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科技戰略競爭前沿告急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3-01-11 08:17:17
正如美國拜登總統多次所說,中美競爭未來10年將是關鍵的時期。言下之意中美將在未來的十年中分出高下,決出勝負。盡管中國一直強調無意和美國爭奪世界第一的地位,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但美國政府從特朗普到拜登, 對中國不僅越來越焦慮緊張,並且越來越加強了由美國政府領導和主導,與中國在國際地緣政治、經濟貿易、金融、軍事、傳統和新能源、高科技領等領域的方方麵麵,進行激烈對抗和競爭。美國媒體10月1日報道,新一屆美國聯邦眾議院在10月1日表決通過成立了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眾院以365票讚成、65票反對通過成立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決議,該委員會將調查此議題並提出政策建議。民主黨眾議員、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共同主席Jim McGovern表示說:“我們當然不希望這個委員會變成一個長期存在反亞洲仇恨的地方。”眾院議長麥卡錫指出,該委員會將解決如將工作機會從中國轉移回美國,保護慧財產權以及將供應鏈移回美國等問題。
 
其實,第一,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不僅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由於曆史的、自然地理的、人文文化和政治製度的不同,中美之間,中國與世界所有發達國家之間,在很多的方麵都永遠會有一些的短處、弱點和不足。並且國與國之間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方方麵麵、千頭萬緒,其實是整體實力超越,也不可能在所有方方麵麵都占據第一。第二,打鐵還需自身硬。打壓別人並不能夠使自己強大。美國知識精英、甚至一些政客也看出來,一味地打壓中國,最多也隻能放緩中國崛起的速度。比如, 在每年的科學研究(R&D)投資、科學知識專利和科學研究方麵,中國這兩年已經成為第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國家大而基數大。據最新報道的一個例子來看,中國2023年將有一幹一百多萬大學生畢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是STEM專業,僅僅這一項就比美國多了十倍以上。再比如特朗普政府打壓中國5G,但據中美媒體報道,自去年為止,中國已經建了2百萬座5G基站,美國隻有10萬多座。除了幾個大城市,其他地方5G手機速度隻能當4G的用。
 
美國學術界知識精英對中國的研究一直都在進行中, 他們的立場觀點和研究方法都值得讚賞和肯定。不僅僅作到科學、客觀、實事求是,並且比較的理性和中立。在哈佛大學任教50多年的艾莉森教授,一直作為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智囊團,谘詢委員會顧問。曾經擔任過美國國防部助理國防部長、國務卿特別顧問,中情局谘詢委員會顧問,國防部顧問委員會成員。研究報告直接的提交給美國政府和美國軍方。兩篇報告都引用了具體的大量的其他的研究結果和數據。兩篇研究論文報告都可以在哈佛大學管理學院的網站下載閱讀。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三位資深教授 Caroline Wagner, Melton & Roslyn Wolf, 1月10日發表文章,對這些年來中國科學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進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他們的文章標題是《中國現在發表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一一美國應該擔心嗎》? 
 
中國現在發表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數量具世界第一
 
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三位教授的研究報告如下。
 
 
文章指出,2022年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關於人工智能的科學論文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至少從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現在在生產高質量科學方麵領先於世界。三位教授研究表明,中國學者現在在全球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科學論文中發表的部分,比任何其他國家的科學家都多。中國並不是近年來唯一大幅提高其科學能力的國家,但中國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這讓美國政策專家和政府官員擔心,中國的科學優勢將如何改變全球的力量平衡。中國最近的崛起是多年來政府政策的結果,旨在成為科學和技術領域的佼佼者。這個國家已經采取了明確的措施來取得今天的成就,而美國現在必須做出選擇,如何應對一個在科學上具有競爭力的中國。
 
就在最近的2000年,美國每年產生的科學論文數量是中國的數倍。然而,在過去三十多年裏,中國投入資金發展國內研究能力,派遣學生和研究人員到國外學習,並鼓勵中國企業轉向製造高科技產品。自2000年以來,中國已派出約520萬名學生和學者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學習科學或工程。這些學生中有許多人留在他們學習的地方,但越來越多的人回到中國,在資源豐富的實驗室和高科技公司工作。生產更多、更好的科學。由於所有這些投資和不斷增長的、有能力的勞動力,中國的科學產出--以發表的論文總數衡量--多年來一直在穩步增長。2017年,中國學者發表的科學論文首次多於美國研究人員。
 
為了量化中國的科學研究實力,三位教授研究了論文引文(citations)。引文是指一篇學術論文被另一篇論文參考--或引用--的情況。科學界知識界普遍認為,一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越多,說明該論文的質量越高,影響力越大。鑒於這一邏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論文應該代表高質量科學的上層。三位教授計算了一個國家發表的論文中, 有多少是按各學科的引用次數衡量的前1%的科學。從2015年到2019年逐年進行,然後教授們比較了不同的國家驚訝地發現,在2019年,中國作者發表的最具影響力的論文比例更高,中國有8,422篇文章進入頂級類別,而美國有7,959篇文章,歐盟有6,074篇文章。
 
在最近的一個例子中,教授們發現在2022年,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人工智能論文是美國研究人員的三倍;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人工智能研究中,中國論文以2比1的比例超過了美國論文。在納米科學、化學和交通領域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論文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模式,中國領先。
 
教授們的研究還發現,中國的研究令人驚訝地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而不是簡單地抄襲西方研究人員。為了衡量這一點,教授們觀察了科學論文中引用的學科組合。在一篇論文中,被引用的研究越是多樣化,教授們認為其工作的跨學科性和新穎性就越強。最後研究的結果發現中國的研究與其他表現最好的國家一樣具有創新性。
 
教授們最後研究的結果綜合來看,這些衡量標準表明,中國現在不再是一個模仿者,也不再是一個隻生產低質量科學的國家。中國現在是一個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能與美國和歐洲相提並論的科學大國。
 
 
Reference Link: 
 
Original Article: China Now Publishes More High-Quality Science than Any Other Nation
 
 
Allison: Great Tech Rivalry China
 
Allison: Great Military Rivalr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