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電影《影》觀後
文章來源: 謙謙美君子2019-07-01 09:51:29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

 

提起張藝謀,《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我的父親母親》、《山楂樹之戀》、《歸來》等等經典電影作品曾震撼了一代人,而鞏俐、章子怡、周冬雨、倪妮等一代代“謀女郎”也都是因為出演張藝謀的電影而紅遍大江南北的。張藝謀的電影成就了一個時代,這樣的說法似乎並不為過。

在回國的飛機上特地看了張藝謀的新作 - 電影《影》。我很少看電影,張大導的也沒有看全,什麽電影對於我都“新”。不過,好像《影》之後,張藝謀還沒有更新的作品問世?《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段架空的亂世裏,沛國都督子虞一心要收複被占領境州,但日益衰朽的身體卻成為他成就功名的阻礙。作為子虞的替身,境州從八歲起,就生活在子虞的陰影之下,連名字都被取為境州。境州母親被子虞控製,他隻能聽憑子虞擺布。在故事裏,主公逼迫子虞,子虞壓榨境州。在你死我亡的亂世之中最終結束這場亂局的,是大人物們從未放在眼裏的一介草民的替身 - 境州。

張藝謀接受采訪時說過:“《影》很像是一個莎士比亞大悲劇的結構。裏麵的主題也是討論人性,人性的掙紮、生存。”而整個故事的推動力,都來自於境州的抉擇。在忍受了多年之後,隻有當母親被殺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必須反抗,也隻有反抗才能活下去。

《影》的故事情節不失殘酷,但它的故事無外乎是男人之間的權利遊戲混雜著女人的細膩情感。這樣的情節不夠清新,更談不上創意,且話劇感很重,就像一個長輩正襟危坐地對你講一些早已成段子的故事。和《英雄》、《十麵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長城》等他近年的大製作電影一樣,張藝謀的電影存在藝術靈魂的空洞和缺少內在精神價值的判斷,即華麗有餘但內函不足,一味注重畫麵色彩與視覺效果。張藝謀在《影》的創作中簡直就是拿著商業大片的錢去做他的藝術實驗,也隻有張藝謀這種級別的導演,才能讓投資方的錢像流水一樣被揮霍掉,創造出來的僅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水墨山水的世界。

《影》的最終票房不足5億,僅排在2018同期國慶檔的第三名。雖然觀眾依然能夠感受到張藝謀追求畫麵色彩美感的用心良苦,但票房結果卻印證了人們所說的:以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導演的電影時代已經過去了。

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依然會覺得形式大於故事。就連張藝謀也曾自嘲自己是個“不會講故事”的導演。其實,張大導也導出過不少在形式和內容上完美結合的電影。我個人認為電影《活著》就是其中最好的之一。眾所周知,張藝謀是一個能夠在複雜環境下生存的“聰明導演”,知道迎合和懂得取舍。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他無可挑剔甚至無人可敵,但在故事內核上卻沒有創新和突破,近年來好像越來越不盡人意。

張藝謀知道自己被困在故事敘事層麵,我感動於他年近古稀的困獸猶鬥的勇氣。他選擇繼續戰鬥,但戰鬥的方向卻僅是電影的視覺形式。如果不把目光對準被困的籠子本身,那麽他後續的戰鬥仍可能還是下一場華麗空洞的突圍表演。

 

 

二零一九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