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要來美國了?
文章來源: 謙謙美君子2023-04-22 16:03:31

中國電動汽車要來美國了?

 

根據Kelley Blue Book統計,美國新電動汽車平均價格為48,763美元,故老美說“電動汽車是精英富人的產品”,似不為過。美國電動汽車2022年銷量為80.7萬輛,不足汽車總銷量的6%。阻礙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的因素是半導體短缺、鋰和鈷等電池所需原材料的價格飆升,石墨等關鍵材料供應嚴重不足,公共充電樁建設緩慢也是製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則持續爆發式地增長,2022年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出口了67.9萬輛,純電動車均價25,800美元,具備“壓倒性的成本優勢”。這樣,即便加上25%的關稅,“中國電動汽車要來美國了”就絕不是空穴來風了。

前幾天和老婆、兒子去逛本地最豪華的shopping mall – South Coast Plaza。看到了中國產電動車極星(Polestar)的占地不小、氣勢不凡的展示商店(show room),裏麵展示的幾輛車設計新穎,奪人眼球,特別是左下圖的那輛敞篷跑車,極具時尚。

 

極星(Polestar)是由中國吉利(Geely)集團和瑞典沃爾沃(Volvo)共同控股的豪華電動車品牌,於2017年10月份成立,總部設在沃爾沃的家鄉瑞典。該公司自2022年以來在全球斬獲訂單量達到了50,000輛,不僅零售市場需求表現旺盛,全球租車巨頭赫茲(Hertz)也已下了首批訂單訂購。去年夏天,公司與收購公司 Gores Guggenheim 合並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PSNY.US)。極星車在剛推出之時,無論是設計、隔音、操控、用料等等,都備受車評人好評。

事實上,中國的電動車在海外收到歡迎,除了質量、功能優異之外,電池成本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對於車企來說, 整車成本占比近一半的電池價格如果能夠降低,無疑將有助於提升車企毛利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2021年,配備國產電池的電動汽車平均售價不到歐洲電動汽車的三分之二,美國電動汽車的一半。而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廠商巨頭,如今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仍在不斷提升,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電池企業將會很長一段時間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但中國電動汽車也有劣勢,主要是以下三點:

  • 車載高科技芯片。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中,進口芯片占有率達到90%,甚至關鍵係統芯片全部為國外壟斷,其他車身電子簡單係統上的芯片自主化率也不超過10%,無法實現車規芯片的完全自研自產越來越成為製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 原材料供應。鋰電池是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的關鍵材料,目前中國70%的鋰鹽原材料基本上來自澳洲鋰精礦和南美鋰鹽礦。沒有穩定供應的鋰電池產業,打壓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就可能是空中樓閣。
  •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於2023年生效,對於在美銷售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組件有新規定,對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的資格進行了修改。修訂後的抵免資格取決於三個條件:汽車的最終組裝是在北美進行的;汽車電池關鍵礦物要有一定比例來自美國自由貿易協定夥伴,或在北美回收;電池組件有一定的比例是在北美製造的。不滿足要求的企業隻能獲得一半的稅收抵免。如果電池中含有的任何關鍵礦物是由“受關注的外國實體”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則會取消稅收抵免資格。《通脹削減法案》中相關措施以整車北美當地組裝等條件作為提供補貼的前提,涉嫌對其它進口同類產品構成歧視。

為規避美國的保護主義,極星表示將從2024年開始將在南卡羅來納州沃爾沃旗下的工廠生產新款車型?寧德時代也官宣,將為福特(Ford)密歇根州的電池工廠提供籌建和運營服務,並就電池專利技術進行許可轉讓。該工廠投資總額35億美元,為福特全資所有,預計2026年投產,年產能約為35G Wh,每年可為約40萬輛福特電動車提供動力電池。

極星不僅提供緊湊型的的極星2(美國起價為4.9萬美元?),與特斯拉(Tesla)Model 3展開競爭。還於今年3月17日正式推出了Polestar極星旗下首款超豪華純電SUV - 極星3,並公布了在中國市場的全新價格體係:

  • 雙電機長續航版 698,000元(約10.1萬美元)
  • 雙電機高性能版 798,000元(約11.6 萬美元)

這款車可是與小兒子所供職的提供的超豪華高性能電動汽車Lucid公司直接競爭的對手,相信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壓力。Lucid Air藍寶石版本的三電機係統、百公裏加速2秒、續航800公裏、左右後輪反向扭矩等讓這個品牌在造車新勢力中格外顯眼,也比特斯拉更具創新性,但是動則十幾,二十幾萬的價格注定了它隻能是小眾車型。前不久,他們公司為了適應市場競爭,不得不解聘了超過1,000的員工。他們公司在South Coast Plaza也有展示廳,據說訂單不少,但問題是生產能力始終跟不上去。

而美國消費者對於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又有什麽看法呢?舊金山一家科技企業老板蘇尼爾·保羅說:“極星有很好的操控性和足夠的續航裏程”。美國消費者米切爾·福斯特說他之所以買極星的原因是,“我喜歡美國汽車,但這不是必然選項。” 另一位買主,哈裏森談到她買的極星車時說:“隻要這輛車製造精良,原產地對我來說沒太大的影響。”

汽車租賃公司赫茲(Hertz)現在計劃將其大約50萬輛汽車全部電氣化,其中特斯拉和極星的訂單占了相當大的部分。去年它宣布將從極星訂購多達6.5萬輛電動汽車,部署在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據悉,這批新車(Polestar 2)的訂單將在五年內完成。


“狼來了”,美國你準備好了嗎?

 

二零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