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美國人更容易歧視亞洲人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20-08-28 10:24:02

自從3月16號特朗普在推特上第一次的使用中國病毒 Chinese Virus一詞後,至少連續使用了十多次以上。一直到8月24日,特朗普在共和黨大會上接受了廣泛的接受的提名之後,再次使用中國病毒 China Virus一詞,他還專門為此進行了辯解說"中國病毒'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但他不想用不同的名字來稱呼它,因為有些人可能會受到侮辱,但事實就是這樣"。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特朗普明知這種因果關係,也就是使用中國病毒一詞會造成亞裔人民受到侮辱歧視,但為了自己的競選私利啥也不重要。


共和黨內也有人不同的意見反對使用這一詞,因為會導致不僅僅是華人,而且亞裔種族的人都會麵臨更多種族歧視傷害的可能性。盡管特朗普使用中國病毒所帶來的種族歧視的效應隻是不少人的擔心和推測,科學的社會民意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第一次證實了這個負麵效應及其因果關係。

美國媒體8月27日報道,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朗普總統更信任的美國人更有可能對亞裔美國人采取歧視行為。俄亥俄大學醫學院教授伯克利-弗蘭茲(Berkeley Franz)和俄亥俄大學心理學教授林賽-達納尼(Lindsay Dhanani)共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生活在全美兩大政治派別的1140多名成年人的觀點和意見後得出這個結論:對病毒的準確知識較少、對科學的信任度較低的人,對亞裔的態度更消極。

研究者還批評說,特朗普繼續把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稱為 "中國病毒",用這個錯誤的名詞來回避對他的政府在解決這一流行病方麵失敗的批評。特朗普還曾將這種病毒稱為 "功夫流感"--聲稱他的言論是針對病毒的起源地中國,而不是為了貶低或傷害亞裔美國人。但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的弗蘭茲認為,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的研究結果最令人信服的是,來自領導人的公共衛生信息具有真實而重要的後果,不僅相信COVID-19是嚴重的或了解它是如何傳播的,而且還塑造了對美國種族和少數民族的態度"。

根據文章的報導,自疫情開始以來,一直在收集針對亞裔美國人(簡稱亞非裔社區)的騷擾和攻擊報告的一個倡導團體表示,特朗普的語言進一步助長反亞裔情緒和仇外心理。Stop AAPI Hate報告說,截至6月3日,自3月初以來,全美記錄在案的反亞裔美國人歧視事件接近2066起。在這些事件中,約有一半的肇事者特別提到 "中國 "或 "華人 "的字眼。例如,"滾回中國去"。在弗蘭茲的研究中,受訪者被問及他們對美國亞裔的態度和偏見。調查問題包括以下:

你對亞裔美國人的態度如何?
你有多大可能從主要由亞裔員工組成的餐廳點菜?
在公共汽車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你有多大可能坐在亞裔旁邊?
你有多大程度上試圖限製與亞裔顧客或同事的互動,或在公共場所故意離亞裔遠一點?

這些受訪者還被要求對他們對科學和科學家的信任程度,以及對特朗普的信任程度進行評價(從完全不信任到完全信任)。研究人員假設,"對總統的信任可能會增加對那些以病毒來源國("中國 "或 "武漢 "病毒)為框架的信息的接觸"。他們還推測,"淡化科學,強調病毒的亞洲來源,將有助於激起對非群體的偏見"。最後研究分析的結果證實了這兩種假設完全成立。心理學教授達納尼指出,"通過詢問人們在這些群體周圍的安全感如何的問題,我們可以捕捉到人們是否已經將病毒的風險與亞洲後裔的人聯係起來,而不是來自病毒傳播同樣多的國家的人"。

隨著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襲擊事件不斷被報道,達納尼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引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我希望它能真正凸顯出,除了生活在大流行病中的壓力之外,亞裔美國人被種族歧視中傷,不得不駕馭真正具有挑戰性的經曆"。她說。最近,其中幾起歧視性攻擊事件成為全國性的頭條新聞。7月初,舊金山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的CEO被拍到在加州蒙特利的一家餐廳向坐在他附近的一個亞裔家庭卸貨。當被要求離開餐廳時,可以聽到這名男子Michael Lofthouse說:"特朗普要搞死你! ... ...你們這些混蛋必須離開。"

文章還提到,在亞裔美國人社區內工作的菲律賓裔心理學家馬斯卡多(Therese Mascardo)指出,特朗普稱其為 "中國病毒 "或 "武漢病毒 "時,他讓人很容易轉而指責別人,"不幸的是,人們為自己的挫折和困難尋找可指責的人,這是典型的人性弱點",找一個替罪羊讓一些人有了控製感。由於沒有什麽信息可以讓人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創造一個關於誰是罪魁禍首的故事可以提供保證。事實上,俄亥俄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對病毒了解較少的人更容易表達反亞裔的情緒。"可能很難接受這種流行病的發生,隻是因為流行病的發生--這種真相讓我們感到無力和失控,"馬斯卡多說,"現在,特朗普顯得不是無能為力,而是確定了一個影響美國的敵人--一個我們可以把挫折和攻擊集中在上麵的'壞家夥'。" 她補充說,為了對抗這種有害的意識形態及其激發的仇恨言論,美國人需要把種族主義事件看作是一個美國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 "亞裔美國人的問題"。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大約有十分之四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疫情開始以來,人們對亞裔表達種族主義觀點的情況變得更加普遍。現在,這種認識需要加上行動,馬斯卡多說。"我想告訴大家,當你看到種族主義發生時,要大聲說出來。不要屈服於'旁觀者效應',我們認為別人會做一些事情,從而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是一個掌握了巨大的宣傳的軟實力和話語權的人。天天忙著發推特, 找機會出來說話。他說出來的每句話都會給大量的美國人造成不斷的甚至深刻的影響。Monkey see,monkey do,有樣學樣,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美國大選將進入60天的倒計時。誰能反對種族歧視,反對使用“中國病毒"? 美國民主黨曆史傳統上更多代表了廣大少數族裔的利益。在美國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麵,民主黨一直堅定地維護和強調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強調所有的種族,族裔都應該平等的政治正確的立場。這在特朗普執政三年多來種族歧視加劇,不同族裔越加陷入種族撕裂狀態的當今, 顯得尤為難能可貴和重要。

特朗普根深蒂固的深層意識和情結就是白人至上主義,這也恰恰是少數華人川粉不願意看到或者不願意承認的一個死穴,而民主黨傳統上在這一方麵做得較好。在上個月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批評特朗普又使用"中國病毒"時,反譏為"特朗普病毒"後,拜登也批評特朗普使用"中國病毒"是對整個亞裔人的種族歧視。他舉例說,至少美國人無法區分中國人和日本人韓國人。拜登如果入主白宮,極左翼的抗議示威活動應該將會銷聲匿跡。他將會重新的扛起反種族歧視這一政治正確的大旗。並且,以奧巴馬還不一樣,拜登更加能夠代表了白人多數的族裔,他更具有能力和優勢來平衡和處理白人大多數以少數種族族裔之間的關係。

最後搭上一張美國攝影師抓拍的曆史性鏡頭,那些最典型的,最可能有種族歧視傾向的人物。雖說是人不可貌相,但畢竟是相由心生,貌從內起。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