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軍:"要盯著中國"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2-04-10 11:27:08

美軍2023軍事預算麵臨巨大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4月4日提出2023年國家整體預算為5.8萬億。2023軍事預算開支增加到8130億,其中其中給予美國國防部是7730億。拜登就此預算在講話中強調,"呼籲對我們國家安全進行曆史上最大的投資,運用這些資金來確保我們的軍隊,仍然是世界上準備最充分、訓練最好、裝備最好的軍隊。這也是向世界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這就是"我們重視財政責任、國內和世界各地的安全。"

美國國會軍事委員會所有兩黨的成員,都強調預算要確保足夠的國防開支。資深參議員羅傑斯(Mike Rogers),批評拜登總統的軍事預算,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會使美國變得虛弱和脆弱。因為數據指出,根據官方8%的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後,這次的軍費預算的實際美元支出能力至少削弱了4%。因此羅傑斯說,"習近平正在看著拜登總統繼續搖擺不定"。

4月5日,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出席2023財年國防預算眾議院聽證會, 聲稱美國將幫助台灣進行“自我防衛”,同時要讓中國大陸知道攻占台灣是個“非常、非常難以實現的目標”。這場聽證會是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為審議五角大樓2023財年的國防預算而舉行。米利強調中國仍然是美國麵臨的首要的長期地緣戰略挑戰。中國正在持續發展“關鍵的核領域、太空、網絡、陸地、空中和海上的軍事能力”,並且“他們每天都在努力縮小與美國及其盟國的技術差距”。

顯然,因為還在持續增加的8%的通貨膨脹率,2023年的軍事經費預算,實際上比去年減少了。更重要的是當前,美國開始了雙線作戰的模式,也就是要在西線對付俄國,又要在東線對付中國。因此,怎樣使用這筆經費預算麵臨著巨大的現實的挑戰。

美軍內部爭吵了很厲害,終於開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在2023年的軍事預算中,堅決退役了一些傳統的花費驚人, 而沒有多大作用的傳統武器係統(Legacy system ),省下錢來購買更多的有用的急需的新武器。下麵來看看美軍都幹了一些什麽驚人的事,這些事情在短期、中期之內會起到對美國的軍事力量起到什麽樣的作用。

首先,美國空軍將退役的33架F-22戰鬥機。空軍負責預算的副助理部長詹姆斯.佩西亞(James Peccia)空軍少將指出,這些飛機目前主要執行訓練等非戰鬥任務,如果要將它們升級到能夠參戰的水平,意味著在8年內投入至少18億美元,成本太高。空軍的解釋是,“這筆錢應該花在F-35等較新的機型上,也可用於加快推動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與此同時空軍2023財年又降低了F-35采購量,由此來看美國空軍是在押寶第六代戰鬥機,即下一代隱形戰鬥機(NGAD)項目。這意味著美國空軍自認為現有技術裝備, 已經無法壓製同樣裝備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中國 (美太平洋艦隊司令上月評價過F35與中國的殲20多次遭遇的事件),隻能寄希望於下一代戰鬥機,為此不惜犧牲眼前戰力。為了保持空軍戰鬥機規模,美國空軍未來每年將采購兩個中隊24架F-15EX戰鬥機(為雙發戰鬥機,2.5倍音速,載彈量大並可發射高超音速導彈, 但非隱形戰機),但整體而言未來美國空軍戰鬥機規模將呈下降趨勢。並且,F35戰機的三種型號都是單發動機、載彈量很有限的戰機,它們作戰半徑都在500公裏以下,也就是說, 進入第一島鏈後沒有加油機就回不去。美軍現役的兩種加油機都不是隱形的,所以目前美軍的航母和準航母上所使用的每三架F35戰機中,有一架是用來擔任加油任務的。

