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焦慮症的根源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1-05-19 14:04:43

美國21萬億GDP為什麽讓人高興不起來?

美國2019年21萬億GDP中主要產業的組成比例,也就是經濟的結構數據如下圖顯示:美國的實體製造業隻占了11%,同期中國的實體製造業(2010年超過美國)占據了GDP的33%,正好是美國的三倍。美國的建築業占了4.1%, 同期中國的建築業是7.1%,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並且,在美國的11.4%的製造業中,波音飛機(以往每年5000個億的產值)和美國的F35等軍用飛機製造業起碼佔了三分之一以上。 美國的GDP實體企業的貢獻除掉波音和軍火工業根本所剩無幾了。這也反映在僅僅在我們州方圓百裏除了一個化工廠,再找不到第二家生產產品或商品的工廠。本州僅有的一個從中國進口材料加工成鐵釘的工廠,也在特朗普打貿易戰的第一年關閉了。

美國的GDP中,服務業占據了80%以上,一方麵這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的高度成熟和發展有著必然的聯係。但另一方麵也反映出總體經濟中實體企業製造業比例和比重的嚴重失調和不平衡,這也是美國GDP中的一個結構的重大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曆史的現狀來看,在國家經濟管理政策的宏觀層次上美國並不存在著一個可以調節和管理壟斷資本集團投資的利益取向和國家的戰略安全利益相平衡的機製和功能,這就造成了近年來美國GDP結構也就是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也直接導致了這幾年美國在國際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戰略上的重大風險和安全焦慮症。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美國的政客們, 都切切實實、膽戰心驚的意識到實體企業空心化外移化和美國GDP產業產值比例失調的這一嚴重後果。

美國當前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麽?製造業,製造業,還是製造業。比如, 根據維基百科和美國媒體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鋼鐵、水泥和鋁產量世界第一,其中鋼鐵的產量是美國的九倍。僅僅在2012-2015年,中國消耗的水泥比美國在整個20世紀用掉的更多。實體製造業的萎縮也嚴重影響到了美國的軍工製造業。比如,特朗普2017呼籲建立350艘艦隊,海軍迅速進行了結構評估並提出了355艘的新目標, 總統和國會都認可了。然而,由於艦艇建造能力和速度的原因(美國隻有一個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 可以製造航母),也加上資金的問題,355艘艦艇的目標崩潰了。再如,美國近一半的航母大修工程(需3-5年)因為缺少大船廠和生產製造能力,維修排期至少需要等五年以上。去年,美國國防部隻好把製造10艘護衛艦的55億合同交給了意大利船廠。

中國人琢磨產品和商品,印度人琢磨客服和軟件,美國人琢磨股票選票

以上標題雖有所誇張,但確確實實反映了美國的部分現實。美國2019年GDP的結構數據顯示, 美國的金融、保險,資本財產管理等占據了GDP的21%,成為最大的一個部分。特朗普上台之後就減少了大中型公司的稅收1.5萬億,這些錢的大部分都進入了股市。這些年來美國上市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把反饋回贈自己的shareholders 作為了首要任務,公司股票的Performance 比公司生產管理經營和再投資的performance還重要。股票不斷地上升,並由此帶來巨大的 Dividend 和 Bonus才是公司的生存之道。從總體上看,大公司減少了R&D的錢和其他方麵的投資。這也是拜登總統講話中提到的美國對科技的投資少於了過去的2%。大部公司使用了大量的資金不斷回購買本公司的股票,使得公司股票都水漲船高錦上添花。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美國股票總市值為49萬億美元。占據了全球股市將近100萬億總值中的一半。該市值是所有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或OTCQX美國市場上市的美國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並且,在2020年盡管發生了大流行病,美國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一年期間增長了20.22%。這從一方麵證明了美國金融投資業,也就是金融資本瘋狂追求利潤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當華爾街搞金融投資的,小手指一動就可以賺幾百萬上千萬,全國上下大小資本擁有者,有誰還要投資到實體企業或者服務業去賺那麽10-20%利潤的辛苦錢呢? 同樣,當大公司把他們的股市增值和回饋share holders當作首要任務,把公司的盈利回饋給他們的股東,誰還會不斷地投資於擴大再生產,R&D即新的科學技術和研究呢?

美國GDP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的更深層的矛盾還在於:股市增加的錢都到哪裏去啦?根據美國網上Census Bureau的統計數字分析就可以得出客觀的結論。全球化的20多年來,尤其是上10年來美國經濟所賺的的錢大部分進了大公司和5%不到的頂級富人的錢包了。數據表明,美國隻有60%不到的人擁有股票(包括退休賬戶401K等等),而在這60%不到的人中間,10%的人擁有了90%的美國股票。這造成的美國這些年來國窮民不富的現象。拜登總統提出的加大征收美國1%富人的稅,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國家手段。

總而言之,從上麵的兩個圖表的數據中可以推斷出,美國總體資本的投資,美國經濟和GDP的產業結構發生的二個重要的變化。第一,過去三十多年中,美國金融資本集團已經實現了本土實體企業投資的逆向化,造成的實體企業空心化和外移,把中國變成了美國的製造工廠和世界的製造工廠。還在進行的是本土服務業投資資本的逆向化,造成了大量IT等服務業空心化和外移,把印度變成了美國的客服中心和辦公室。這兩大金融資本投資的行為模式和趨勢一個已經完成,一個正在完成,這些變化和發展不僅使得美國本質上更加的依賴於中國和印度,也在一定條件下也對美國的地緣戰略政治和國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和影響。

