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不想聽的話又被拜登講出來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2-05-26 12:31:22

中美台海戰略博弈:以武護獨對以戰逼統

東京5月23日, 當一名記者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問拜登,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國是否會保衛台灣,總統回答說。"是的"。"這是我們做出的承諾。我們同意一個中國的政策。我們已經簽署了它,以及由此達成的所有預期協議。但是,那種認為可以用武力奪取,隻是用武力奪取的想法,就是不,就是不合適。" 拜登補充說,他希望"這樣的事件不會發生或被試圖發生"。當拜登做出似乎是對台灣防禦的明確承諾時,在座的幾個內閣成員都低下了頭。無人知曉是鎮驚, 還是一種心知肚明的默契?

美國幾乎所有媒體都立刻報導了拜登的講話,美國這一次改變了? 對台政策戰略模糊已經不存在了? 但拜登話音剛落沒幾小時,白宮發言人就火速出來謄清拜登的講話,強調美國對台灣政策沒改變。當日中午美國國防部長也出來講話,重申對台灣政策沒有變化。

美國過去一直保持戰略模糊,正是因為出兵保衛台灣隻是"想法", 一直沒有說清楚, 因為眾所周知,說清楚了美國就更難堪了。因為不僅要通過國會兩黨的批準總統簽署,接下去按常規美國必須要與台灣簽訂軍事協議,還必須在台灣駐軍。至少必須在台海和第一島鏈持續和長久的展現軍事實力 (而不是那種一個月一艘軍艦走一次的自由航行),這恰恰是美國現在沒有實力做到(以下展開具體分析)。所以, 就像拜登上台後已經兩次說過的類似的話,白宮不得不出來更正,美國對台政策沒有變化。

以上是5月25日密蘇裏州參議員Hawley 號召派駐更多的軍隊到亞太。"如果拜登想向中國發出一個信息,要做的事情是讓我們的部隊在亞太地區處於一個位置,在那裏我們可以阻止對台灣的入侵,這就是你威懾中國的方式。" 隻說不做就是瞎扯蛋。

從個人的深層次看,拜登除了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實用主義者,也是信奉萬事皆可能的主觀唯心主義者和唯意誌論者。拜登政府認識到自己單打獨鬥對付不了中國,拉幫結派合夥打群架才有贏的可能性。拜登上台後開了世界民主峰會,美歐峰會、北約峰會、美國東盟峰會、還搞了美英澳聯盟、美日印澳聯盟,加上這次的印太經濟框架,還有馬上要召開的美洲峰會。的確夠熱鬧吧。加上拜登在美國國會山多個重要的位置幹了40多年,說不上德才兼備的高端精英人才,但一個對政壇和官場的完整路數浪熟於心的老官僚政客。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勢時總比人強。拜登上台後,先造成了美國從阿富汗狼狽撤軍,讓美國的盟友,包括台灣人,都看清楚了美國在關鍵時刻除了自己什麽也顧不上。俄烏戰爭又一次讓世人及台灣人對美國的信心更加動搖了。最近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盡管美國國會立法通過支持台灣加入,但台灣的提名沒有通過WHO,連這次開會都沒辦法參加。加上這次拜登在東京之前就宣布印太經濟架構並沒有包括台灣。

人老了更死要臉。拜登這次來日本開會聚集了所有亞太的重要盟友,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關鍵場合老頭子任性一下,豁出去也要耍中國一把,讓大家都看看老大敢出頭敢說話、仗義勇為還是靠得住的,即使是給外界失言的印象。拜登這種對中政策的失言已有三次之多,每次失言如出一轍,樂此不疲。有媒體評論說,拜登失言真是歪打正著,負負得正, 這不是失言,是借失言來說實話。而且白宮與拜登演雙簧,舉重若輕、技藝爛熟,全世界人都看得懂。這也凸顯了拜登的性格特點就是愛感情用事和非理性示強,而最後常常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

中國最不想聽到的話還是被拜登講出來了! 核心問題是拜登為什麽要這樣做?有媒體的分析指出,拜登屬於選民極度分裂,缺少充分合法性得位的領導人, 上台後一直無法解決通脹、非法移民, 港口物流堵塞、大規模槍殺暴力犯罪等問題,政績上可以說是一塌糊塗。現在看,拜登是無法迅速解決美國國內的種種問題,恰恰又碰上了俄烏戰爭事件,最後誰輸誰贏怎麽收場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拜登肯定不願意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慘敗,也不願意自己被稱為最後被評為曆史上最老又最笨的總統,內病外治,轉嫁危機,混水摸魚、亂中取勝, 在打壓俄國的同時,不惜雙線作戰挑戰一下中國。