第二,根據美國海軍2023財年計劃,將采購9艘軍艦。忍痛割舍退役的則多達24艘軍艦。包括現役全部9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5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4艘船塢登陸艦,2艘攻擊型核潛艇,2艘艦隊油船,2艘遠征轉運碼頭艦。其中,濱海戰鬥艦與遠征艦都是服役不到10年的新船,16艘尚未達到使用壽命,5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占美國海軍現役巡洋艦數量的近四分之一。美國海軍艦艇規模將因此減少15艘,除掉無人駕駛的艦艇的生產製造之外,預計2023年至2027年美國海軍艦艇規模將為285艘、287艘、287艘、284艘、280艘,不僅遠低於此前355造艦計劃、350造艦計劃的355艘和350艘,也低於中國海軍艦艇規模。2019年時,美國媒體驚呼中國海軍艦艇規模超越美國,當時特朗普總統就要求設立355艘艦艇的目標,但後來因為國防預算開支和造船廠的造船能力的限製而不得不放棄。

美國海軍能容忍軍艦規模低於中國,隻是為了節省36億美元,可見美國海軍為應對來自中國威脅決心之大。海軍此舉同樣也反映出其現役巡洋艦、驅逐艦,相對於中國海軍已經難以占據優勢,不得不押注下一代驅逐艦即DDG(X)項目,同時建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最新改進型阿利伯克Ⅲ級維持艦艇規模。相比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的問題更大,現役2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或已超期服役, 或將於未來幾年達到服役壽命,現役69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中的21艘阿利伯克Ⅰ級也將於未來幾年陸續達到服役年限,都麵臨退役問題。

最後,針對中國"急劇擴張"的核武庫,2023財年美國也投入至少344億美元更新核武器庫,相比2022財年的277億美元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美國空軍最近公布了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哨兵”,以取代已經服役超過50年的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在一些國家的強烈要求之下,放棄了他在競選之時提出的美國要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戰略承諾,反映了麵對著中國和俄國的嚴峻挑戰的美國, 更是不能夠向世界示弱。

美國三軍向前推進,緊盯著中國

作為世界警察的美軍,麵對著遼闊無比的太平洋地緣戰略的劣勢,基本上還是麵對著簡單的算術題: 到台海、到第一島鏈、到中國的門口來打仗,有多少軍事投射平台可以使用,怎麽來?來多少?能呆多久?沒有絕對的優勢和勝算,這戰怎麽打?根據中國在台海和第一島鏈的阻止和反介入戰略,按照美軍目前的總體戰略設想,就是如何進入第一島鏈,如何在第二島鏈內保護自己的同時,進行有效的攻擊。

4月3日, 美軍海軍部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 都講到了在亞太向前推進,麵對中國挑戰的問題。但武器和軍事投射平台這幾年還差遠著呢。美軍終於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在2023年的軍事預算中堅決退役了一些傳統的花費驚人, 而沒有多大作用的傳統武器係統(Legacy system ), 省下錢來購買更多的有用的急需的新武器。但是這都需要至少三到五年才能夠裝備成軍,並且成軍之後能夠通過實戰訓練成為威懾戰力。主要的比較實用的武器裝備有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核潛艇,海軍目前隻有四艘2008年前改裝的哥倫比亞核潛艇,每艘可以發射154枚戰斧潛射導彈。隻有兩艘配備在太平洋方向。正在研究測試中的高超音速導彈,其他新武器還都在研究和測試中。

在中國解放軍中遠程打擊火力快速發展的當下,美軍早已確認包括韓國和日本在內的第一島鏈駐軍安全“無法保障”,甚至連第二島鏈上的關島基地也難言安全,因此正在全力推動分布式作戰部署(類似於傳統的遊擊戰術),將駐日韓美軍主力裝備後撤到太平洋的廣袤島嶼群中,以防遭解放軍火力“一鍋端”。據報道,美軍為此已經調查研究了44個太平洋中的前沿島嶼。美國軍方新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從第一島鏈之外發動攻擊,並控製第一島鏈製空權、製海權和電磁權。當然,沒有新一代的更先進、更發達、更多數量的軍事投射平台,這些都很難做到,也就是說躲開避開第一島鏈中國的中程導彈的絕對優勢,而又能打擊和控製第一島鏈。

