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軟肋: 滿滿的軟肋
文章來源: 王府劍客2021-09-25 21:05:12

                          活動ID:萬保全書缺隻角

拜讀了大作“喜歡什麽,什麽就是你的軟肋”,直覺得睿智啊,睿智。原來我獲得"萬保全書缺隻角"的大號,就是這個原因啊!

我就開始自省:啥是我的弱點,我有多少弱點。

不省不知道,一省嚇醒了。乖乖弄地動,韭菜炒洋蔥。我的弱點還真不少啊!

王府主人說了,弱點就是軟肋。原來弱點還是一種上好的食材啊!這個好。我喜歡!你瞧,又多一條軟肋。

我喜歡吃。甜酸苦辣鹹,酥糯脆韌綿, 沒有一樣不喜歡,還常常不能自律。別說是巧克力,太妃糖,就是臭豆腐,酸黃瓜,經常吃開了頭,就停不下來。吃得個三高一低,也在所不惜。有人使白眼,豎怒目,發警告,最後隻好奪走我手裏的吃食。

我喜歡進門換鞋。是慢慢喜歡上的。如今已經能做到進門換鞋,進廁所換鞋,進廚房換鞋,近後院換鞋… … 從不自覺,到自覺,到上癮,進步不小。

我做事不求完美,喜歡“差不多”。我是有理論基礎的:這個世界,本來就隻能是差不多。哪怕是最精確的原子鍾,計時整個宇宙的壽命不也要差100毫秒嗎?

我喜歡扇子。記得兒時的一首民謠:“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雖然是朋友,你熱我也熱。”我特別喜歡大蒲扇。曾為之賦詩一首:蕉葉有誌不攀高,寧歸凋零赴泥沼。幸遇巧手成一物,招來涼風把暑消。

我喜歡股市。研究過各種投機的技巧。希望能用技析圖找到到“姥姥”,卻常常碰到“外婆”。

我喜歡喝酒。希望能“人生得意須盡歡”,可是從來就沒有機會。頂多就是在某自治州一位號稱“千杯不倒”的少數民族州長的宴席上,把他灌得鑽餐桌底下求饒。幸好不光沒有誤什麽事。還得到了我想得到的東西。我也納悶,本來按理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得到的東西,怎麽非要用這樣的招呢?!

我喜歡收集“垃圾”,比如各種包裝材料。總覺得都是“天生此才必有用”。誰說要“斷舍離”,我就跟誰急。

我喜歡是個“平頭百姓”天生就不是當官的料。倒常常領著一幫“百姓”造反,給當官的一點“克拉希希”。

我喜歡順手抓條大青蟲去嚇唬姐妹們,喜歡看她們花容失色,梨花帶雨,嬌滴滴,慘兮兮… … 咱是條漢子。軟肋雖多,也可以是硬漢,不是嗎?! 哈哈哈!

我喜歡逛馬路,轉商店。方圓幾十裏,縱橫百餘街。東起江岸邊,西到古寺廟。開動十一路,蒲扇手中搖。出門一元錢,回來一百分。

我喜歡寫字,寫得不好也喜歡寫。契科夫說過,大狗小狗都得叫,就憑著上帝給的嗓子叫好了。寫得好不好,我自己喜歡就好。嫌我寫得難看的,麻煩您朝北看吧。得罪了,您那!

我喜歡吃,當然喜歡棉花糖。白白的,綿綿的,篝火上一烤,香甜誘人。不惜嘴唇燙起泡,毫不猶豫一口咬。寫到這裏,鍵盤上已經沾滿口水了。還有一種棉花糖,在我記憶裏,留下深深的印象。兒童公園門口的那個攤。給兩分錢,攤主用個小勺子挖一點白糖,放進一個圓鍋。用腳踩著,圓鍋就飛轉起來。白白的棉絮從鍋邊的一個小孔續續噴出。攤主用一根小棍輕輕一挑,順手一卷。一大捧白白的“棉花”就有了。去兒童公園玩,常常引我眼饞。帶著孩子們去迪斯尼玩,看到還有個種顏色的。雖然覺得這玩意怎麽這麽賊貴,但是總是有求必應。咱們現在可不那麽寒慘了。

