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比男人更注重儀式感嗎?
文章來源: xiaosai2021-11-25 19:15:51

某天,與某人正因為某事推推搡搡(言語上,言語上,咱文明人,從來君子動口不動手)。忽然聽到他嘟嘟囔囔地抱怨:“我為什麽每天必須說早安,晚安?你還美其名日儀式感。要不是你,我根本就沒有這個任務。” 我愣了一下,對啊,為什麽要堅持這個“任務”呢?

好像也說不出為什麽。初相識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啊,每天早上說早安,各自上班前說一天愉快,然後晚上臨睡前說晚安。然後就習慣成自然了,而且這種問候,都是有問有答,有來有往的,我說完了,你不過是回一句而已,這也成了“任務”了?

直到今天在城裏笑壇看到一個貼,裏麵的這張圖。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我“變態”啊!其實大部分的女人,都會有一樣的心態的呢。(同時,貌似大部分的“男豬頭”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LOL)。

回顧自己小時候,看到的父母之間的相處,還有長大後小夥伴們八卦各自的另一半,以及工作後同事們聊的家長裏短,發現確實,女人比男人更注重儀式感。每每見到女人們,會麵露驕傲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他”在生日送了什麽禮物,在紀念日為自己做了什麽特別的事情,在情人節如何絞盡腦汁地取悅自己,等等等等。按說,一段關係裏,男女平等,而且女性更大可能會細致體貼地關心和照顧對方,可是我卻極少極少聽到男人提及這些。隻能說,這種種讓女人著迷的細節性“儀式感”,可能在男人眼裏根本就不值一提,從未留意。而那些讓他們的女人激動不已,驕傲分享的事情,很可能是他們心裏非常不屑的,或者隻是為了將來能夠“從奴隸到將軍”而鋪路的。

我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可能跟男人與女人不同的社會性有關係。雖然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教育由來已久,而西方社會裏的女權運動也已經深入人心(至少在政治正確上是這樣的,現在誰要是敢公開說女人比男人能力差,那是要吃官司的),但是事實上,這個社會仍然是男強女弱的。大部分的工作場合,仍然是男性作為領導者居多。這樣一來,男性因為工作合作的複雜需要,慢慢形成了邏輯抽象理性大局觀思維,認為隻有對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的工作才是更值得更有價值的,也就是說,男人更重視有形的(tangible)東西。另一方麵,女性更偏重於照顧家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語言的交流與心裏的感受。同時,女人由於相對弱勢,會更看重強勢的男人是不是重視自己,願意為自己妥協和讓步。因此,她們對情感與愛的要求更多,也就是說,女人更重視無形的(intangible)的東西。

體現到儀式感上,就是說,男人會覺得一早一晚請安,平時甜言蜜語,都是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既不能增加財富,也不能強身健體;特殊節日比如情人節,母親節什麽的,買花買禮物,樣樣比平時貴多了,也是完全不值得的投資;至於生日嘛,“我每天都對你那麽好啊,你想買啥就買啥,那不是已經天天都生日了嗎?”。反正就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偶爾出些個體貼暖男,估計主要也是受不了身邊女人的嘮叨,隻好委屈自己來求個清淨。

總而言之,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