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進入風急浪高的危險時期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3-03-02 08:39:55

從曆史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美國處在高峰時期的時候是很奈斯、很自信從容的。在國際關係上,在對待和處理其他國家關係的問題上,即使是不友好國家,也是奉行20世紀初羅斯福總統倡導的一手提著紅蘿卜,一手提著大棒,臉上帶著微笑說話的模板。

但美國處於衰退和力不從心的時候,一切就變化了。美國不僅需要披上更厚更重的盔甲, 來保護自己因為衰落而失去平衡的自信心,還顧不上露出更凶更狠更難看的吃相來獲取利益和好處,來贏得越來越吃力的與大國的競爭。就像中國外長所說的"巧取沒有了,隻剩下豪奪"。

豪奪的行為必然伴隨著很激烈,很難看的吃相,也包括赤裸裸非理性瘋狂的理念、觀念和輿論宣傳。2月28日,美國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聽證會就是第一個這樣的例子。

美國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聽證會的要點

2月28日,美國眾議院新的兩黨中國特別委員會的主席, 共和黨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 在該委員會的第一次聽證會上, 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歸結為 "一場生存鬥爭"。他說, "這不是一場禮貌的網球比賽。這是一場關於21世紀生活將是什麽樣子的生存鬥爭--美國最基本的自由正處於危險之中"。

來自伊州的克裏希納穆爾提(Raja Krishnamoorthi)在開幕詞中說, "在過去三十年裏,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低估了中國共產黨,並認為貿易和投資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民主和更大的安全......相反的情況發生了,"我們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戰爭,不是冷戰,也不是熱戰。我們不想要一場文明的衝突。但我們尋求持久的和平,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必須阻止侵略。"

兩黨中國問題委員會成立的時候得到整個眾議院的大力支持,設立該委員會的投票是兩黨共同參與的,結果是365-65。這個新委員會包括13名共和黨人和11名民主黨人,預計將成為立法者在未來兩年內反擊北京的中心,並有可能向美國總統拜登施加壓力,要求他對中國采取更堅定的立場。華盛頓特區的中國安全研究分析員邁克爾-斯溫(Michael Swaine)在談到該委員會時說:"這是美中關係出現負麵滑坡、螺旋式下降的另一個跡象"。

2月28日的聽證會有四名證人,包括曾任共和黨總統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的退役陸軍中將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以及曾任特朗普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長期對華鷹派人士馬特-波廷格(Matt pottinger)。美國製造業聯盟主席斯考特.保羅(Scott Paul)和中國人權倡導者Yong Ti在聽證會上作證。

美國眾議院兩黨中國問題聽證會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四點:

1. 與中國接觸(engagement)的時代結束
自尼克鬆 1972 年訪華以來,接觸一直是曆屆政府的政策。 但委員會成員普遍認為該政策已經過時,如果不是徹底遏製,現在是時候采用更具競爭力的政策了。 這將包括技術和經濟利益的“選擇性脫鉤”,以及在對抗中國軍隊和為中國征服東亞設置障礙方麵采取更強有力的立場。美國提出的強化政策是由中國內部的發展以及任何感知到的外部威脅所驅動的, 而且委員會似乎希望為長期而不是短期的未來設定方向。 總體思路是,美國未來 10 年的政策可能決定下個世紀中美關係。 該小組的共和黨主席、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在開場白中說了同樣的話:“這是一場關於 21 世紀生活會是什麽樣子的生存鬥爭—最基本的自由受到威脅。”

2. 重建對中國的認識和政策
美國與中國的問題不會歸結為僅在幾個問題上存在分歧。 相反,它被描述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觀之間的鬥爭。以至於要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公眾需要接受教育、投資和動員。 關鍵是要讓人們明白,美國試圖在國內外推廣的生活方式與中國共產黨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馳。拜登總統同樣圍繞著這是一場民主與威權之間的史詩般的鬥爭這一理念製定了他的政策。 事實上,在某些方麵,拜登在中國問題上比前幾任總統都更加鷹派。在收緊對華經濟限製、強調美國對中國人權記錄的擔憂等方麵。

3. 麵對中國領導人,而不是中國人民
盡管被描述為民主與威權之間的鬥爭,但專家組似乎意識到這場辯論不應該被描述為西方和亞洲文明的衝突。由於在 COVID 大流行期間反亞洲情緒高漲,美國立法者在這裏小心翼翼, 需要將批評集中在中國領導人而不是中國人民身上。 在未來的聽證會上,當涉及到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移民以及與中國在某些科學問題上的合作等問題時,這種平衡可能會更加困難。 屆時他們將需要權衡對中國間諜活動的擔憂與不被視為反華遊客和移民的形象。

4. 三方麵重塑政策
第一次聽證會非常重要,證詞中包括了三方麵廣泛的政策建議:
台灣--台灣專家組的證據表明,美國需要動員起來應對與中國就台灣島發生熱戰的可能性,該島的地位存在爭議, 未來兩年將是一個特別危險的時期, 美國阻止入侵台灣的能力還不夠。 與此同時,有人提到對台軍售積壓, 必須在任何射擊開始之前將武器部署到地麵。

經濟競爭力—專家組聽取了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的證據,指出中國如何通過不公平的補貼和企業間諜活動使全球貿易對自己有利。 為了提高美國的競爭力,該小組可以考慮建議擴大出口管製或稅收改革,以提高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美國還著眼於在經濟方麵與中國戰略脫鉤,這鼓勵美國企業撤出中國業務,並限製在美國經營的中國企業,例如社交媒體平台 TikTok。

人權——委員會明確表示,人權應該是美國未來對華政策的首要和中心。 聽證會反複強調,這不僅僅是經濟和安全方麵的分歧,而是價值觀的衝突。

聽證會期間有抗議者舉著"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的標語在場進行抗議。兩名抗議者被趕出了會議場所。

Reference Link:

Yahoo News about US House Hawkish China Policy
https://www.yahoo.com/news/more-hawkish-china-policy-5-203703727.html

CNBC US House China Panel Hearing
https://www.cnbc.com/2023/02/28/watch-live-us-house-china-panel-holds-first-hearing-.html

ABC News Houses New US China Committee Hearing on US-China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houses-new-us-china-committee-holds-hearing-focusing/story?id=97496578

US House Panel Hearing on Chin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3/3/1/us-house-panel-on-china-cites-existential-stru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