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日記》一個廢人的蛻變
文章來源: 雲霞姐姐2023-07-07 10:54:31

 

(二十五)一個廢人的蛻變

 

人生,有步入高光的時刻,也有陷入塵埃或掉進低穀之期。

遇見他,是在他最絕望的時候。他緊閉著雙眼和雙唇,四肢被捆綁在床上(叫四點約束)。走進他的病房,夜班接交班的護士給我介紹:丫先生,68歲,平時獨居於單元公寓。女兒探訪時,發現他神誌恍惚,有時有暴力行為(握拳打人);生活不能自理(褲子有尿);嚴重的營養不良。家人已經無法讓他繼續留在家中(盡管他拒絕來醫院),還是強製性地把他送入醫院。

病人有酗酒曆史,初步確診為腦病變(Wernicke encephalopathy )及電解質紊亂electrolytes unbalance。入院一個星期,通過補充電解質,輸液,及靜脈鎮靜劑注射,病情有所緩解。病人由開始入院時的憤怒、喊叫、拔管子、自傷及歐打護理人員的瘋狂狀態,到現在已經逐漸趨於穩定,大多數時間,安靜地睡覺,接受喂藥、吃飯等。但是,患者目前的狀態,好像是個大腦不聽使喚的廢人,大小便失禁,生活全部依賴護理人員照顧total care ,有時醒來,還是會有自傷或他傷等暴力行為,所以,為了患者及護理人員的安全,還需要四點約束four points restraints 。

第一天護理丫先生,我感覺,他就如交班護士所說,如同一個廢人,什麽都依賴他人:要人喂飯、翻身,擦洗,換衣服、換尿片等,高大強壯的六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一點兒都不配合,我和護士助理,兩個人幫他翻身,擦洗,都累得氣喘籲籲的。但是,我們每做一項護理,不管他理不理會,都會輕聲解釋給他聽。因為,我們知道,腦病變的患者,其大腦損傷的程度是沒人可以猜到的。曾經有昏迷的患者後來告訴我們:在他神誌錯亂的昏迷中,感知器官仍然有記憶,他能感覺到,那時候,很多人圍著他自己,擺弄著他的身體,插著各種管子,這些感覺,在他醒來後,仍在腦海中。所以,對於腦病變患者,他的各種感知,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但是,大腦能認知多少,就看每一位患者自己的修補能力了。

從尊重每一個患者出發,我們護理人員,無論做什麽事,都要繼續告訴患者。

那天,丫先生,似乎一整天都在睡覺,偶爾會抬眼看一下我。跟他講話,也沒啥反應,好像聽不懂人話的木頭。給他吃藥,有時候吃,有時候,會連水帶藥噴到護士臉上,或忽然抓住護士的胳膊,扭曲著,所以護理他,要密切觀注他的一舉一動。

這類病人,我以前也照顧過,一般都是因為年輕時過度酗酒,老年時肝腦病變而引發神誌錯亂,慢慢地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照顧這類病人,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極大的愛心與耐心。

聽說丫先生以前是個很有才華的音樂人Musician ,有女兒和家庭,不知道怎麽回事,最後,就落下自己一個人,親人們都遠離他,是否與他常常酗酒有關係呢?

過了幾日,我又被分去照顧丫先生。這次,我發現他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眼神與我有更多的交流,當我跟他講解我要對他的護理事項時,比如,我要查生理指標、聽聽心肺,看看要不要換尿片等,他好像也聽懂了似的,試著配合我去做一些事。

一個好護士,就是要善於發現病人的變化,並做出相應的護理調整,而不是每天機械地重複頭一天的護理程序。

根據這些觀察,我決定,調整護理方案,把四點約束減到二點約束。積極調動他更多的自理能力。

吃飯時,我試著解除丫先生雙手的二點約束,觀察一下他的大腦功能及雙手的配合程度。我把半個三明治放在他手裏,並推到他嘴邊,鼓勵他自己吃,他看著我,忽然張嘴,咬了一大口三明治,我為他的進步而高興,高聲鼓勵到“ good job” 並豎大拇指!他給我一個微笑,然後大口地吃起來。