媒體: "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一場口水戰"

盡管台灣民進黨一些人在基本理念上,的確與信奉萬事皆可能的拜登總統心有靈犀一點通。民進黨的心靈雞湯如,"有夢相隨,希望最美","敢拚才會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不得不看到, 台灣一直有不少客觀理性實事求是的聰明人,還有一群年輕、聰明又可愛的"投降派"。

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26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如果兩岸爆發衝突,54%的受訪者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這比相信會的人高出了18%。以下視頻截圖是一位台灣的著名評論員,在對比中美兩軍在台海實力的數據之後,尖銳地指出現狀和將來。

多虧了現代信息社會的發達資訊,巨大的客觀事實和數據造就了台灣不少旁觀者清的理性群體,比那幫烏克蘭人聰明多了。他們眼中有物,心中有數。至少對中美和兩岸軍事實力對比的簡單算術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客觀的結果和影響也是可見的。下麵的截屏是台灣一個電視台進行的一次街頭民意調查顯示,年輕又可愛的投降派占了一大半。

再看看美國媒體的報道是怎麽說的。CBS新聞5月24日報道,美國正在做什麽來阻止中國攻打台灣?周一拜登總統說,如果中國動用武力奪取台灣,美國將進行幹預。白宮隨後發表聲明,強調其立場沒有改變長期以來追求的 "戰略模糊性"。

CBS新聞問, 美國正在做什麽來阻止中國攻打台灣?"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一場口水戰"。CBS新聞高級記者帕爾默(Elizabeth Palmer)說,"這就是 "四方 "Quad的作用"。

美國時代周刊5月23日專欄文章,誓死保衛台灣的說法大膽, 但風險極大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多次表示,戰略上的模糊性是最安全的選擇。但這些所謂的口誤的頻率讓人懷疑它們是一種戰略賭博,目的是在避免政策發生任何公開變化的同時提高威懾信息。

文章說,拜登在東京的評論似乎是向 "戰略清晰化 "的轉變,盡管清晰化並不一定會轉化為台灣的安全。北京對拜登的言論感到憤怒。外交部發言人王文彬說,台灣問題 "純屬內部事務","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沒有妥協或讓步的餘地。" 如果美國說它要保衛台灣......那麽中國將首先廢除與美國的外交關係,然後中國將參與這場未完成的內戰"

澳大利亞政治學家說,拜登的評論可能是一個聰明的伎倆,向其他國家透露美國支撐其台灣和中國政策的基本情緒和戰略計算的變化。"它在增加威懾力的同時保留了合理的推諉。 因為它預示著美國在兩岸突發事件中可能的實質性政策反應的變化,而不公開改變美國宣布的戰略模糊政策。"

總而言之,台灣問題的本質還是中美問題。無論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怎麽說,怎麽解釋都沒有用,都隻是打口水仗。最後要看的就是實力、實力、還是實力。中美兩國在台海、在南海、在第一島鏈,甚至在第二島鏈(但不是在全世界)的軍事的實力。

實力為王、不服就幹

全世界都在看,中美兩方都必須要取信於世界,都必須要說到做到。中共政治局委員、外事辦主任楊潔篪5月18日在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電話時,對美台關係的發展提出警告,甚至強調北京不會懼怕采取反製行動。“如美方執意打台灣牌,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必將把局勢引向危險境地,中方必將采取堅定行動,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我們說到做到。” 

美國在台海,在世界的很多的地方所踐行的一貫宗旨和原則,就是把國際規則變成為了叢林法則:實力為王, 不服就幹。以下就簡短地回憶一下中美現代曆史上經曆的幾次海上對抗事件吧。

1958年大陸對金門的炮擊戰,中國海軍除了少量的魚雷艇巡邏艇和運輸艇之外,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海軍。美國派第七艦隊軍艦在台海護航,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1996台海危機,美國總統克林頓派了兩個航母艦隊到台灣東南,那時也絕對起作用。大陸隻是發射了幾枚導彈,搞了一場近海演習,實力不如人,隻能表示一下憤怒而已。2007年11月,美國小鷹號航母因為訪問香港被拒絕之後,賭氣由港返日本途中最後一次通過台灣海峽。至今已經15年,美國沒有一艘的航母穿越台海了。

