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 中國大陸科技已可與美媲美
文章來源: 國華P2022-06-30 07:57:00

施密特(Eric Schmidt)為前任穀歌首席執行官,曾率老字號網絡公司諾勒(Novell)與微軟競爭。如今,這位功成名就的億萬富翁正鼓動美國與他認為最大的科技對手中國大陸的競爭。施密特視中國大陸為美國平等地位的對手,有一個想要主導從半導體到人工智能、清潔能源到生物技術等關鍵領域的明確戰略發展計劃。施密特三月下旬在國會山時(下圖 The Mercury News)重複了他與哈佛大學政府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的觀點,即美國“在5G的幾乎每個方麵都遠遠落後,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他說,中國大陸正將在這些領域發揮全球領導作用的戰略規劃付諸行動。施密特一直積極參與起草美國戰略,旨在與中國在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量子計算等中國關注的領域展開競爭。他說,由於美國政府的“猶豫不決”,美國在建設5G技術的競賽中“遠遠落後於”中國大陸。因此,施密特敦促華盛頓加大對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投資。

除加大投資外,施密特指出美國要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下圖 TOBY SINCLAIRE)。他提出美國應該從教育入手,來培訓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建議創立一所國家學院來培訓技術工人,在培訓完成後為聯邦政府至少工作五年。從長遠來看,他設想美國可以從現有的大學裏建立相關新興緊缺專業起步,最後由這些行業專業發展成為一所獨立的四年製科技大學來培訓專業技術人才。這些專業/科技大學教授與技術行業商定的課程,對科技人員的培訓類似於軍方的後備軍官訓練團。

施密特還對技術監管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一切應當圍繞與中國大陸競爭並勝出(下圖 SCMP)的目標:“事實是,反壟斷問題是一個國內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需要與中國競爭並取得勝利,…我希望所有的對話都是關於科技行業的——需要什麽來打造全球強大的平台?”他反對監管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進步,認為歐洲關於監管人工智能的提議“需要重新製定”,並警告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反壟斷法案可能帶來國家安全風險。此處,施密特談到美國在領先半導體方麵對台灣的嚴重依賴。英特爾的發展壯大顯然能夠降低美國在領先半導體方麵對台灣的依賴,這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衝突時尤其重要。

雖然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大競爭對手,施密特並不反對在可能的情況下,美國與中國保持對話:“當我們彼此交談時,我們更安全。當我們認識到共同的人性時,我們更安全。”

對於施密特極力鼓吹與中國大陸競爭,一些批評者說他越界了,試圖對政府的科技政策施加不適當的影響。《Politico》雜誌就報道指出,施密特的非營利組織“Schmidt Futures”間接支付了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兩名員工的工資。此種行為有欲影響政府科技政策,以謀私利之嫌。

參考資料

Fried, I. (2022). "Whatever it takes": Schmidt sounds alarm on China tech competition. 鏈接 https://www.yahoo.com/news/whatever-takes-schmidt-sounds-alarm-093252659.html

Fried, I., McGill, M. H., & Gold, A. (2022). Schmidt sounds alarm on China. AXIOS. 鏈接 https://www.axios.com/eric-schmidt-china-alarm-tech-competition-f74f896c-9024-4463-b912-5d316022dd1b.html

Kharpal, A. (2022).  ‘Pathetic’ performance has left U.S. ‘well behind’ China in 5G race, ex-Google CEO Eric Schmidt says. CNBC. 鏈接  https://www.cnbc.com/2022/02/17/us-well-behind-china-in-5g-race-ex-google-ceo-eric-schmidt-sa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