迎凱旋而歸的運動員已無可能,但現代科技把遺憾轉變為精彩絢麗,長達五個半小時的網上同步直播,讓身處各地的運動員和他們的家人,無論是仍在東京還是在澳洲的隔離酒店,或者已經飛去歐洲參加賽事--都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在駐地收看到這個前所未有的璀璨燈光秀並遠程接受民眾們在家中對他們表達的敬意。這一晚,悉尼歌劇院隻為他們閃耀。

  (悉尼歌劇院燈光秀,圖片來自ABC新聞)

這個獨特的燈光秀是由新南威爾士州政府與澳大利亞奧委會、澳大利亞殘奧會、悉尼歌劇院和The Electric Canvas公司通力合作,他們在兩個星期內收集了每個運動員的圖片,然後匯總設計,最終完美地呈現出來。據新州政府的介紹,這是有史以來在悉尼歌劇院上投射的最大的圖像集合。

兩位官方攝影師從運動會直播中拍攝了數千張照片以及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蒙太奇照片和 "感謝東京 "的鏡頭,最終每位運動員都會收到一份個性化的照片,為他們這次獨特的東京經曆留下永生難忘的紀念。

繼東奧會之後,澳大利亞運動員在這屆殘奧會上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共獲得80枚獎牌,其中21金29銀30銅,總獎牌數排第六。Madison de Rozario贏得了女子殘奧會馬拉鬆比賽的冠軍,隊友、馬拉鬆新秀Jaryd Clifford在最後一天的男子項目中獲得了銀牌;在四屆殘奧會一共獲得17枚獎牌的遊泳運動員Ellie Cole成為了澳大利亞在殘奧會上獲得獎牌最多的女運動員。

今日疫情:澳洲各地本土新增病例:新州1281例,維州246例,首都領地11例。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63155例,死亡人數增至1044例;全球累計病例逾2.20億,死亡人數超456萬,疫苗接種數約54.49億劑。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70萬例,新增死亡病例1萬餘例。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數據,截至目前,全球39個國家記錄了超過4500個繆(Mu)毒株序列。其中美國報告的繆毒株感染病例數達到了2065例,遠超其他任何國家,排在第二位的哥倫比亞則報告了852例。世界衛生組織8月31日發布的全球疫情周報指出,繆毒株於2021年1月在哥倫比亞首次確認,世衛將新冠變異病毒B.1.621命名為繆毒株,並於8月30日將其列為“感興趣變種”的變異株,級別上低於德爾塔毒株所屬的“需要關注”的變異株。初步數據顯示,繆毒株與貝塔毒株相似,會削弱抗體效力。

(文中參考資料來自ABC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