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放軟身段的後麵
文章來源: 國華P2023-12-04 14:36:41

中國願意成為美國的夥伴和朋友,”( China is willing to be a partner and friend of the United States)。這是中國領導人習進平在訪問舊金山期間,在與美國商界的晚宴中親口說的(下圖 REUTERS)。他還宣布中方未來五年願意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到中國大陸交流學習,並歡迎更多美國州長、議員訪華。習進平一再強調經濟合作的好處,並表示中國大陸可能向美國派送更多的熊貓 -- 這句話贏得了觀眾的掌聲。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習表示:“中國正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美國正在振興經濟。我們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據參加晚宴的人說,這是他們多年來從習那裏聽到的最友好的語氣。習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的言論,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與拜登的會晤中,都不像過去那樣具有批判性和民族主義色彩。與此相配合的是,在習進平參加2023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大陸官方媒體整個星期都在發表文章讚揚美中人文關係。研究美、中關係的人士指出,拜登總統和習的舊金山會晤可能標誌著美中關係開始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

習進平參加2023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展示的這種和解姿態,其實是去年以來大陸一係列對外戰術調整的高潮。最為人知的調整便是“戰狼”外交官 -- 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下圖 rfa)。作為外交部發言人,趙曾是大陸政府最突出的官方聲音之一。他以言辭犀利、好鬥,成為“戰狼外交”的代表人物。2023年1月9日,大陸外交部宣布趙立堅卸任外交部發言人一職,並將轉到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出任副司長。而被免職的前外交部長秦剛,也以好勇鬥狠著稱。更早的時間,曾宣稱“中俄關係上不封頂,不斷攀登新高”的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樂玉成被邊緣化,轉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2022年6月)。而中國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峰係研究美國的專家 ,“被同事和外國同行視為中美之間堅定而公平的溝通渠道”。

那麽,大陸為何做如此大的調整呢?研究美中關係的專家學者認為北京是要緩解與其他國家的摩擦,軟化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形象(下圖 REUTERS)。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哈斯(Ryan Hass)表示:“中國根本無法成為西方所有國家的競爭對手。” 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的堅定友誼在外交上傷害了北京,尤其是與西歐國家的外交。 “中國人認識到他們在國內有很多問題,希望盡量減少在國外的問題,以便集中精力應對國內麵臨的更緊迫的挑戰。”大陸經濟正在與房地產市場危機、地方政府高負債和創紀錄的青年失業作鬥爭。而過去幾年政府對互聯網等行業的整頓,也打擊了大陸企業家的商業信心。大陸對美國企業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Mintz Group)北京辦公室、知名管理公司貝恩谘詢公司上海辦事處、和谘詢企業凱盛融英(Capvision)的調查和搜查,導致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國際商界對華投資信心銳減,質疑在華投資的安全與回報。在大陸經濟調整結構的關鍵時期,美國的出口限製阻礙了中國科技行業的部分發展。

習和他的班子明白,發展是硬道理 – 經濟好了,老百姓兜裏有了錢,什麽都可以商量。北京知道必須要改善、至少不惡化與歐洲和美國這兩個中國大陸的最大出口市場。否則商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老百姓兜裏沒錢會生事。而且,與歐洲,尤其是與美國改善關係的窗口非常狹窄,很快就會關閉。因為美國2024年11月的大選日愈逼近,川普和共和黨有可能贏得大選,執行對華更加鷹派的政策。所以,習進平踐行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話:“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現在問題來了,美國政府為何要接招,拜登總統為何願意與習近平舉行單獨的元首會談,配合他緩和與西方國家關係,重新搞活大陸經濟的努力呢?雖然所有的人都明白,美中之間存在結構性衝突:華盛頓希望在國際體係中保持霸權,而北京則希望成為亞洲的主導力量。

