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喊話的後麵 - 拜登總統有新招?
文章來源: 國華P2021-08-12 07:58:11

美國總統拜登3月歐洲行的首要任務之一,便是與其他西方國家結盟以對抗中國大陸對國際體係的威脅。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的第一次講話中拜登明確表示他將與中國的競爭視為這個時代的核心國際挑戰。七月下旬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印度(下圖 1 VOA)、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下圖 2 ALJAZEERA)、副國務卿謝爾曼訪問東南亞及中國大陸(下圖 3 alamy),八月初國務卿布林肯以視訊方式一連串出席多個東盟部長級會議,目的均在於團結亞洲包括東盟和印度在內的國家共同對付中國。同時,美國及西方盟國的軍艦前往亞洲及南海自由行操練,重點製衡中國的美、日、印、澳四國集團(Quad)間在亞洲及南海互動日愈頻繁。

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近日說:“我們不會接受那些覺得有權利教訓我們的人的偽善傳道。我們從來沒有欺壓、壓迫、征服過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我們永遠也不會。…… 出於同樣的原因,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欺負、壓迫或征服(中國)。”任何一個試圖嚐試的人都會發現他們將被14億中國人築起的鋼鐵長城碰得頭破血流。配合語言的是實際行動 -- 中國軍方在南海劃出一個近10萬平方公裏的區域進行軍事演習,中國與俄羅斯8月在中國西部舉行聯合反恐軍演(下圖 ALJAZEERA)。

美中間唇槍舌劍、箭扒弩張的畫麵顯示,我們正處在世界上新的兩極分裂的邊緣,拜登和習肯定對他們關於對方威脅的話語深信不疑。但現實的關係要比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的,報紙上讀到的相關新聞要微妙得多。例如,拜登政府的亞洲沙皇庫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雖常常被描述為對華鷹派,他本質上是一名現實主義者。自上任以來,坎貝爾重申了他2019年與現任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合著的一篇外交事務文章中提出的一點,即美國必須為與中國長期競爭做好準備。坎貝爾和沙利文認為,美國政策的目標應該是“在軍事、經濟、政治和全球治理四個關鍵競爭領域與北京建立有利的共存條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今年3月3日的一次講話中明確指出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新政策的核心原則:“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必要時可以是對抗。” (下圖 REUTERS) 

事實上,拜登和他的團隊非常清晰,現在美中間的關係與美蘇冷戰競爭的零和博弈不同。美中兩個競爭對手需要對方的每一點,就像他們也可能威脅對方一樣 -- 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矛盾的對手(下圖 Global Times)。這也是負責拜登外交政策的經驗豐富的團隊非常有意地使用競爭語言而不是衝突語言的部分原因。他們明白,中國大陸曆史上從來沒有像前蘇聯那樣有統治全球的野心。他們還知道,中國大陸沒有在遙遠的土地上積極投射軍事力量的曆史。即使在今天,大陸建立所謂的“藍水”海軍,主要是為了保護與它所依賴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並不是征服世界的計劃,而是努力彌補中國境內真正的資源短缺,並使其經濟快速增長,以保持國內的穩定。

那麽,為啥美國國家安全領導人在國會作證時都會提到,中國構成最重要的威脅呢?“笨蛋,問題在經濟”(The economy, stupid!) 這句話依然管用(下圖 VISUALLOOP)。經濟搞好了,美國在麵對中國時才更具競爭力。反之亦然。對這兩個緊密相連的經濟體來說,軍備競賽或衝突不但分散了它們更重要的優先事項,而且代價高昂,在經濟上是災難性的。這就是說,拜登總統和他的團隊以及中國大陸的習都知道,關於競爭威脅的出現有助於他們各自國家繼續投資於增長、國防和未來。更直白一些,有助於拜登政府從國會哪兒要錢 –- 通過他的基建投資計劃。