我從小就喜歡吃。尤其喜歡跟著大人走親戚。那常常意味著可能有好東西吃。現在想起來,曹文豪一定跟蹤過咱,所以才有了劉姥姥帶板兒進大觀園的橋段。可想而知,我喜歡吃是不怕難為情的。不管是外公外婆家,還是姥姥姥爺家,叔伯姨舅家,嫂子妹夫家統統如入無人之地。

我喜歡見義勇為… … … …

… …

… …

… …

 的人。有這樣的英雄,象我這樣的軟弱的人才有一點點安全感。也為英雄捏把汗。我自己膽小,衝出去以前是要反複思考很多問題的。總不能英雄沒做成,反成了添亂的狗熊吧!等我把問題想清楚,事情早已經完結了。

象我這麽喜歡吃的,是各種滋味都喜歡的。酸是五味之一,不但是很能開胃的一味,還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望梅止渴。我現在是思酸止渴,寫酸垂涎。酸味的作料,主要是醋。中國醋,外國醋,糧食醋,果子醋,林林種種。酸味還可以用羅望子,檸檬,酸棗,山楂,青梅,黃皮 … …

用吃醋來比喻某種情緒,情感有年頭了。是有故事的。我賣個關子。誰知道,說來大家聽聽。獎醋壇一個。

一連十多天的軟肋大餐,來一份缺鹽少油的清淡佳肴,一定招大家的喜歡。排骨燉苦瓜,排骨冬瓜湯,豆豉蒸排骨,蒜蓉蒸排骨,都是令人垂涎的清淡的排骨菜。對這樣的好菜,我是絕不會說NO的。

說“NO”難,不說“NO” 也難啊。如果哪天老板對我說:“給你漲點工資好嗎?”要是我稀裏糊塗地回答“NO”。那不是腸子都要悔青嗎?!

“神助攻”的王炸一甩出來,把我嚇得不輕。這位好漢咋這麽對心思啊!哎喲我的姐姐妹妹,嬸嬸阿姨,姥姥外婆,侄女外甥(女),撞衫嘞。真想大喊一聲: 喔來遲了,來遲聊了啊! 再一想,好福氣啊,與王府大拿,大美女撞衫,那不是說咱的品味也不錯啊。這麽一想,又一件我喜歡的事,又多一條軟肋!

老二都喜歡逛街,逛商店。雖然還沒有一次買十三雙靴子那麽大的氣魄,但俺也有一次買過比十三隻還多的鍋。我喜歡帥鍋,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帶帽的不帶帽的,電熱的,感應的,帶高壓的能快熟的,帶保溫可慢燒的。花樣繁多,數量不少,到底有多少,還真沒統計過。

編排聯歡節目的,都知道開場戲造氣氛,要熱鬧,壓軸戲主演要有地位,戲份要高質量。居中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張有馳有節奏。昨天上來了個沒有軟肋的硬漢,把王府鬧得天翻地覆,熱鬧非凡。娘娘正籌錢修震壞的屋頂。今天就讓我這個滿滿的軟肋的上來,緩和一下氣氛,讓大家歇口氣,還可以打個盹。給王府一點點安靜,大家可以養足精神,等後續的能人上台,再熱鬧,再蹦躂。

本來覺得我能湊到六百零一個字就不錯了,誰知道我軟肋這麽多,用完了手指,扳腳趾,用完了自己的爪子,借別人的用,就是停不住。

軟肋多,是因為喜歡的東西多。是因為一路走來,想得到的都很難得到。推不掉,躲不過的又太多。與其無奈地忍受,不如笑臉相對,把磨難變成享受。凡是能遇到的,都變成喜歡的了。順命隨緣,我相信掌握命運比與命運抗爭容易些。

軟肋再多,隻要脊梁是硬的,就能站直了做人!

軟肋多,這就是我最大的軟肋。喜好的東西多,精力就不能集中使用在刀口上。到頭來,成為萬金油,三腳貓(還要少一隻腳),半桶水,半吊子,半瓶醋,二把刀,二五眼。能做的事不少,做得好的事不多。隻能是天橋的把式,做動嘴不動手的君子。萬寶全書缺的是角,不是隻缺一隻角。

王府裏的上海擰,嗯呐剛剛看:阿拉迪呃筆名用得對伐?

軟肋多,偵破不容易。猜不到阿拉是啥人不要緊。軟肋做的菜好吃,有必要知道是哪頭豬身上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