從大的方麵講,大陸對話是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經濟、軍事和財政成本的唯一途徑(下圖 BBC)。美國和中國都承受不起充滿敵意的經濟崩潰,更不用說戰爭了。如果兩國不能坐在桌子對麵交談,那麽從人工智能到氣候危機再到全球健康,幾乎沒有什麽最緊迫的全球挑戰能夠得到解決。還有中國可能對俄羅斯的烏克蘭戰爭提供軍事支持。更為棘手的是兩國民眾和兩國軍隊的情緒,想想2023年2月中國大陸觀察氣球失控、飛越美國領空時美國國內群情激憤,以及美中軍機2023年10月在南海空域幾乎相撞的情景吧。由於沒有直接溝通交流,那時如果一方的反應不當,兩國可能已經兵戎相見了。而且,美國的國力不充許政府在資助烏克蘭,資助以色列的同時,與一個實力接近的大國進行第三場戰爭。從拜登總統個人出發,他需要在外交上取得一些成績,以拉升他在國內的低迷支持率。不到一年時間,他將接受大考 – 爭取連選連任。拜登的與狼共舞並非首創,而是遵循傳統 -- 羅納德·裏根總統稱蘇聯為“邪惡帝國”,但他也理解與對手對話的重要性,並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與蘇聯總統米戈爾巴喬夫舉行了一係列峰會,幫助結束了冷戰。而且拜登給予習的禮遇也得到回報 –  恢複重要的美中軍事溝通。這將大大降低北京的戰鬥機與美國間諜飛機之間的意外碰撞升級為槍戰的機會。沒有人想要一場意外的戰爭。21世紀中期的華盛頓應該更加成熟,並利用其權力采取主動與對手接觸,即使這個對手令人討厭,想要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

研究美中關係的專家學者,也多對拜登總統的接觸政策持正麵看法(下圖 FP)。如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表示:“峰會的成就在於美中關係的穩定,而不是改善。”她說:“兩國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包括他們確定的國家利益、領導人的偏好、兩國之間的結構性衝突以及他們對彼此的定義。因此,向前邁進,這將繼續充滿爭議。 …中國人正試圖采取和解的語氣……以展現一個更友好的形象。但其根本政策不會改變。”

中國20世紀的革命領袖毛澤東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打-打-談-談”戰略,在持續參與衝突的同時保持談判。布魯金斯學會的哈斯說,這一戰略在今天可能具有現實意義。他說:“換句話說,有戰鬥的時候,也有降低溫度、交談的時候,… 研究對手,然後找到新的攻擊角度的時候。我們可能正處於這樣一個階段,中國人正在繞著他們的馬車轉,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為他們不可避免地期望與美國和其他國家進行的長期競爭做準備。”

專家們非常清楚,美中之間的根本分歧仍然存在,兩國之間的根本分歧意味著緩和可能不會持續。外交關係委員會東南亞高級研究員Joshua Kurlantzick在討論習拜會時指出:“我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會談,會談總比不會談好,有一些非常溫和的成果,但事實上,這次會議幾乎不會改變美中關係的性質及其持續的競爭力。”順著這些專家學者的思路,無論拜登還是習近平都是狠角兒,美中雙方都想要搞死對方。但大家都是生活在文明社會中的現代人,在圖窮匕首見前,還是要帶著白手套,還是要滿嘴的仁義道德

參考資料

美國之音. (2023). 習近平安撫美國商界:中國願同美國做夥伴、朋友. VOA. 鏈接  https://www.voachinese.com/a/xi-tries-to-reassure-us-firms-20231116/7357408.html

Allen-Ebrahimian, B. (2023). China changes its tune. AXIO. 鏈接  https://www.axios.com/2023/11/18/china-xi-jinping-biden-rhetoric

Chivvis, C. S. (2023). Biden’s China summit was a reminder: the US should talk to its rivals more often.  The Guardian. 鏈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3/nov/20/joe-biden-xi-jinping-us-china-relations

McCarthy, S. (2023). Xi signals marked shift in tone for China on US – but with Biden’s off-the-cuff ‘dictator’ comment can it last? CNN. 鏈接  https://www.cnn.com/2023/11/16/china/china-us-relations-xi-biden-meeting-analysis-intl-hnk/index.html

Ruwitch, J. (2023). A 'wolf warrior' is sidelined, as China softens its approach on the world stage. npr. 鏈接 https://www.npr.org/2023/01/12/1148176944/china-diplomacy-wolf-warrior-zhao-l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