曾經,拜登總統的經濟團隊,包括貿易談判代表戴琪,財政部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得三駕馬車,先後致電大陸同僚商洽兩國貿易,但往往雙方是顧左右而言他。即便如此,拜登總統愣是派出常務副國務卿謝爾曼,在不理想的接待條件下訪問大陸。雖公開報道不算積極,她的訪華之行肯定不是,至少不僅僅是,為了去宣讀美方的要求,和聆聽大陸要美排除障礙的清單。更有甚者,她前腳離開,大陸新任駐美大使即抵華府就職。而美國國內近來的事態發展也在對美中關係產生影響。

參議院昨(8月11)日剛剛通過拜登總統的3.5萬億美元財政預算計劃,加上參議院已通過他的基建計劃(下圖 MiddleEast-in-24),眾議院的通過也幾無懸念。躊躇滿誌的拜登總統有可能在對華關係出新招,因為他對國會的需要暫告段落。而他的經濟複蘇,是需要中國大陸配合地,尤其是他必須要快速壓下通貨膨脹的壓力。或許,更高層級的接洽以及真金白銀的交易時機逐漸成熟,畢竟拜登總統的腰包馬上就要鼓鼓了。他現在可以說是真的能夠從實力地位出發,與大陸過招。

近來輿論報道有零售商、芯片製造商、農民和其它近36個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團體代表8月5日致信貿易代表戴琪和財政部長耶倫,呼籲拜登政府重啟與中國的談判,並削減進口關稅(下圖 THE WALL STREET JOURNAL)。這是否是一個信號,表示兩國在人權、香港、新疆、台灣、南海、新冠溯源等議題上開始競爭乃至對抗之後,合作因素開始加入或正當其時呢。

相信有博友讀到這兒心裏會想,咱這位業餘“戰略分析師”靠讀讀新聞就這麽瞎勒勒大國外交,醉了。嗨,就希望你能“醉,”這樣不就可以“醉生夢死”,體驗歲月靜好嗎。

參考資料

ALJAZEERA. (2021). US defence chief visits Vietnam to shore up support in Asia. 鏈接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7/29/us-defence-chief-visits-vietnam-to-shore-up-support-in-asia

Davis, B. (2021). Business Groups Call on Biden to Restart Trade Talks With Chin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鏈接 https://www.wsj.com/articles/business-groups-call-on-biden-to-restart-trade-talks-with-china-11628212436

Duehren, A. (2021). Senate Passes 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Bi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鏈接 https://www.wsj.com/articles/senate-set-to-pass-bipartisan-infrastructure-bill-tuesday-11628597274

Klapper, R. (2021). Xi Jinping Says Foreign Forces Will 'Face Broken Heads and Bloodshed' if They Bully China. Newsweek. 鏈接 https://www.newsweek.com/xi-jinping-says-foreign-forces-will-face-broken-heads-bloodshed-if-they-bully-china-1605984

Lewis, S. & Brunnstrom, D. (2021). Blinken to visit India with vaccines and China in focus. REUTERS. 鏈接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top-diplomat-blinken-visit-india-kuwait-2021-07-23/

npr. (2021). Wendy Sherman, No. 2 At The State Department, Visits China Amid Rising Tensions. 鏈接 https://www.npr.org/2021/07/29/1022094360/wendy-sherman-no-2-at-the-state-department-visits-china-amid-rising-tensions

Rothkopf, D. (2021). China and the U.S. Are Talking Tough. Don’t Believe (Most of) It. yahoo!news. 鏈接 https://www.yahoo.com/news/china-u-talking-tough-don-052739715.html

Sharma, K. & Pene-Lassus, M. (2021). France to lead Quad naval drill in Indo-Pacific challenge to China. NIKKEI ASIA. 鏈接 https://asia.nikkei.com/Politics/International-relations/Indo-Pacific/France-to-lead-Quad-naval-drill-in-Indo-Pacific-challenge-to-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