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從鞋子裏長出的樹
文章來源: xiaosai2021-11-11 15:24:16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說的是多倫多的一個設計師,花了七年時間研究時裝的可持續物料,終於生產出了一種可降解的鞋子。並且在鞋子的底部,埋藏了一顆蘋果樹的種子。當鞋子穿破了之後,隻要埋入土裏,就會生長出一棵蘋果樹!

多倫多設計師Luc Houle, 曾經在“快時裝”工作過。所謂“快時裝”,就是產品更新換代極其快,但是所用材質不講究質量。價錢便宜,但是緊跟T台潮流,穿一季就扔,過把癮就完。“快時裝”的代表,包括了H&M, Zara, 等等的許多時尚品牌。

“快時裝”大約興起於千禧年左右,就像快餐一樣,追求的是以最低廉的成本,提供最物超所值的享受。快餐提供的是吃飽,不能講究食材 (雖然快餐的廣告,總是使他們的食品看上去又健康又新鮮);“快時裝”提供的是時尚,不能講究質地 (雖然他們的廣告裏,衣服看上去又時髦又有質感)。

“快時裝”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時尚業的生態,許多從前以質量取勝的品牌,麵對價格上的競爭,不得不放棄自我,從衣服質料開始節省開支。最後的局麵就是,衣服質量越來越差。而由於質量差,人們不得不更多的購買。同時,由於價格的低廉,也使得大眾不斷追求新潮。以前的新三年舊三年早就不提了,現在的人,無論男女,誰家不是一大堆的衣褲鞋襪,根本穿不過來,卻仍然忍不住地買買買,因為便宜啊。

說回這個鞋子裏長出樹的概念。“快時裝”現在已經眾所周知是環保業的一大噩夢,絕大部分的衣物,所用的材料都是不可降解的。以鞋子為例,一般鞋底以塑料或橡膠製成,需要幾百,甚至上千年才可能降解。而衣物纖維,無論是全棉還是化纖,也需要200年以上的降解時間。還更別提在製造過程中,需要消耗的水,電,各種能源。比如一條牛仔褲的生產,就要用上18加侖的水,1.5千瓦的電,以及5盎司的化學材料。以全球計,每年光是牛仔褲, 就要耗掉九千二百萬 (92 million)加侖的水,75萬噸的化學材料。而時裝業的製造大本營,基本上以亞洲國家為主。這其中,汙染了多少的山川河流,對當地人民和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創傷。

Luc Houle 的這個鞋子,就是來源於使用易降解的材料。在普通穿著中,鞋子並不會比一般鞋子更易壞。但是一旦壞了或是不再穿了,可以埋入土中,然後整個鞋底可以在三年內被自然降解,而在中途,裏麵預先放置的蘋果樹種子,會被釋放,發芽。

環保,目前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同時也是世界政治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話題。這裏麵,既有真誠的反思,也不乏作秀的各路人馬。比如《巴黎氣候協定》,由全世界175個締約國共同簽署,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製在2攝氏度以內。然而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各國共同減少碳排放。在現在這個保守主義抬頭,各國自掃門前雪的大環境下,誰也不願意做那個出最大力而收獲了了的。該協議於2015年通過,第二年在紐約聯合國大廈由175個國家共同簽署,美國於2020年正式退出了協議,然後在2021年2月,又宣布重新加入。

我等一介小民,無法判斷大國間的博弈,但是從自身出發,也能想象環保議題中的自我犧牲精神的。比如說,應該低碳出行,但是一想公交的痛苦周折,最後還是拿起了車鑰匙;應該努力把室內溫度調節在可以忍受的界限,但是因為貪圖舒服,最後還是弄成了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應該減少食用肉類,尤其是牛肉(不說不知道,牛的氣體排放,是空氣汙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畜牧業的能源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一想涮鍋的快樂,又舉起了筷子。諸如此類,林林總總,要放棄早已熟悉的享樂項目,是很不容易的。隻能一點一點來吧,先從洗手間開始,刷牙的時候關水管,洗澡時間能短就短,洗幹淨了就行。還有垃圾分類,不要怕髒怕麻煩。少喝瓶裝水,盡量自己煮水濾水。

環保,從個人到國家,從教育到執行,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為了我們的孩子的未來,現在的犧牲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