再看2016年4月中美南海大較量,當時美國奧巴馬放棄了在南海對有爭議的海礁保持中立的態度,派遣了裏根號和斯坦尼斯號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 想威懾中國改變態度。解放軍4位上將坐鎮海南,三大艦隊派遣了一百二十多艘各種戰艦進入南海,還派遣的轟6K轟炸機攜帶反艦導彈進南海巡邏。最後以美國航母戰鬥群退出南海到菲律賓海而告終。從那以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天天抱怨著軍艦數量不夠用。特朗普總統一上台就提議海軍350艘戰艦的計劃,但因軍工實體建造能力不足,資金也不足,無法實現350艘的計劃。五角大樓在2023年財年對印太地區所提出的61億美元預算遠低於印太司令部提出的要求。參議員柯林斯說, “在這段關鍵時期,根據政府的預算要求,我們海軍艦隊到2027年將持續縮減至280艘艦艇,相較之下,根據五角大樓估計,到2025年,中國艦隊規模則將達到420艘,到2030年,他們將達到460艘,”

從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開始,就計劃把美國60%的軍力重新部署在亞太地從來對付中國。但不幸的是至今為止,美國依舊隻有日本橫須賀一個航母港口,從美國西岸派過來的航母要近10天才能到達台海,從關島基地過來的話也得四五天。去年美國在南海搞演習,兩個航母戰鬥群加上了一艘英國的伊麗莎白航母,上麵的幾艘F-35還是從美國借來的。但這是軍事曆史上第一次有三艘航母同時出現在南海。

中美海軍最近的一次較量始於5月2日,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七艘戰艦,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台灣島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進行訓練。其中進行了長達10多天的艦載機晝夜起降。這次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實兵演練,不僅僅隻有海軍和空軍的兵力,火箭軍常規導彈部隊也進行了聯合作戰訓練。也就是立體化的反介入區域組織體係的整體演練。正如外國媒體指出的是首次參加航母戰鬥群的055D驅逐艦。上個月美國媒體普遍報道了055D驅逐艦第一次發射了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被美國媒體稱為海軍的Game changer。因為目前為止,美國航母戰鬥群的三層防禦網都無法攔截超高音速導彈。

中國海軍在海軍節前首次對外展示055型發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該導彈的射程在1,000公裏至1,500公裏左右, 末端速度高達10馬赫。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正式列裝中國海軍後,將對美國的大型艦隻形成巨大的威脅,攻擊目標可以覆蓋整個航母打擊群。有專家表示,055型萬噸大驅配備該導彈之後,或將成為世界上火力配備最為強悍的水麵艦隻。媒體報道稱,中國新型海基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的麵世,不僅具備了打擊海上航母編隊的能力,而且表明在超遠程快速對海目標打擊領域,中國海軍已經擁有獨門秘技,不僅僅在第一島鏈內,而且在第二島鏈內外“可謂是獨步於天下”。報道還援引專家的話說,“055型大驅和鷹擊-21的搭配就是為了通過反介入和區域拒止來反製美國在該地區的海上霸權。通過發布導彈試射視頻這一前所未有的舉動,意在警告華盛頓和台北雙方,解放軍在反介入和區域拒止方麵擁有很多選擇"。

此前美國媒體還報道,中國空軍已在H-6N戰略轟炸機上配備了空射型的鷹擊-21反艦彈道導彈。因此, 解放軍目前已經形成陸基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17D, 空基機載YJ-21空射反艦彈道導彈, 以及海基YJ-21新型艦載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陸海空三位一體”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的作戰能力。

五月中旬中, 在西太平洋上遼寧航母戰鬥群與美國林肯戰鬥群最近隻相距兩百多公裏,第一次中美兩國的艦隊相互進入了艦載機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的打擊半徑。這也是美國海軍有史上第一次以實力相匹配的中國水麵艦艇編隊相遇對抗。同時現身進行對抗的還有兩艘美國的準航母, 兩棲攻擊艦“美國”號、“的黎波裏”號和日本海軍的兩棲攻擊艦"出雲"號,分別各自載有12架的F35戰鬥機。