比如,據媒體報導,由於印度上月以來遭受新冠疫情的重大衝擊,使得美國公司企業在印度雇用的幾百萬員工中,有近三分之一處於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是半停工的狀況。美國媒體5月18日的一篇文章則對美國IT服務業已經依賴於印度的現實狀況提出警告,文章摘要如下。

美國需要平衡在IT服務方麵對印度的依賴性

當美國尋找戰略來抗衡今天迅速崛起的中國時,沒有哪個國家比印度更重要。隻有印度能與中國的龐大人口、低成本勞動力供應和深厚的世界級技術人才基礎相媲美。美國和印度在政治、文化和語言方麵有很強的親和力,兩國都把中國視為軍事和地緣政治的對手。雖然美國和印度的利益並不總是一致的,但潛在的協同作用,包括將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印度,是真實存在的。但還有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動態。盡管COVID-19已經讓美國非常清楚地意識到它在許多基本製成品方麵對中國的依賴,但我們在信息技術(IT)和其他高科技服務方麵對印度的依賴卻遠遠沒有得到關注。這種日益增長的數字依賴性有五種主要形式。

(1) 美國是TCS、Infosys、Wipro、HCL、Cognizant等印度IT服務供應商的最大市場,這些公司在2020年對美國的銷售額合計約為500億美元。

(2) 美國的IT服務公司,如埃森哲、IBM、德勤和DXC,大部分的實際工作都在印度進行。僅這四家公司就在印度雇傭了約40萬人。
(3) 超過1000家美國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業務,雇用了約100萬人,從事從後台IT和呼叫中心到戰略創新和研究與開發的各種工作。
(4) 有超過40萬的非美國居民通過H-1B簽證計劃在美國工作。大約四分之三的人來自印度,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從事IT行業。
(5) 印度裔美國人在矽穀有大量高密度的存在,美國精英大學的印度學生和教授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工程領域。

上述前三項每年約占800億美元的進口IT服務,遠低於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超過4000億美元的商品,但對於一個單一的行業部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數額。此外,美國對印度的依賴有一個方麵比對中國的依賴更大。對於中國,美國的依賴性僅限於製造業。但現在幾乎所有的美國產業部門都依賴印度的IT支持。盡管依賴印度並不像依賴中國這樣的地緣政治對手那樣可怕,但這仍然是一種依賴性。

還有一個令人不安的平行現象。在過去的30年裏,中國已經從一個商品產品的合同製造商發展成為許多戰略部門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同樣地,印度的IT服務業一開始是提供低成本的後台服務。然而,近年來,它已經擴展到前沿領域,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分析、雲遷移、物聯網和其他形式的 "數字化轉型"。大量的 "美國創新 "現在被外包給了印度,特別是在數字技術和生命科學領域。如果印美關係繼續加強,美國關注其利益,這些依賴性應該證明是可控的,並且肯定會幫助美國(和自由世界)與中國競爭。但至少有兩種情況下,今天的依賴關係會帶來重大風險。

首先一個方麵是對等性。印度的IT服務公司非常重視他們在美國輕鬆做生意的能力。盡管美國的技術巨頭,特別是穀歌、亞馬遜、微軟和臉書,在印度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中處於有利地位,但在印度做生意仍然具有挑戰性。美國和印度在知識產權保護、稅收、監管、數據治理、隱私、對本地公司的優惠和其他政策領域往往存在尖銳的分歧。更廣泛地說,印度有自己的自給自足,由總理莫迪推廣的印地語運動,旨在減少印度對外國公司的依賴性。在這些複雜的領域進行談判時,依賴桌子對麵的人絕不是一個好主意。

第二個方麵涉及中國。雖然近年來印度和美國的關係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不能保證這種情況會繼續下去。印度有著不結盟的悠久曆史,目前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很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如果是這樣,印中關係的巨大經濟潛力就會凸顯出來。對美國來說,最可怕的情況是中國的製造業實力與印度的IT服務和英語能力相結合。不難想象,世界的經濟重心會如何決定性地轉移到南亞和東方。

媒體文章最後指出,長久以來,美國忽視了它對一個崛起的中國日益增長的依賴性。到目前為止,它對印度也是這樣做的。美國需要利用印度的巨大能力來有效對抗中國。但在經曆了一次依賴之後,美國明智的做法是避免再次依賴。就像對待中國一樣,首先要承認存在問題,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堅持貿易互惠,並找到一種方法來利用全球能力,同時保持對自己命運的控製。

應該看到,以上美國媒體提出的文章隻是一種理論和觀點,遠遠還沒有進入美國政府的視線雷達和決策過程。並且,美國經濟體製生態環境中一直奉行的是小政府大社會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在哪裏生產?怎麽生產?生產多少,最終都是由資本家說了算。特朗普尤其是拜登總統想搞大政府,計劃經濟,國家戰略投資和福利社會主義,這些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非常的骨感,沒人知道有多少能夠最後實現而不成為畫餅充饑的黃粱美夢。

Reference Article Link:
https://www.yahoo.com/news/u-needs-balance-dependency-india-20330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