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川普三員大將納入麾下的哈德遜研究所 (下)
文章來源: 國華P2021-02-15 05:50:09

哈德遜研究所很快就因其發表的兩篇研究報告一炮而紅的,即《想入非非》(Thinking About the Unthinkable)(1962) (下圖 Pinterest) 和《升級:隱喻和情景》(On Escalation: Metaphors and Scenarios)(1965)。這兩篇研究報告在肯尼迪政府中引起巨大反響,並幫助該研究所贏得了五角大樓民防辦公室的第一份重大研究合同。

之後,卡恩領導的哈德遜很快招聘了一批學術背景迥異的全職專業人員,研究重點擴展到地緣政治學、經濟學、人口學、人類學、科學和技術、教育學、城市規劃。卡恩1962年成為第一位預測日本將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分析師。1967年,哈德遜出版了《2000年》(The Year 2000),這是一本受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委托出版的暢銷書。書中的許多預測後來都得以實現,如便攜式電話、聯網家庭和辦公電腦等技術發展。

當世人普遍擔心人口增長和資源枯竭可能會導致21世紀的全球“崩潰”時,哈德遜對此作出了回應,出版名為《未來200年》的分析報告,認為科學和實用的創新有可能大大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在1982年出版的《即將到來的繁榮》(The Coming Boom)一書中,卡恩指出有利於增長的稅收和財政政策,新興的信息技術革命和能源行業的突破性發展,將使西方世界在21世紀初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成為可能。卡恩也是最早預見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等非常規開采技術的人之一。

1983年7月7日卡恩突然去世後,哈德遜進行了重組。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City of Indianapolis) 和禮來基金會(Lilly Endowment) 的積極招募下,哈德遜於1984年將總部遷至印第安納州。1987年,前總統裏根的助手米奇·丹尼爾斯(Mitch Daniels) 被任命為哈德遜研究所的首席執行官。1990年,丹尼爾斯離開哈德遜研究所,由社會學家萊斯利·倫科夫斯基(Leslie Lenkowsky) 接替。倫科夫斯基是參議員丹尼爾·帕特裏克·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 Moynihan) 的前顧問。

哈德遜研究所1987年推出“勞動力2000”(Workforce 2000) (下圖 Life Magazine) 研究報告,準確地預測了美國勞動力市場和工作場所因多樣化和電腦化而發生的變化。

“9·11”恐怖襲擊發生後,哈德遜集中精力解決中東、拉美和伊斯蘭等國際問題。2004年7月1日,哈德遜公司將總部遷至華盛頓,並將研究重點放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問題上。2016年,哈德遜公司從麥克弗森廣場(McPherson Square) 總部遷至賓夕法尼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 靠近美國國會大廈和白宮的一個定製辦公場所。

在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哈德遜研究所支持美國政府的政策。

哈德遜研究所在其與企業合作方麵得到一些的負麵評價,據認為其觀點中立的研究立場因資金原因而受到影響。哈德遜研究所的財務支持者包括康尼格拉(ConAgra)、嘉吉(Cargill)、孟山都(Monsanto) 公司、杜邦(DuPont)、陶氏(Dow-Elanco)、山德士(Sandoz)、和汽巴嘉基(Ciba Geigy)。有批評人士質疑該研究所反對有機農業的負麵宣傳,是因為其背後那些財務支持者的原因。如《紐約時報》評論了哈德遜研究所丹尼斯·艾弗裏(Dennis Avery 已逝) 對有機農業的攻擊:“一家資金雄厚的研究機構對有機食品的攻擊表明,盡管有機食品隻占美國食品銷售額的1%,但傳統食品行業卻很擔心。”

據透露,邁克爾·富門托(Michael Fumento)1999年出版的《生物進化》(Bio Evolution) 一書獲得了孟山都(Monsanto) 的資助,該公司發言人克裏斯·霍納(Chris Horner) 向《商業周刊》(BusinessWeek)證實,該公司將繼續資助該智庫:“我們的做法是,如果我們與這樣的組織打交道,我們提供的任何資金都應該是不受限製的。”

《紐約時報》指責位於弗吉尼亞的造船軍工企業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利用哈德遜的做出對己有利的研究報告,來支持和加強該公司關於美國需要增加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觀點,可每艘航母的造價高達110億美元。《泰晤士報》指稱,哈德遜公司向一名前海軍軍官支付報酬,讓他發表一篇呼籲更多資金的分析文章。這份報告被提交給了眾議院軍事小組委員會,但沒有透露亨廷頓·英格爾已經支付了部分報告的費用。哈德遜承認了這個錯誤。

哈德遜研究所每年頒發兩個獎項,即赫爾曼-卡恩獎(Herman Kahn Award) 和全球領導力獎(Global Leadership Awards)。哈德遜的影響力從兩獎獲得者名單可見一斑。哈德遜研究所曆來的獲獎者包括聯合國大使尼基-黑利(Nikki Haley) (下圖1中 japantimes),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Paul Ryan),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 (下圖1左 CNBC),羅納德-裏根(Ronald Reagan),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 (下圖1右 GESTION),迪克-切尼(Dick Cheney) (下圖2左 CNN),約瑟夫-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本傑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下圖2中 NBC News),大衛·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和安倍晉三(Shinzo Abe) (下圖2右 aa.com)。

*在《想入非非》(Thinking About the Unthinkable)一書中,卡恩認為盡管“核戰爭對許多人來說似乎不太可能,甚至不可想象,但並非不可能。”卡恩寫道,核武器是存在的,不可能被排除,因此,在我們盡一切努力增強威懾力的同時,維持一個軍事強大的美國至關重要。然而,如果一個政府在努力失敗時沒有應急計劃,不惜任何代價追求威懾,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卡恩支持“不首先使用”,維持核武庫的唯一理由是阻止、平衡或糾正他人使用核武器。卡恩討論了核戰爭和蘇美兩國核武裝現狀,提出了著名的博弈論(game theory),竭力主張整個世界都來關注和製止核戰爭,而不受少數決策者的任意擺布。

*在《升級:隱喻和情景》(On Escalation: Metaphors and Scenarios) 書中,卡恩探討了衝突升級的動力,並演示了如何通過一個明確的升級階梯來描述衝突的加劇,升級階梯使對手更接近全麵戰爭。卡恩說,熱核湮滅不太可能發生意外;但各國可能選擇爬上滅絕的階梯。他要求讀者冷靜地麵對一個完全可以自殺的世界的恐怖,並仔細考慮這種道路的替代品。

參考資料

Hudson Institute. (2015). Hudson Institute Profile. Militarist Monitor. 鏈接 https://militarist-monitor.org/profile/hudson_institute/

Hudson Institute. (2021). Elaine L. Chao, 18th U.S. Secretary of Transportation, Returns to Hudson Institute as a Distinguished Fellow. 鏈接 https://www.hudson.org/research/16639-elaine-l-chao-18th-u-s-secretary-of-transportation-returns-to-hudson-institute-as-a-distinguished-fellow

Nicholas, H. (2020). Scoop: New leader for conservative Hudson Institute. AXIOS. 鏈接 https://www.axios.com/hudson-institute-new-leader-0c5bdfc3-e197-4331-b4c1-83a64618f3a2.html

Shaw, A. (2021). Mike Pompeo joins Hudson Institute in Washington DC. Fox News. 鏈接 https://www.foxnews.com/politics/mike-pompeo-hudson-institute-washington-dc

Wiki. (2021). Hudson Institute.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dson_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