遼寧艦屬於滑躍型航母,最大攜帶24架殲-15戰鬥機,另外還能攜帶直-9反潛直升機、直-18預警機。林肯號則屬於彈射型航母,攜帶36架F/A-18E/F戰鬥機,EA-18G電子戰飛機,以及10架F-35C隱身戰鬥機,另外再加上E-2預警機和各類直升機合計70-80架。噸位上中型對重型,艦載機戰鬥力方麵林肯號航母肯定更強,不過遼寧艦編隊陣容更強大,再加上背靠大樹好乘涼。距離陸地並不遠,可以得到陸基各式先進戰鬥機的支援,以及海上隨叫隨到的先進軍艦補充,整體實力絕對強於遠道而來的美航母。對於遼寧艦編隊中眾多的055型、052C/D型驅逐艦來說,幾百個垂發係統還是有抗打擊能力。中國對付F35隱形戰鬥機的戰略戰術一貫是打鳥先端巢,或者打不到鳥就打巢,航母尤其是防備能力很差得準航母,這些作戰平台首先會成為打擊或者二次打擊的對象。尤其是中國新式高超音速導彈對航母來說構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

1996兩個航母戰鬥群, 2022年還是兩個航母戰鬥群。加上兩艘左右的準航母和日本的準航母。中國海軍現有兩個航母戰鬥群。到年底中國有將有八艘055D驅逐艦,僅這八艘戰艦就有992枚 (124 x 8) 各種型號導彈,包括了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國外軍事專家們承認,中國北京現代驅逐艦不僅僅在數量上,也在雷達偵測和指揮係統的質量上超過了美軍現役的宙斯盾驅逐艦。顯然,中國海軍已具有強大的實力和能力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進行戰略部署和威懾。

美國在拜登總統訪問日本之前,第一次實現了在橫須賀港可以為兩艘航母進行補給的嚐試。裏根號航母出港,林肯號進港進行臨時補給,但美方沒有說是將在這個港口配置兩艘航母,因為基礎設施的能力不夠。正常的軍事常識知道,一個航母基地需要至少10,000工作人員,加上家屬孩子至少要有三萬人居住在當地。所以美國在整個的亞洲隻有日本橫須賀一個航母基地。幾十年前在越南金蘭灣有一個,菲律賓蘇比克灣有一個。現在沒有能力和實力, 也沒有外交條件在亞太再搞一個航母基地了。

古代戰爭諺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戰爭首先打的就是後勤供應。日本航母基地最多隻能提供臨時的兩艘航母後勤支持,一艘隻有從關島或夏威夷和其他基地過來。未來的十年中,如果美國無法在亞太建立第二個航母基地的話,要與中國明年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對抗將會力不從心了。總而言之,美國麵臨地緣戰略劣勢的簡單的算術題就是:能來多少?能呆多久?美國在亞太方向的最多數量就是三個戰鬥群了。打朝鮮還足夠了,對付中國嗬嗬吧!

現代戰爭是體係與體係的整體對抗,係統與係統的整體對抗,而不是僅僅依賴於一兩個武器係統。中國解放軍二炮部隊從幾十年前開始,不斷增加到現在的40個導彈旅的火箭軍,以至少三枚以上彈藥基數量計算,至少有將近上萬的中短程導彈,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等等。早就讓美國航母艦隊遠離1000公裏之內的第一島鏈外了。美國西岸軍艦過來台海要10天,關島過來也得兩三天。怎麽來?來多少?呆多久?用腳丫子想一想也能清楚。

由於這幾十年來美國實體製造業空心化、泡沫化,導致美國海軍的製造廠和維修廠的基礎設施和設備老舊和落後,美國海軍現役的11艘航母一直有一半以上的不是在趴在港口裏進行維修, 就是排隊等著進場維修。大修的時間也有原來的三年甚至拖到了五年。美國海軍有網站顯示美國每一艘航母的母港位置,現在所處的位置和狀態。這些年美海軍一直最多隻有四艘左右的航母可以在海上執行戰備巡航任務。去年一段時間在亞太竟然沒有一艘的航母。也導致了亞太航母的戰備巡航任務過分的頻繁,過度部署和過度使用。

中國會說到做到

繼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安全顧問蘇利文通電話,強調中國會說到做到之後,在拜登總統參加東京峰會之前, 中國國務院發言人又強調了"中國會說到做到"。在美國總統拜登抵達首爾展開對韓國以及後續對日本的訪問前,中國5月19日宣布將在南中國海舉行大規模軍事訓練和演習。在美國總統拜登展開亞洲訪問行程之際,中共宣布進行南海軍演,與拜登出訪韓國和日本的時間點重合。海南島海事局星期二公布了軍事演習海域的四點坐標,同時禁止其他國家的機艦進入演習區域。

