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備荒過聖誕
文章來源: xiaosai2021-12-12 19:22:02

轉眼又到年底了。這一年,過的糊裏糊塗的,就記得春天裏,夏天裏,慌慌張張地兩次搶籌打疫苗,然後Delta來了,再然後Omicron也來了,再然後,現在又開始網上搶籌打第三針加強針了。就在這一片兵荒馬亂中,聖誕節的鹿車鈴聲,越來越近了。

周五我一邊做晚飯,一邊看著電視新聞,忽然耳朵一豎。完了,又在說各種過節物品短缺了。

新聞裏首先提到的,是做米通糕的一種麥片,現在供貨極其緊張。這款麥片,是家樂氏(Kellogg‘s)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叫做 Rice Krispies,長的很像我們小時候吃的爆米花,但是比爆米花更脆,有種在舌尖上爆炸的感覺。它是幾款西方傳統聖誕小食的主要原料,比如 Peanut Butter ball (用花生醬做成的小球,外頭裹上脆脆的米通),還有米通糕Rice Krispies square 。米通糕是用熱融化了的棉花糖做粘連劑,把Rice Krispies 做成一大方塊,麵上撒上花生碎,或者是聖誕紅綠色的糖碎,然後切成小塊兒。它長這樣

(網圖):

這個麥片的供應緊張,據說是因為家樂氏美國的工廠正在罷工,廠方說現在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談判成功,恢複生產。

不過我自從兒子大了以後,就已經不太做這個米通糕了,所以倒是影響不了我。可是新聞裏接著提到的另一樣短缺,就跟我有關係了:紅酒。而且提到特別是澳洲紅酒, 說是跟卑詩省剛過去的水災有關係。澳洲紅酒從那裏抵達加拿大港口,現在洪水衝斷道路,運不過來東岸了。除了這些,還有意粉也短缺,那是由於今年夏季的高溫和幹旱,做意粉的小麥失收,原料價錢幾乎翻倍。麵粉更不用說了,平時的聖誕節前,就是烘焙旺季,再加上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出門了,專心在家研究廚藝。這使得從疫情初起時,麵粉就一直是與廁紙並列排名第一的熱銷貨。

接下來說的,也都是跟過節有關的,尤其是想買節日禮物的。包括了:

----- 人工聖誕樹以及裝飾,現在全球運輸供應鏈危機,而聖誕裝飾大部分來自中國,現在都在海上漂著呢;

----- 玩具,尤其是紙板玩具(board games),因為紙板玩具需要很多的配件,而這些配件多數都來自海外;

----- 電子產品,具體地說,是所有需要芯片的電子產品,包括了大小家電,甚至汽車。在疫情開始時,由於對電子產品的熱切需求,芯片就已經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而芯片生產對廠區環境及設備都有很高要求,因而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接單就做。專家預計,芯片的嚴重短缺,會一直持續到2023年。

在講完供應短缺之後,接下來說的是物價飛漲。上周四發布的第12期加拿大食品價格報告預測,2022年,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將會在食品上多支出$966元,年平均花費將達到$14,767元,比2021年將增長7個百分點。而這個,是在已經飛漲的2021年的基礎上。

聽完這一通轟炸之後,我周六早早就出門大采購去了。去的是Loblaws Superstore, 算是加拿大最大型的超市集團了。先是把新聞裏提到的項目都去偵察了一遍,米通確實是沒貨,一盒都沒有;意粉供應充足,有些品牌還在特價促銷;麵粉嚴重缺貨,架子上所餘不多;玩具,包括紙板玩具,也看到不少;電子產品區,包括電視機,以及各種小家電產品,也都琳琅滿目。

出了Loblaws,我又去了一趟中超,裏麵也是貨品齊全,我常買的中國進口的零食,醬料,好像什麽都不缺,甚至連亞洲化妝品專區,貨架也都是滿滿的。

最後一站是酒鋪,安省所有含酒精的飲品,是必須由省府統一管理發售的。進門直奔澳洲紅酒區,滿架子都是,有幾個牌子還在減價。不過為免日後缺貨,我還是扛了一箱12支出門。還買了新年夜必備的香檳酒。

一圈采買下來,感覺其實供應並不緊張,但是價格,卻遠遠高於7%的增幅。肉類和奶類,和雞蛋,這些常規貨品,幾乎跟疫情前沒有區別。除了牛肉,貴了至少20% 到30%。不過其他的消費品,就漲了很多,不管是本地的,比如蔬菜水果,還是進口的,尤其是中超裏的進口零食什麽的,漲了得有50%的樣子。反正出門買個菜,600塊錢扔出去了,這還就是普通肉啊菜的,沒有海鮮什麽的貴價貨。

回到家,看著滿滿當當的三個大冰箱,我總算鬆了口氣。你就短缺吧,漲價吧,我這個節該買的已經都買好了。就像深秋裏四處忙活著的小鬆鼠,我終於積好口糧了。就是千萬別長個鬆鼠的記性,回頭忘了自己把糧食埋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