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你寫的嗎
文章來源: 麥姐2020-09-16 05:26:10

封國之下的澳洲 (五十二)

這篇文章是你寫的嗎

自從有了互聯網,麥子就覺得這偌大的世界突然變小了,別的不說,當年在國外念書,一周裏最重大的事情之一是給家人打電話。手裏捏著IP電話卡,頂著似火的驕陽或是冒著凜冽的寒風,當然也有風和日麗的愜意,但在公用電話亭外排著隊是免不了的,學校裏的公用電話似乎永遠有人在用。最關鍵的是有時候IP電話效果還不好,而且還滯後,你說你的,他說他的,電話裏熱鬧異常,哭笑不得。盡管通電話不容易,但至少還能聽到家人的聲音,想看人影那就得等著互相寄照片了。現在好了,無論你在天涯海角,隨時隨地視頻通話。這還不算,互聯網還把失散多年的家人朋友都給找到了,遠的不說,別處也不說,就說咱文城,初識博主小溪姐姐就是因為她那篇文學城八月裏的奇遇-喜逢素未謀麵的親人這溪姐姐和失聯了那麽多年的喬安姐妹的喜相逢實在太神奇了,由此可見文城在海外華人中的影響力。

麥子兩天前發的博文《身邊的華裔鋼琴才俊》,因為是隨筆,不是采訪,沒有和文中講到的老崔小崔說過寫文章的事情,但昨天老崔把麥子的文章截屏發給來子,問是不是來子寫的?我們以為老崔也是文學城的常客,看到文章不稀奇。但實際不然,老崔說他沒上過文學城,這是被他在美國的親戚看到了,發現寫的是小崔的事,就發給了老崔。大家說說,這現在的世界該是有多小,寫澳洲的博文被一位身居美國的讀者看到了,這美國讀者竟然還是老崔家的親戚,於是轉了個圈發回給博文的主角。這件趣事盡管算不上人間佳話,但也還是讓麥子深深感覺到互聯網的威力,同時歸功於擁有廣大海外讀者的文城。

最近兜兜轉轉的還有這個疫苗,一波三折。兩周前的9月7日我們的莫裏森總理宣布澳洲政府已經預定了價值17億澳元共8480萬劑兩種潛在疫苗(其中3380萬劑來自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正在研發的疫苗,5110萬劑是昆士蘭大學和CSL聯合開發的疫苗),牛津疫苗可能在明年1月上市,昆大疫苗也許明年中期就緒。莫總表示,所有澳洲人將免費接種疫苗,每人可能需要接種兩劑:初始和加強。之後如果有剩餘的疫苗,澳洲將無償捐獻給或無獲利地出售給太平洋島國和東南亞鄰國。當時麥子就覺得天藍藍,水藍藍。

莫總也不容易。八月份的時候莫總曾說將盡可能讓所有澳洲民眾強製免費接種,使疫苗接種率在澳洲達到95%,以便讓新冠病毒在土澳國土上徹底消失。結果引起愛自由的土澳人民的一片嘩然,認為莫總把澳洲民眾當成了小白鼠,政府在侵犯人權。莫總隻好趕緊改口表示:澳洲沒有強製疫苗。但我們需要通過疫苗來獲得群體免疫,有些人因為醫療原因無法接種疫苗,這種情況下,其他人的疫苗接種就顯得非常重要,你必須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和澳洲同胞接種新冠疫苗。人們不能隻想著自己。麥子是堅決支持疫苗的,在目前情況下,除了疫苗,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來對付這個妖魔嗎?收費有意見,免費也有意見,土澳人民也不好伺候。有些土澳人說了,我會去接種,但要知道,這不是因為被你逼迫我才去的。天性自由的土澳人就這麽矯情,一聽強製這個詞就不樂意,我必須堅決維護我的選擇權。

可是開發疫苗的這件事情真的是道路曲折呀,牛津疫苗一周多前宣布因為實驗參與者發生了不良反應而暫停了第三階段的實驗,這讓麥子的心往下一沉。好在9月12日,牛津大學宣布重啟實驗,之前暫停的原因是一位參與實驗的婦女出現了嚴重的神經係統症狀。澳洲衛生部長亨特為此表示:“暫停實驗是為了調查誌願者的不良反應是否和疫苗有關,這是標準程序,這種謹慎的做法應該讓公眾更有信心。”希望牛津疫苗能不負眾望,讓全球人民早日見到曙光。

但昨天麥子又看到一個新聞說牛津疫苗最早推出時間估計是2021年9月底,上市時間估計要到明年的聖誕節了。比莫總之前期待的明年1月份要晚了近一年,這一絲曙光變得有些暗淡了,但我們還是要對夜以繼日的科學家們和勇敢無畏的誌願者們表達深深的敬意。

今日疫情數據:澳洲累計病例為26778例,死亡人數增至824例;全球累計病例破2950萬,死亡人數逾93萬。歐洲第二波疫情又起,丹麥衛生部門近日宣布,鑒於新冠疫情持續反彈,17日起對首都哥本哈根大區進一步收緊社會管製措施,包括在餐館、酒吧實施強製“口罩令”並縮短其營業時間等。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