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不打不相識,不鬥不成交
文章來源: 北美_原鄉人2019-12-17 07:31:38

正如美國媒體所總結,特朗普一貫使用的極限施壓的政策,實質上就是把原來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升級到衝突和對抗的層次來解決。中方則強調樹欲靜而風不止,貿易戰也是美國先發動的,中方一貫主張不願意打,也不想打,但也不怕打。所以,雙方的立場和方法決定了中美在現在和今後較長時間內將通過不打不相識,不鬥不成交的這種基本模式來解決相互之間的一係列的問題。並且,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將會是中美之間解決貿易關係問題的另一個時間的縱向模式。

本人在9月的"中美貿易談判進入了雙向拖延模式"的博文指出,在幾個重大的問題上,中美雙方都不願意作出讓步,所以雙方會繼續對抗並僵持下去,一直要到最後兩敗俱傷,雙方都被打的現出原形來的時候才可能會坐下來談。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什麽條件的變化使特朗普同意做出一定的讓步,與中方相向而行,從而達成的第一階段的協議呢?特朗普商人總統的思維方式說好聽點,就是他的MBA推崇的不斷變換策略的"追蹤決策",中國及其他目標都是 moving target。說難聽點就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一切最終聽從他經驗和直覺的判斷。當然,可以看出特朗普現在越來越學會聽取他智囊團數據和意見,以及華爾街和商業大佬的反饋了。

主要原因首先就是美國的經濟形勢,第一,盡管美國的就業率和股市都達到了曆史新高,但眾所周知,股市向好和經濟強勁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並且股市可以在一周之內可一落千丈而進入熊市。就業率雖然高,但正如經濟統計的數據一直指出隻有數量沒有質量,因為大部分新就業的工作都是低收入或者沒有福利的。

第二,受一年多來貿易戰直接的和間接的影響,美國GDP分別由第一季度的3.1,掉到到第二季度的1.9和第三季度的2.1。

第三,最近美國國內的一些經貿數據,也促使美國談判團隊重新評估談判策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12月2日公布的製造業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環比下降0.2至48.1,連續四個月萎縮。分析人士預計,由於歐盟,中國和世界經濟的下行造成訂貨減少,加上短期內美國製造業,尤其是美國汽車製造行業和年產值5000億的波音公司不僅將難以複蘇或將繼續麵臨雪上加霜,所有這些都將可能使美國經濟在明年進入衰退階段。並且不排除明年1月美國聯儲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第四,自從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股市保持了向上的勢頭,尤其是特朗普的為企業減稅1.5萬億,更為美國股市錦上添花, 至今為止上漲了至少35%以上。特朗普也自引以為豪,到處誇耀他對股市做出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把他和股市的繁榮,美國華爾街及跨國大公司資本集團的錢袋子緊緊聯在一起。其實,美國華爾街資本集團和美國跨國公司資本集團的利益並不同意與中國全麵對抗,並且不斷的對他們造成巨大傷害,包括特朗普的關稅,股市下滑和經濟陷入減速,甚至蕭條的狀況。美國資本是絕不會坐等看著這種事發生的。實際上,美國華爾街精英們為中美貿易戰早就給川普準備了A計劃和B計劃。華爾街A計劃的加關稅是短期的, 不會引起通脹,結果就是見好就收。而B計劃 是貿易戰加關稅再加上金融戰和製裁, 是長期的,必然引發美國未來通脹。在華爾街精英們的戰略中,B計劃是預案,雖然殺傷力巨大,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辦法,以備萬一中方一點不讓步。 但實施B計劃需要做好準備和一個緩衝期, 等美國把至少一半以上的產業鏈先移出中國後再實施,以降低美國的通脹和對廣大消費者的直接傷害。當然,特朗普不僅沒有耐性,更是想賭一把,覺得貿易戰很好打,很容易贏。他曽派國務卿彭配奧去越南等國,探尋產業鏈大規模轉移的可能性,但空手而歸。殊不知比如越南雖然已出口美國大量棉紡織品和鞋子,但幾乎所有的原材料供應鏈的上遊都在中國。

