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撿了個大便宜
文章來源: 麥姐2020-12-10 04:28:52

封國之下的澳洲 (六十二)

以為撿了個大便宜

魔幻的2020年快要落下帷幕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蔓延著,萬眾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還沒有水落石出。這期間我們經曆了失去親朋好友和傑出英才的悲苦和煩悶,這一年實在是讓我們無言以對。

麥子還在北京,這兩天看了看回程機票,都出奇地昂貴,原以為隻是飛中國的機票貴,沒想到回土澳的機票也同樣地貴,南航和廈航的直飛機票一直到明年5月份都是4萬-5萬多人民幣,有朋友告訴我可以試試新加坡航空公司。網上一查4月份居然有從北京出發到布裏斯班,中間經停新加坡的航班,全程才3000多人民幣,顯示餘票隻剩四張了,當下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毫不猶豫地迅速訂票付款。但第二天給新航打了個電話,就被澆了一盆透心涼的冷水,工作人員的解讀是北京出發的航班現在隻是預售,隻是他們的美好願望,至於到明年4月份這條航線是否可以開通目前還是個大大的問號,航班開通受製於中國和澳洲兩國疫情期間的飛行政策,他們也不知道會不會中途夭折。納尼,這也行,敢情這隻是新航的一廂情願,都沒取得中澳的首肯就敢賣票了,真是忽悠沒商量,麥子現在隻能祈禱不是空歡喜一場,希望翻過年隨著疫苗的逐漸推廣,全球疫情能夠全麵控製住,國際飛行能夠恢複正常,讓我們回到從前。

但回到從前估計隻能是奢望了,最近的火熱話題之一是中澳關係,目前的中澳關係是自1972年12月澳大利亞第21任總理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當選後,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處得最糟糕的冰點時刻。麥子在這裏簡單回顧一下:1972年12月19日,惠特拉姆就任總理,3天後宣布承認新中國,建立兩國外交正式關係;1973年,惠特拉姆宣布重新開放澳駐北京使館;同年10月,惠特拉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偕夫人漫步長城,成為首位訪問中國的澳大利亞總理,訪華期間,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分別會見了惠特拉姆,開啟了澳中關係新時代;在澳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後,惠特拉姆曾11次訪華,被稱為“澳中建交之父”。

1973年惠特拉姆訪問北京時,耳朵貼在天壇回音壁上傾聽著。圖片來自網絡)

中澳建交四十多年間,時而甜蜜時而鬥嘴,但都沒有演變到現在的互相遏製,惡語相向。從去年開始,中澳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先是澳洲政府指責中國對澳的滲透,今年又要求對中國的新冠病毒進行獨立調查。然後中國用限製澳洲牛肉、大麥進口開始反擊,延伸到限製澳洲紅酒、龍蝦、煤炭、木材等進口。最近天朝搞得最高調的一件事情就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用一幅澳軍割喉阿富汗兒童的諷刺漫畫在推特上來損貶澳洲,於是引起澳洲朝野和民眾的嘩然,莫總氣憤地要求中國道歉。明白的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中國故意想激怒土澳,因為澳洲士兵在阿富汗的殘忍行為是澳洲自己花了整整四年時間調查出來並公布於眾的,麥子沒回中國之前在澳洲電視上天天看見相關報道,土澳人敢自揭國恥,是值得尊重的坦誠,但這個國恥免不了被別人評頭品足。

麥子不是政治評論家,但麥子覺得外交對抗上要講究策略,土澳在這點上有些欠缺,天朝挖個大坑,憨憨的莫總愣是跳進了這個坑,咱們盡管土,但不能笨呀,當然莫總的笨,是因為周圍有一群出昏招的人,還有一群民族主義者在背後的推動。天朝對世界老大和歐洲老二還是有些忌憚的,遠在南半球的土澳小弟總是傻傻地被當作靶子打,作為長居在土澳的華人,麥子是真愁呀。

土澳在中澳關係上是吃癟了,不過在抗擊疫情上可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澳洲人民現在都在喜氣洋洋地迎接聖誕和新年,各州邊境已經互相開放了,憋了近一年的人們可以大大方方地跨州走親訪友、旅遊度假了。澳洲封國令從12月17日延續到明年的3月17日了,聖誕長假不能出國,使得國內遊就更為火爆,昆州各地的海邊酒店全都爆滿了。

麥子隻能北京遊了,周末家兄帶著去西邊的首鋼園轉了一圈。2005年,在北京有八十多年曆史的首鋼開啟係統搬遷工程,十多萬首鋼人用5年時間把鋼鐵產業從北京石景山搬遷到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如今,龐大的首鋼舊址開始換新顏了,成為了北京網紅打卡地,作為新時代首都城市複興新地標,既致力於服務保障北京 2022冬奧會,也放眼於未來全國高精尖智能產業發展。直接上圖,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鋼鐵俠的範。

           

              

最後一張照片是於20199月開通的新首鋼大橋,大橋橫跨北京永定河,坐落於長安街西延線上,起點為石景山,終點為門頭溝地區,全長1354米。

今日疫情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28000例,死亡人數為908例;全球累計病例已過6885萬,死亡人數近157萬。在近期的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過去幾周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量占到全球新增病例總數的三分之一,美國每分鍾都有一到兩人死於新冠肺炎,令人震驚,而美國擁有強有力的衛生係統和技術能力。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呼籲德國人在聖誕節期間減少非必要接觸,默克爾雙手合十,眼含熱淚地說,科學家們實際上是在懇求民眾堅持科學的防疫規定,每天付出590人死亡代價,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