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若飛 (五)
文章來源: madox2019-03-29 16:03:04

縣中建校幾十年,學術卓越人才輩出,在全省都是數得上的;但由於各方麵客觀條件的限製,它仍然不以音樂美術等出名。所以我有時自己也覺得奇怪,在縣中我學會了三首讓我記憶深刻,可能此生不忘,而且還不是流行歌曲的歌。

姑且稱之為“縣中初中學術三部曲”吧,前兩首就是我已經提到過的葉帥的丘八詩譜曲成歌,和音樂老師肖老師的雄心勃勃但悲壯失敗的五線譜教學歌,最後一首則是英語老師謝老師教的!

我當然不是在開玩笑,因為這是一首英語字母教學歌:abcdefg, ……xyz,xyz,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

這首歌印在初一上學期英語課本上,旋律簡單朗朗上口,記得謝老師帶著唱,教了幾次全班都會了,一起合唱很熱鬧,也真幫大家記住了字母表,而且印象極為深刻。直到今天我背誦26個字母,腦子裏還立刻浮現出它的旋律,連哪幾個字母連讀然後在哪裏暫停“斷句”都還是跟著這首歌來的!

再扯遠一點,全中國到目前可能有幾億人會多多少少唱一點這首歌,而在世界範圍內那就更不得了了。後來我聽過好多版本的這首歌,歌詞、曲調多有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最有趣的是不同口音的版本,硬硬呆呆的英音,軟軟油油的美音,甚至還有咖喱味十足怪怪的印度口音版,聽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經過了親自書寫示範,教唱歌曲輔助,夠份量的作業練習之後,謝老師終於把26個字母塞進了我們的腦袋,盡管我們經常i 和r 不分,把g 寫成9;一些簡單的單詞也學起來了,但巨大的麻煩還在前麵,猶如讓一個從來沒有出過本縣的人學廣東話,會是什麽感覺?嘴張得開嗎?我們那時對英語讀音的陌生和害怕,完全相同。

不知為什麽,初一剛開始時沒有教英文音標。當然不是任何人想藏著掖著不肯泄露天機,我想可能是擔心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孩子,會不會被拚音的影響,字母的讀音,再加音標這套似是而非的符號,三重壓力徹底壓垮了吧。那麽,在那個家用收錄機都是奢侈品的年代,我們對於英語發音的獲得,就靠謝老師課上的領讀,和各人自己課後的記性和悟性了。我有時自詡記性好,但在當年學英語時並沒有顯現出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我們博大精深的母語及時出手拯救我們了。。。

那時的中學課業頗重,一天八節課加半個小時的早讀,晚上縣中校園仍然開放供學生到校晚自習之用,直至十點。而且還是一周六天工作製!我自己未親身經曆過,但聽說過高中部的住校生早上五點半起床,六點開始在教室裏自習的故事,辛酸困苦,不堪回首。

而如此的課業重負也毫不客氣地加在我們這些初中生頭上。那是開學一兩個月後,一個平常的早讀課,從七點半開始到八點第一節課開始為止,讀的內容是今天語文明天英語,一周六天正好公平均分。這天正輪到讀英語,我小心地從書包裏拿出英語課本翻開,用手擋住右邊不讓我的同桌看見,開始小聲讀起單詞。大家的課本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可以隱藏的,但我獨特的英語中文音標怎麽好意思讓別人看見呢!

比如,car 是“卡”,bike 是“拜爾克”;等等。不過也有中文難標的,現在這個“right"怎麽辦?

“肉。。。肉爾特?肉爾特。。。”盡管我標的中文就是這樣,可是聽起來怎麽就那麽別扭,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像呢?謝老師昨天帶著讀的是什麽樣子的?我努力思索,卻猶如上了講台才發現稿子遺失的方鴻漸一般成功。

“不是肉爾特。。。”一個小小的聲音在我右邊響起,那是我的同桌孫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