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三國-當女人成為配角時
文章來源: xmlh2019-04-20 16:44:09

我們聊三國,當然是以三國演義而不是以三國誌為藍本的,相比而言,當然是三國演義更有趣,更吸引人。舉個例子,三國誌中就沒有貂蟬這個人,少了美女,吸引力立馬大減。
前一階段我寫的帖子可能給很多人一個印象,那就是,我對女人更感興趣,那麽我今天把這個印象再加深一些。


比較中國四大名著,您發現了沒有,隻有三國演義中沒有女人演主角。


水滸傳絕對是關於男人的小說,可是裏麵專門寫女人的篇幅卻不少,比如潘金蓮和王婆已經成了一個千古文化現象,閻婆惜栩栩如生,母大蟲顧大嫂和母夜叉孫二娘也躍然紙上,而一丈青扈三娘更是美貌和武藝的化身。作者通篇對女人沒有好感,即便是對美貌的扈三娘。在扈家滿門老小並未婚夫全家皆死於梁山好漢手中之後,她聽從宋江的安排,嫁給了自己的手下敗將、色狼王矮虎, 就此成為水泊梁山的忠實一員,這樣的女人當然一點兒也不可愛。雖然在作者眼裏好女人都沒有女人味,有女人味的都不是好人,但他畢竟還是舍得花筆墨,給女人留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就不用說了,具體描寫過的女子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等等,它就是一篇對女人的讚歌,“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個就不多說了。


即便是神怪小說的西遊記,也給我們留下了如觀音菩薩,嫦娥,王母娘娘,鐵扇公主, 女兒國國王,白骨精,蠍子精等等一係列的女性形象。而觀音菩薩是除了唐僧師徒四人之外的第五主角。而嫦娥,王母娘娘,鐵扇公主,女兒國,白骨精等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入了華夏人的腦膜之上難以磨滅了。


那回過頭來看看三國演義,有哪些女子形象很豐滿的呢?基本沒有。比較有名的是小喬,卻是蘇軾的“念女嬌 赤壁懷古”幫助我們記住了小喬的形象。最有名的當然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了!作家在寫她之前,先不惜筆墨寫了董卓殘暴、呂布助凶、群臣舉手無措,徒歎奈何。王司徒眼看董卓將篡奪大漢天下,回府流淚不止,歎息悠長,於是貂蟬登場,隻一句“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而在大功告成之時作者給了她一個匆匆的退場,一句“呂布至郿烏,先取了貂蟬”後便消失了蹤跡,忘記了交待她的下落,可見女子的地位在作者心裏是如何低下。


那為什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其實這也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三國時期是中國的大混亂時期之一,前後百年多,戰爭頻繁,經濟崩潰,社會發展停滯,導致人口急劇下降,亂中求治,男子自然成為曆史的主角。而水滸傳和紅樓夢的曆史背景,一個是北宋,一個是明清,經濟條件大不一樣。在社會相對安定的情況下,女人的作用和社會地位就顯得十分突出了,她們對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


寧做太平犬,不作亂世人。而女人在亂世中的遭遇更悲慘!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