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集團的傲慢
文章來源: xmlh2019-04-24 10:28:15

劉備是沒有做皇帝的命,卻得了做皇帝的病。在天下大亂,四海紛爭,他被曹操追趕得如同喪家之犬之時,還想著要光複漢室,因為他的祖上是皇上。誰說他不能做皇帝呢?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萬一實現了呢!事實上,這個夢想還真實現了30%。然而由於蜀漢集團的傲慢,漢室光複的夢想最終崩潰。而這種傲慢不僅體現在劉備身上,還體現在集團裏的其他人包括諸葛亮和關羽身上。


戰略傲慢


劉備祖上是皇帝,這成為他的政治資本,也變成了他的政治包袱。他從起事時就認為這天下理應是他的,或者至少有他的一份,而不是象其他人一樣認定自己是創業者,所以,他有天生的驕傲。正因為這樣,他推崇的戰略必然帶有傲慢。我們來看看隆中對:


三顧茅廬,終於見到諸葛孔明,劉備帶著無比的期待: 一個讓我委屈三次才見到的家夥到底是牛逼還是裝逼,非常想聽到他有何高見!他必然這麽想。而孔明那邊必然也要準備一番,說出劉備想聽到的話,不然裝逼真被操。孔明試探道"…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這是冷靜的戰略分析,可聽到這裏,劉備有點坐不住了: 尼瑪,誰也不能碰,那我還圖啥?諸葛亮一看劉備抬起屁股了,趕緊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善,這才是我想要的!劉備馬上臉上出花了。轉頭馬上對關張二人說:孤之有孔明,如魚得水也!


不要以為我在胡說,隆中對前後矛盾。諸葛亮最大的理想可能就是三分天下,所以在開始的時候說不與曹操爭鋒,以東吳為援而不圖江東。後麵談到謀取益州和荊州,即便擁有益州和整個荊州,實力也不足以抗衡北魏或東吳,根基太淺了,而魏國早已統一北方,國力強盛,東吳也經營三世,雄踞江東。蜀漢隻有聯合東吳,方能自保,才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可是這不是劉備的理想,劉備想要的是天下。諸葛亮是上了賊船,騎虎難下,不得已做出後麵的戰略設想,卻得到劉備認可!


毛澤東曾談到諸葛亮之敗,“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聽上去似乎有道理,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本來蜀國人口不多,兵少將寡,兩地分兵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所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但是根源不在諸葛亮,而在劉備。這是劉備的傲慢所致,他的傲慢也就決定了整個蜀漢集團的傲慢,為以後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而諸葛亮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給這種傲慢推波助瀾,也導致了他的過早滅亡。 諸葛亮執政期間於228年至234年間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即北伐,共五次。從實力上講,這是雞蛋碰石頭的對抗。諸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作為一個智慧的象征,難道不是傲慢是什麽!雖然最終維持魏蜀在漢中對峙的格局三十年,但是最終蜀漢很快滅亡了。諸葛亮成了魏國統一天下的第一助攻手,該發個5公斤的金牌給他。驕兵必敗,自古有理。


戰術傲慢


劉備的戰術傲慢主要體現在對東吳的認識和對待上。在丟失荊州之後,劉備馬上要去報複,搶回荊州(本來就是借的人家的),趙雲力諫勸阻(連趙雲都看出了),指出其中的厲害,劉備不為所動。這是另一種傲慢,因為在劉備眼裏,孫權是個少年郎,與他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甚至曹操也認為,天下英雄唯劉備和他!所以劉備對待東吳的軍隊沒有認真的研究以做出合理的戰術安排。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的結果,也決定了劉備的命運。


那荊州是怎麽丟的呢?有個成語是“大意失荊州”,這是說的關羽的傲慢。關羽這個人的傲慢是很有名的,他跟同僚誰都處不來。對待江東,他的傲慢更顯露無疑,曾有提議將他女兒嫁給孫權的女兒,他竟說“虎女焉能嫁犬子”。給你臉了,人家一個藩王看上你的女兒做兒媳,你不要,還羞辱人家!在他謀取樊城之時,孫權背後給他一刀,把荊州給拿回去了。這其實也體現了關羽的傲慢,如果不是輕視東吳,在帶兵離開荊州之際,應該想到這種可能並做出相應的安排。可是傲慢讓他喪失了對東吳的警惕性,最後敗走麥城,成了孫權的刀下之鬼。可是孫權的小雞肚腸最終也葬送了自己的江山,保留一個傲慢的蜀漢,總比獨自麵對凶猛的魏國好吧!可惜魯肅死得早,不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


那麽諸葛亮的北伐有沒有戰術瑕疵呢!當然有。隆中對中他說東吳“此可為援不可圖也”,那麽他自己執行了嘛?如果他努力修好與東吳的關係,在北伐時,說動吳國一起用兵,即使東吳出工不出力,隻要他在東線將兵馬駐紮那兒,與蜀國的軍隊形成犄角之勢,那魏國的兵力必然受到相當大的牽製,則諸葛孔明的進攻上就沒有那麽大的壓力啦!視東吳的軍隊如無物,這難道不是他戰術上的傲慢嗎!


縱觀三國時期蜀吳之間的關係,隻有在雙方修好的時候,才有了赤壁之戰的輝煌,讓雙方獲得了一個短暫的發展好時期。但是由於蜀漢的傲慢(當然也有東吳的傲慢,這個不在我今天的討論中),葬送了雙方的合作,也葬送了蜀國發展機遇,從而成就了北魏統一天下的進程。


哎,天下之勢,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啊!賣草鞋的劉備走了一圈之後,最後還是讓孫輩們賣草鞋去了,也許還不如他賣草鞋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