所以隻剩下A計劃,華爾街通過姆努欽不斷地勸說特朗普適時見好就收。但特朗普不僅視其它的基本經濟關鍵數據而不顧,一直沉迷於勞動就業率和股市都不斷地高漲的成就。還一心想成為第二個裏根,想要打垮中國,並為自己再次當選增加更多的資本。所以他不聽姆努欽的,不但忘了自己不懂經濟,還一個勁怪美聯儲和他作對。所以今年以來,3月,5月,8月,10月,美國股市至少有四次股市大跌都直接地和特朗普繼續對中國施壓,拒絕向中國讓步的負麵新聞相關。比如,8月14日道瓊斯指數大跌了800點,雖然是因為長短期證券利率倒掛,但也是由於貿易戰帶來的負麵影響造成的。華爾街隻能通過給自己放血來告誡特朗普,希望他能聽進去姆努欽的勸告。 如果他繼續執迷不悟, 華爾街將會繼續放血來加大警告。由此美國媒體還總結出來,任何時候隻要股票大跌超過5%,特朗普肯定會退讓並且出來挽救,接著又重新不斷為中美貿易談判釋放正麵的消息。這就是今年以來,大家所看到的中美貿易談判隻開花不結果狀況的根源。

第五,特朗普已經全部把他的一切重心轉為的競選連任。也就是說他能不能連任已經高於能不能真正打贏中美貿易戰了。沒錯,選戰輸掉的話他還能打什麽呢?中期大選丟掉的國會眾議院和他的貿易戰負麵影響有關。特朗普清楚地知道他的那三分之一的基本盤是不夠的,將近三分之一中間選民他必須爭取的勝選目標。不斷加深貿易戰引起美國股市動蕩,觸發經濟下行,促使通貨膨脹,直接的傷害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觸及社會命脈,必然會導致國內政治動蕩衝擊他的選情。同時,曆史上美國金融寡頭及全球壟斷資本對任何政治人物包括總統造成的經濟下行股市下滑是沒有容忍性的,尤其是在大選期間。

第六,當然也必須看到中國為打贏貿易戰做出的一係列努力,包括繼續擴大改革開放,促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創新,和穩經濟保金融的各項措施的結果也完全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如果繼續對中國征收新的關稅,將會進一步造成中美的經貿對抗和傷害美國廣大消費者利益,從而大大的增加了他贏得下次選舉的風險,這都是特朗普不願意看到的。

總之,人算不如天算,這個天就是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回歸現實,回歸理性,這是任何人做任何事想要成功的根本原理和原則。特朗普終於漸漸悟出這點道理和規律,盡管據美國媒體報道他仍然很不甘願。大家都見證到在這22月的談判中如何一波多折。最初是特朗普先反悔,不僅推翻原先承諾的原則協議,還擴大貿易戰增加第二輪關稅並且威脅第三輪。第二次根據美方的說法,中國領導反悔,不承認所謂原先已經達成的承諾。接著一些明顯的變化是特朗普在十月份接見了劉鶴代表團以後,還對記者說中國的貿易談判者 really tough 之類的話。井且改變了談判的策略。放棄了原先強調的要達成一個全麵的協議而不是部分的局部的協議。由此第一階段的協議正式的成為雙方的努力目標。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從原來的不去除任何已增加的關稅到同意減少一部分。有意思的是大家還看到,中美談著談著,一直很頑固老練被稱為經濟沙皇的萊特希澤變成了現實主義派,白宮經濟顧問費德洛也不亂說話了,內瓦羅基本上閉嘴了,加上原來的姆吾欽是華爾街的精英理性派總代表,最後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的加入,中美談判就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了。

當然,還必須提到的就是,美國民主黨和國會對特朗普進行的彈劾聽證也對特朗普最後的決定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那天,國會正在進行最後的聽證裁決。特朗普顯然也需要一個戰術對衝效應來抵消美國民主黨給他選情帶來的負麵衝擊影響。

最後,中美關係難免一波三折,一波多折。特朗普很可能還會在本國的一些經濟情況好轉之後,或者在他重新當選之後,又重新對中國強硬起來,找新借口增加關稅。希望中美兩國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不打不相識,不鬥不成交。打和鬥隻是手段,不應該也不能夠成為目的。打相識鬥成交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相識和成交才是最後的目的,才是有利於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