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照片《小平您好》
文章來源: 魯迅九2019-10-04 12:58:39

【編者按語:我們大家都很熟知那張《小平您好》的照片。我也非常喜歡那張照片。 我就用一篇來自於網上的文章來講述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這篇文章經過我的刪減、改寫。《人民日報》記者王東就是這張照片的拍攝者。】

1984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國慶。 北京對於舉行國慶大典這樣重大活動,都設立有專門的總指揮部,對北京所有參加國慶遊行的群眾隊伍有嚴格的統一要求。根據當時的規定,參加國慶遊行的人員除了花束、彩帶外,其它東西一律不準攜帶。國慶遊行隊伍呼喊的口號,要按照官方發布的統一口號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背。

然而,國慶遊行那天,卻出現了一個“違反紀律”的現象。 參加遊行活動的一群北京大學學生覺得隻呼喊口號、揮舞花束,不能表達他們對國家從文革陰影中恢複的激動心情。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動手製作一條橫幅。 有人提議寫“鄧小平萬歲”,立刻就被否定了:“都什麽年代了,還搞個人崇拜!”有人說:“要不就問聲好吧?”大家覺得有理,就行動起來。 其中一名叫郭慶濱的學生取來了做花用的綠紙。同宿舍書法較好的常生用布頭蘸著墨汁寫下“小鄧同誌你好”。旁邊宿舍的毛小洪主動貢獻出自己的新床單做襯底,把綠紙用訂書機訂在上麵。但最後發現床單不夠長,隻能訂4個字。宿舍裏的郭慶濱、趙寶晨建議去掉“同誌”二字,把“你”換為“您”。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就這樣,橫幅最後變成了“小平您好”。 遊行時,這幾位學生把標語藏在衣服裏,躲過了檢查。

這時,王東已在天安門城樓下架好了器材,將一個1,000毫米的長鏡頭對準了主席台,捕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特寫;又在脖子上掛了一台裝了標準頭的萊卡M3,拍攝群眾場麵。 突然,他發現遊行的人群騷動起來,在“改革開放”、“2000年翻兩番”等中規中矩的橫幅中間,突然出現了一條“小平您好”的標語。一群朝氣蓬勃的學生正舉著橫幅,歡呼跳躍著通過觀禮台。他立馬拿出相機,“哢嚓”兩下將畫麵定格。 橫幅從出現到消失隻有幾秒鍾,許多記者與之失之交臂。

當天報社夜班,《人民日報》一版編輯拿起這幅照片,又放下來。四版(國慶攝影專版)編輯也把這張照片挑了出來,想了想,也放了回去了,一時還拿不定主意。人民日報編委保育鈞分管二版,一眼就看上了這張照片。

保育鈞問:“新華社有沒有發這張照片?”

王東回答:“沒有。”

“這就怪了。”保育鈞說,“這麽如實反映群眾情緒的好照片怎麽不發?”

據王東回憶,保育鈞最後拍板:“就用這張!” 第二天《人民日報》刊出後,這張《小平您好》的照片就開始出現在國內外各大報刊上,很快傳遍了全世界。

照片發表後,王東收到不少讀者的來信。他們在信中講述自己在十年文革中遭受的政治迫害,又感歎鄧小平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一位浙江的農民還請求王東送他一幅《小平您好》的大照片,他要懸掛在家裏的中堂上。 就這樣,《小平您好》成為一幅“忠實記錄曆史”的經典照片,王東因它獲獎無數。2000年時,北京中華世紀壇還據此做成了浮雕。 據說,鄧小平生前非常喜歡這幅照片。

從《小平您好》照片上看,天安門廣場一片歡騰,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改革開放帶來的興奮之中。 後來有評論者稱:“小平您好”四個字,濃縮了中國人民深厚而真摯的感情,“就像對家人、對親朋、對好友的問候,真實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對鄧小平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 但,最初當王東拍下這張照片時,以及編輯在選擇照片時,或許都不會想到有這樣的價值。 無論如何,這張照片已成為現代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影像之一,融入了後來的人們對那個逝去時代的記憶。 這張照片也改變了王東的命運,圖片發表後的第二年,他即被評為《人民日報》主任記者,一直到1994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