海軍負責人邁克-吉爾德(Mike Gilday)上將告誡,"鑒於歐洲現在發生的一切,我想我們這一組的三個人都說,'要盯著中國'"。Gilday指的是他自己、Berger和海岸警衛隊司令Karl Schultz上將。吉爾德指出,不要隻關注海軍的總艦數。"他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遊戲--這是一個能力和數字遊戲。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吉爾德認為,海軍必須在亞太地區保持艦艇航行以監視中國。吉爾德說,一支持續存在的艦隊可以使中國在對其鄰國采取行動時三思而行,或者至少有助於確保世界看到真正發生的事情。"我認為,我們在西太平洋地區每天做到這一點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你不能以虛擬的方式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在那裏向盟友和夥伴保證看到這種活動"。

吉爾德指出他的部隊不得不做出艱難的財政決定,盡管艦隊在縮減,他說23財年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業基礎能力,以製造遠程和高速導彈:先進能力魚雷、海上打擊戰斧導彈、標準導彈-6 1B導彈、遠程反艦導彈和聯合空對地對峙導彈-擴展範圍。他還指出,這一要求將使海軍的飛機、艦艇和潛艇獲得它們所需要的能力,以便在近期到中期內更加成功。

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傑(David Berger)將軍, 將 "向前推進 "描述為海軍陸戰隊已有工作的延伸"。即將出台的國防戰略將強調 "向前運動"作為未來行動的支柱。他說:"讓海岸警衛隊、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場--我認為特種作戰也是如此--一直向前推進,不是以戰鬥的方式進入,而是一直向前推進,讓[國防部長]更好地了解他麵前的情況。他說,向前運動代表著 "威懾 "對手的第一個機會,如果中國想把防線延伸得更遠,而我們已經在那裏--這讓它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塞繆爾-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4月4日說,"我們現在的行為是這樣的,即我們正在執行拒絕、防禦、支配的意思。拒絕第一島鏈內的目標, 保衛第一島鏈上的盟友和夥伴 ("We're behaving that way now in the sense that we're executing deny, defend, dominate. Deny objectives inside of the first island chain. Defend allies and partners along the first island chain. And dominate when outside the first island chain”) 。帕帕羅更準確和全麵的意思就是指,美國在太平洋的海空潛的力量能夠拒絕阻止中國的軍事行為,即不僅可以在第一島鏈之內保護自己和盟友不受挨打,還可以在製海權、製空權和電磁權方麵占居支配的進攻的地位。

這位總司令把重點放在今天的準備工作上,並為近期開發改進的武器和傳感器,同時在能力方麵有所縮減,並指出他隻希望艦隊的規模能達到他能適當配備人員、訓練和維持的程度。上周發布的2023財年預算申請將使艦隊從現在的298艘縮減到2027財年的280艘。立法者同意海軍必須準備好應對來自中國的近期威脅,但認為海軍需要更多的艦艇,而不是更少,以建立可靠的威懾力。

當今, 美國政府依舊處在疫情控製的過程中,比如,繼續進行檢測等疫情防疫措施的政府開支已經花完,一直無法得到新的經費。經濟的複蘇和抑製通貨膨脹的艱巨任務也需要政府的進一步投資,這時候美國政府依舊采取增加國防預算(占整個預算5.8萬億的14%)、鑄犁為劍、窮兵黷武的政策,這對於是否能夠為美國繼續維持美元和全球經貿關係的穩定,為世界和平和安全,以及美國軍事霸權的穩定做出貢獻,都還需拭目以待。

Reference Link:
1. https://www.yahoo.com/news/navy-marines-push-campaigning-forward-193602173.html

2. https://www.yahoo.com/news/navy-marine-leaders-see-ukraine-211030613.html

3. https://www.military.com/daily-news/2022/03/30/navy-names-ships-it-wants-scrapped-congressional-protests-grow.html

4.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1/06/the-five-surprises-in-pentagons-2022-budget/#:~:text=The%20budget%20proposes%20buying%2085%20aircraft%20in%202022%2C,the%20Air%20Force%20has%20requested%20for%20several%20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