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中國足球輸給敘利亞
文章來源: writeforfun2019-11-17 05:26:30

我看足球應是從八十年代初容誌行時代開始的,中國隊那次離靠自己之力進軍八二年世界杯隻有一步之遙,遺憾的是後來被沙特作了一下,最後力戰新西蘭又功虧一簣!(2002年能參加在韓日的世界杯,中國隊是得了地利之便吧!)。八二年後,本以為中國足球會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想到容誌行那代足球人竟是我們看過的中國隊相對水平而言最高的,後來的國家隊在一次又一次的世界杯或奧運會外圍賽折戟沉淪令人失望!(對中國足球的愛和關注有點象談戀愛一樣,很多時候這山望著那山高,過了很多年後回頭一看才發現初戀的"容誌行們"才是最好的!)在國內初學英語時,就已知道足球football一詞在英、美的英語中指的不是一回事,來美後的早些年對看美式足球也頗多抗拒,以為這隻是需要勇武的野蠻遊戲,後來竟變得愛上了看這鬥勇也需鬥智的美國第一運動。有這樣一種說法:"體育是戰爭的延續!"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人類就得靠體育來耗費掉過多的能量。如果要我隻選一項最接近戰爭的集體體育項目,我應該會選這美式足球,抱摔推拉擠壓等各種手段都可在規則內合理使用,和戰場上的近身搏鬥沒什麽兩樣!是極需尚武和勇敢精神的體育項目,但攻、防的跑位及扔球、接球的銜接等又需要教練組的仔細研究考慮,場上隊員們的貫徹執行和作為場上靈魂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四分位瞬間判斷,有時差了半秒就貽誤了"戰"機,所以又是很需智慧的運動,智、勇都不可缺和一場激烈戰爭沒什麽差別!把上周日綠灣包裝工在風雪交加主場作戰的一點片段貼在下麵給大家感受一下。

中國足球隊經常懼怕和韓國、伊朗這類球風彪悍的隊比賽,缺乏的或許就是橄欖球場上必須近身肉搏這樣勇猛拚鬥的尚武精神(如果說缺少比賽的智慧智商就有些侮辱咱所有的華夏後裔了!)。記得N年以前中國也曾計劃引入美國的橄欖球運動,就象小平同誌邀請拳王阿裏訪問中國後引入了拳擊項目一樣(雖非職業但已可在奧運會賽場和歐美選手競技奪金了!),可能後來覺得橄欖球太野蠻更因華人體力上沒法同美國的橄欖球運動員這些彪壯大漢對抗而作罷。這次中國足球隊又輸給了處於戰亂中的小國敘利亞,有所反思後,我覺得中國還是應該引入橄欖球,咱不和美國這些體形、體力大一號的職業隊比賽就是了(就象搞經濟一樣咱的市場不對你開放),在國內關起門來玩,隻在全是黃種人的各省隊或俱樂部隊之間比賽或把中國風格級別的比賽隻在亞州舉行,國人了解了比賽規則和過程中的精彩後應該也是有很大商業市場的,就象本同學從最初的抗拒到逐漸接受並愛上觀看一樣!或許通過這樣"集體鐵血"的體育比賽項目才能恢複華夏民族古本有之的那種尚武勇猛精神,讓隊員們把每場體育比賽都當成"戰爭"來打,那再回過頭來踢英歐式足球在鬥誌上就是小菜一碟了,哪還有懼怕彪悍球隊一說呢?!

觀察更新

感謝網友們對我發此貼後的熱烈討論,雖然觀點各不相同,也都是關心中國足球的!對中國隊經常輸掉不給輸的比賽後,我就是有點覺得足球隊員在關鍵時刻就差那麽一口氣,一口勇猛之氣!光論技術水平,日、韓能達到的,華人也能達到!光從體力選材上十幾億國人也毫無問題。之所以大談橄欖球,是覺得比足球更能培訓出隊員的凶猛之精神!在文學城上還看到了篇論及象中國足球這樣的集體項目為什麽關鍵時刻都集體"怯懦"的原因,說跟國人文化近幾十年養成的"精致的利己主義有關:關鍵時刻不願挺身而出: 害怕自己個人受傷卻成全了別人"(文中大致意思如此,記不全清了) ,覺得這觀點極有道理,可能就是我說的關鍵時候缺乏勇猛之氣的深層原因!所以我也再更新一下自己的觀點:向國內引入橄欖球可能也隻是治標而不治本,即使把單個單個的隊員培養出了技術與勇猛兼備,關鍵時候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為成全隊友們集體乃至國家榮譽而"衝鋒陷陣"?須知足球場上的"戰"機,無論攻、防,略一猶豫或怯懦就稍縱即逝的!遺憾的是這種"精致的利己主義"可能已深入了國人們的骨髓,在國內大半個世紀的各種政治運動的"洗禮"下已積重難返!所以對國足期待又老是失望應該到國內政治文化的深層找原因了!考慮到國內政治製度已經與美國和西方漸行漸遠,而與北朝鮮"山呼萬歲"的體製越來越近,對足球的管理也該向北朝鮮靠近:成王敗亡!足球隊員們關鍵時刻不拚也得豁出去拚了 :-)