“Wow,you can eat by yourselve now! 你可以自己吃啦!” 我歡呼著,就把其它吃的及飲料一樣樣遞到他手裏,他非常愉快地繼續吃著。“看來,他的病開始好轉了!” 我心裏叨念著。可是,當我喂他吃藥時,他卻把藥含在嘴裏,眉頭一皺,我給他喂一口水,告訴他把藥咽下去!忽然,他慢慢地把水一點點擠出來,最後,把藥也擠出來,他像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任憑水和藥流到脖子和床單上,令我好氣又好笑!他這次,並沒象以前那樣,把水和藥,噴到護士的臉上。這說明,他明事理了,懂得尊重照顧他的護士了,我心中竊喜,繼續與他溝通。

“為什麽把藥擠岀來,不想吃藥?”我微笑地、溫柔地問他。他堅決地搖搖頭,不說話。

我安慰他說:“好吧,不吃就不吃,這藥原本也是幫助你穩定情緒的。你不發怒就好啦!” 丫先生好像是聽懂了,堅定地點點頭。

這一切說明,他有一定的思考,他的大腦及身體是在好轉。於是,我決定,繼續解除他所有的約束,並讓他活動腿腳,鼓勵他自由地在床上翻身,用尿罐urinal來接尿。

一整天,他都很乖,我反複叮囑他,不能自己下地,要有護士陪同,有事請按 指示燈call light ,會有護士進來幫助的。

對於我的囑咐,他都點頭答應著,並演示著如何用call light 。我為他的理解力及生活能力的恢複而高興。並把他的進步,記錄在護理記錄中Nurse Note,以方便下一班護士了解及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我也及時地匯報給醫生及主管護士。護理一個患者,需要整個醫護團隊的努力,信息互換及溝通很重要!

事隔一個月後的一天,我正在走廊處理一些事,忽見丫先生,手扶助走器Walker,與理療師Physical therapist 一起散步,我驚喜地迎上前去打招呼:“ Hi,丫先生好,還記得我嗎?你都能走路了!真棒!”他微笑地看著我,點頭表示記得,又抓起我胸前的工作證,仔細端詳著,微笑著。

後來,我聽主管護士說,這-個月來他越來越正常了,自己吃飯,上廁所,對護士們都特別好,把護士當家人看待,他現在已經是特別好看護的病人了!遺憾的是,他的女兒拒絕接他回家及做他的監護人,幾乎不再來看他了,他現在把醫院當家,等政府指派新的監護人及找護理之家。

時光飛逝,他住院已有兩個多月,並在醫院迎來聖誕節。

聖誕節期的一天,主管護士招呼大家去丫先生病房,說丫先生要為大家唱歌了!護士們都好奇地湧入丫先生的病房,大家多多少少都聽說過,他以前是音樂人,到底能唱成啥樣?有多厲害的技能?大家都想見識一下。

隻見丫先生,微笑地看著大家說:“I am going to sing 《Little Drummer Boy 》。Thanks for taking care of me!” 接著,他開始了他的表演:“pum pum pum… ” 他先是用口技:弄出鼓點聲,並用手示意著,敲著鼓,然後用口技弄伴奏音樂,接著深情地唱起來

 

(Sing by Josh Groban - Noel , from web)

 

Come, they told me pa-rum pum pum pum

Our newborn King to see, pa-rum pum pum pum

Our finest gifts we bring pa-rum pum pum pum

To lay before the King pa-rum pum pum pum

Rum pum pum pum. rum pum pum pum

So to honor Him pa-rum pum pum pum

When we come

 

聽著這動聽的聲音及強有力的節奏,在場的護士們不由地被感染了,也輕聲地附合著,唱了起來…

看到這場麵,我的眼眶濕潤了。作為一個護士,看到自己親自護理的病人康複了,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激動和欣慰的呢!

我彷佛看到丫先生年輕時帥氣的身影: 口技,唱歌及表演集於一身的音樂人!如今,他又回到生活中,拾起他熱愛的音樂,從一個廢人,蛻變成如今神彩飛揚的藝人!

當然,丫先生隻是恢複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他已無法獨立生活,掌管自己的財務及經濟,他的晚年將由政府負責,等待去一個護理之家,希望他繼續發揮他的音樂才藝,娛樂那裏的老人夥伴們。

人生沒有永遠的低穀,生活依舊,希望永存!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