5月24日中國空軍4架轟6H和俄羅斯的2架圖95可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共同進行了聯合巡航飛行,其間穿越了韓國的防空識別區,日本海、東海及西太平洋海域上空。這又一次聯合飛行清楚地向美日展示了中俄共同防衛日本海東海和西太平洋的安全和穩定的決心。

5月25日解放軍東部戰區開始在台灣島周邊進行演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行動再次指出,美方虛化掏空一中原則,不僅會給中美關係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也將使美國承擔難以承受的代價。據台灣的最新報道, 中國武直-10飛機又一次跨越了海峽中線。同天,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警告美國,不斷地切台獨香腸最終會切到自己的手。警告台灣屬於中國, 何來什麽中線?

中國的戰略定力,以戰促和、以武逼統

國內外媒體綜合分析指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持續挑釁,但必須看到,台灣問題的戰略主導權已經曆史性的轉到了中國大陸手中華盛頓實際上已經從不確定屆時是否派軍隊馳援台灣與解放軍作戰的“模糊戰略”往後退,其不能參戰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預期。美方聯合其他西方盟國對中國實施製裁已經屬於“第二道防線”。美國在通過挑釁引誘甚至逼迫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動手,以便動員形成整個西方與中國脫鉤的“大決戰”。但大國博弈是互動係統,不是美國能夠單獨操控的。

綜合分析指, 中國是亞太地區力量格局不斷重塑的最大變量,因為中國是力量的不斷增長方,所以時間在中國一邊。具體到台灣問題上,中國想什麽時間解決就什麽時間解決,想用什麽方式解決就用什麽方式解決。美方雖然咋咋呼呼 ,但他們越來越心虛,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在不斷失去對如何解決台灣問題的真實話語權。

中國媒體則自信地認為,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也有戰略定力。不會隨著美國的挑釁節奏而起舞。中國大陸如果認為時機不恰當,誰也不能“逼”我們發起對台軍事行動。如果我們認為解放台灣到了必須實施的時候,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揮師渡海登島。一旦解放台灣戰爭打響,相信大陸方麵一定會致力於實現兩點:一是用真正的閃電戰迅速解放台灣全島;二是讓美國組織不起來像對俄羅斯那樣的全西方對華製裁。中國不是俄羅斯,台灣也不是烏克蘭,實現這兩個目標中國都有充分的資源和優勢。

美國媒體的報道也能夠看出美國軍方對中國戰略的的基本認識和態度。美國參謀長聯席主席5月21日在西點軍校2022畢業典禮上, 告訴畢業學員,"在過去70年裏,我們美國在軍事上享有的優勢正在迅速消失,美國將,事實上,我們已經在每個戰爭領域受到挑戰:太空、網絡、海上、空中,當然還有陸地。" 他說,美國不再是不受挑戰的全球力量。相反,它在歐洲受到俄羅斯侵略的考驗,在亞洲受到中國經濟和軍事急劇增長以及朝鮮的核和導彈威脅的考驗......"。

從美國網站上最近國會通過的援助烏克蘭的400個億的詳細發費開銷可以看出來,美國軍方一貫的態度就是:沒有銀子是不多幹事的,沒有絕對的安全把握也是不幹事的。政客們誰TM要幹誰去幹。忽悠並不能使美國強大,強大是靠幹出來的,哪怕發動戰爭也可以。所以拜登說大話使小錢的結果,突顯得美國的主觀戰略意願和動機高過了客觀的軍事實力和能力。導致了就像世人所看到的:看著美國人做不成事情就對了! 

最後,5月24日,在拜登總統乘空軍一號飛越太平洋上空之時,收到了德州州長打來的緊急電話,報告德州小學23人的死亡。還沒有落地美國本土,拜登總統的工作重心又被轉移了, 韓國東京四國峰會和印太經濟框架受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幾乎都煙消雲散了。人算不如天算,時勢比人強,從特朗普開始,老天爺就注定讓美國進行戰略收縮,美國優先、美國第一就是先管好做好美國自己的事情。

Reference Link:

CBS News Report
https://www.yahoo.com/news/u-doing-deter-china-attacking-140458717.html

https://news.creaders.net/society/2022/05/24/2486853.html

https://www.yahoo.com/news/president-bidens-vow-defend-taiwan-17060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